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4355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历史教学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周全周全印度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 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 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命运”。这句话道出 了育人的意义,也道出了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而历史课是一 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

2、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 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 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 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 题的能力。 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 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 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 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 “以古 (历史)为镜”,因之出现了我国

3、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这就是王夫之 在读通鉴论中说的“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也正是在总结了 “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 路。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 历史的经验。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 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 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 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 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二、以史为鉴,培养

4、学生综合素养 1、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 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 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 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 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者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 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而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 荣和文化的发展。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

5、盛世、康 乾盛世等大治局面的出现,无一不是政治改革的结果。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时,2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 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 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 展的思想意识。 2、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 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 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 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明的发展向世界昭示

6、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因此, 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 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3、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 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 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 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 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

7、教的传播、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 要发展,就要善于兼容并蓄,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 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史为鉴,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 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 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 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 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 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

8、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1、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 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 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 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 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 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

9、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 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 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 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 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 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 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3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 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以民族先贤为

10、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 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 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 “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 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 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 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如孙膑双膝被残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受迫

11、害被处宫刑后发奋著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王羲之练字洗笔成墨池;祖冲之历经万次演算得到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第七 位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 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 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如坚持“直笔”修史,正确评价人物 的司马迁;著论衡要对古往今来的学说进行秤量和品评,而后区别是非真 假的王充;拒绝高官厚禄引诱,绝不放弃自己的神灭论主张的范缜等等。 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在智能上使学生明白了他们的真理观点出现在当 时的进步性,理

12、解了他们的学说内容,学说出现的背景,统治者为什么迫害他 们的原因,而且在情感上也使学生对他们勇于坚持真理精神产生崇敬之心。 3、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反对邪恶 历史教材中,列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甘当儿 皇帝的石敬瑭;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口蜜腹剑的李 林甫;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贪污之王” 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味卖国的慈 禧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 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四、以史为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

13、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但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 上科技的发明与创新、每个历史阶段的改革与革命,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为实现 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都为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教育,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教学,要 让学生明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我们今 天享受到的每一个细小的东西,在历史上都曾经只在人们的理想中存在,都是 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千辛万苦的代价,这些理想的东西才变成了我们看得见、摸 得着、用得上的东西。这些曾经是

14、理想的东西的实现,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奋 斗的结果。每一代人都为人类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努力,后代人又在它们的 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想目标,进行新的奋斗,这才有我们的今天。理想的实 现是没有止境的,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会很自然的为我们提出更多新的目标来。 无数新的课题放在我们面前,就像无数颗明珠,看我们有没有志气去摘取,这4正是历史放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以此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历史的发展有 它自己的规律,人们的理想要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实现,否则就不能,所以我 们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历史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使人不够满意的 地方,因此,就需要有这个时代的理想,鼓舞人们去争取新的进步。这才是正

15、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上无数的历史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正是 因为他们的理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他们执著、高尚、勇 于开拓、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思想、感情、智慧、 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形成、生存、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巨大动力。作为 一名历史老师如果只能做到让学生不断的作习题,得高分,上大学,那只是一 个出色的教书匠而已,而作为一名真正的历史老师,我们应该做到对中国的历 史融会贯通,让中国漫漫历史中透露出的精髓民族文化,真正能够潜移默化为 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增强民族责任感,从而提升每一位国民的民族意识。这正 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形成一种强大影响力量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 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 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 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