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3250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提升作文内容深度提升作文内容深度绿春一中 彭晋宝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它强调的是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挑出自己认正确和重要的东西,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我们边疆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基本上不注重自己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习惯于顺从,家长、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于对还是不对,从不多加思考,全部予以接受。或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说一说,讲一讲。因此,我们边疆的学生,特别是到了高中,思辨能力较差。除能简单的回答课本上的一些问题外,老师叫起来谈看法、谈观点,都是抓耳挠腮,身子摇来晃去的;写作中没有见地,没有自己的主张。一、思辨

2、能力差的种种表现1、不会思考,不善于思考,思路打不开,文思打不开。写作内容平淡,或无内容可写。乱写、瞎写一通,不着边际,凑够字数就可以了,有的连字数都凑不够。2、思想陈旧,天天是老一套,导致文章中心、主题陈旧,每一次作文,要么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要么是“老一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2活” ;要么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追求完美”等等。用词上天天只会说“雷锋叔叔” 、 “毛主席” 、 “邓小平爷爷” 、 “张海迪姐姐” 。左一篇是这样,右一篇也是这样。内容陈旧,思想上没有深度。3、面对新材料,不知所云,说不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归纳不出来一

3、种观点,或者离题万里,井水不犯河水,与材料不沾边,相差甚远。4、学生是学习者,作为学习者,缺乏职业的学习观念,这也是思辨能力差的原因之一。例如,很多学生只是把考试取得好成绩看成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忽视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这些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考试,没有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监督,他们肯定不需要学习,这当然就形成他们懒于思考的习惯,思辨能力差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5、师资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学中,大家都认识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中去,就是如何把知识传播和能力训练更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可做起

4、来难,它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精通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很多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优秀教练的品质。比如,综合一下知识,设计有很多解法的思维训练题,提出有效3的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可以就学生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引导学生发现其不足之处。很多教师都很合格,但不是每个都是合格的教练。另一因素则是教育管理制度,包括考试招生制度、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等,都有很多与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方式不一致的地方。 第三,家庭方面的因素。在教育的问题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于是,他们通过各种关系走后门,还为孩子找最好的老师补课。长此以往,助长了学生的依

5、赖性、懒惰和投机取巧的心理。父母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可他们实际上很少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这种认为考试成绩就是一切的标准,强化了学生为考试而战的单一学习目标,因此学生面对考试就会紧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最后“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可避免。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为人处事有独立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而在实际上却不给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这往往会抑制孩子思维的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1、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充分关注分析问题的方法 培养思辨能力,需要在正确理解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4找到正确答案,还应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

6、的能力,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尝试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在这之前,认真听课和查阅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好的教师和参考书会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引导和示范。当我们从处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这个角度,再看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时,它们个个都显得活灵活现,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可谓难上加难。 2、学生培养思辨能力要从良性的沟通与对话开始 人文思辨能力是在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大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沟通与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沟通与对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与对话等;小到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对话,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这种沟通与对话就是日常生活的真谛,

7、而日常生活则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最好的教材。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沟通与对话中进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学习如何与别人沟通、对话。然而在沟通与对话中我们要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使思辨能力能够健康地成长,这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3、学生应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培养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把海5绵式与模仿式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虽然海绵式与模仿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但他们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填鸭式”教育、没有创新等。因此,应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 4、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身边的人和事,对家庭社会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观察,留心,并作一些思考。通过由易到难的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对人和事,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平时引导学生去辩论,在辩论中各自陈述理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理解认识。5、在平时,在课余时间,要多引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一些评论文章,如:社论、卷首语、读后感等。注意聆听一些学生能听懂的演讲、大专辩论会,注意观看焦点访谈 ,着重注意聆听主持人的评论。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多分析,多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再开始写作。不要为赶时间,完成任务而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