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234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第1单元《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定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4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定时跟踪检测:第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定时跟踪检测:第 1515 章章 第第 1 1 单元单元光电效光电效应应 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 (人教版)(人教版)(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B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能够同时确定D在工业和医疗中经常使用激光,是因为其光子的能量远大于光子的能量解析:电子通过晶格的衍射现象表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A 错误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

2、论的基础就是 粒子散射实验,B 正确由不确定性关系知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准确测量的,C 错误,在工业和医疗中常使用激光的原因是由于其平行性好、亮度高,但亮度高不是由于光子能量高,而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总能量大,D 错误答案:B2. 对于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需要做的最小功,光电子便不能逸出来,即光电效应便不能发生了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由于不同的金属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不同金属产生

3、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相同A. B. C. D. 解析:实验证明,入射光强度不论多大,只要频率不够高,是不会发生光电效应的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和金属材料有关,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mvhW1 22max当vmax0 时,0W/h,W不同则0不同最大初动能mv与光强无关不正1 22max确答案:C3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通

4、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解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Uc|mv2hW,由图象可知|Uc2|Uc1|.则两种光1 2的频率a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x 可知,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选项 C 正确;同理可知naCb,选项 B 正确1 n答案:BC4频率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用频率为 2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A. Ekmh B. 2EkmC. Ekmh D. Ekm2h解析:频率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有EkmhW.同理,改用频率为 2的光照射同一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hWEkmh,C 正确答案

5、:C5如图甲所示,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 2.5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 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 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 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 2 V 时,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A. 0.6 eV B. 1.9 eVC. 2.6 eV D. 4.5 eV解析:光子能量h2.5 eV 的光照射阴极,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则能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hmvW,当电压表读数大于等于 0.6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则电子1 22 m不能到达阳极,由动能定理eUmv知,1 2

6、2 m最大初动能mveU0.6 eV,对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 2 V 时,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1 22 m能EkmveU0.6 eV2 eV2.6 eV,故 C 正确1 22 m答案:C6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0,则( )A当用频率为 2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 2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0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0时,若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0时,若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hh0Ekm知,当入射光频率为 20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Ekmhh02h0h0h0,故

7、A、B 正确,D 错误;逸出功与金属材料有关,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 C 错答案:AB7用同一频率的光照射到甲、乙两种不同的金属上,它们释放的光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甲R乙31,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金属的逸出功之比为 31B两种光电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31C两种金属的逸出功之比为 13D两种光电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31解析: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evBm得R,动量大小和速度大小均和v2 Rmv eB环绕半径成正比,B、D 对;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 91,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金属的逸出功Whmv2,所以两种金属的逸出

8、功的比值不确定,故选 B、D.1 2答案:BD8分别用波长为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3 4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A. B.hc 22hc 3C.hc D.3 44h 5c解析:由Ek1h1WEk2h2W得 ,所以W. 1 2hc 1Whc 2W2hc 3答案:B9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 )A可能沿 1 方向,且波长变小B可能沿 2 方向,且波长变小C可能沿 1 方向,且波长变长D可能沿 3 方向,且波长变长解析:因光子与电子碰撞过程动量守

9、恒,所以碰撞之后光子和电子的总动量的方向与光子碰前的方向一致,可见碰后光子的方向可能沿 1 方向,不可能沿 2 或 3 方向;通过碰撞,光子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能量减少,由Eh知,频率变小,再根据c知,波长变长答案:C10金属晶体中晶格大小的数量级约为 1010 m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形成一电子束电子束照射该金属晶体时,获得明显的衍射图案,则这个加速电场的电压约为_V.解析:当电子运动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与晶格大小差不多时,可以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案,由此可以估算加速电场的电压若加速电场电压为U,则电子加速获得动能EkeU,电子的动量p,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 .加速电场电压U2mEkh ph2mE

10、kh2 22em V1.5102 V.6.63 10342 2 10102 1.6 1019 9.1 1031答案:1.5102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11(14 分)已知某金属表面接受波长为和 2的单色光照射时,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 30 eV 和 10 eV,求能使此种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极限波长为多少?解析:若此种金属的逸出功为W,极限波长为0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hW0Ek1,hW0Ek2,hW0c c 2c 0可得01.24107 m.答案:1.24107 m12(16 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A、B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有一波长为的细激光

11、束照射到B板中央,使B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金属板B的逸出功为W,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e,求:(1)从B板运动到A板所需时间最短的光电子,到达A板时的动能;(2)光电子从B板运动到A板时所需的最长时间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W,光子的频率为.所以,光电c 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W.能以最短时间到达A板的光电子,是初动能最大且垂直于板面hc 离开B板的电子,设到达A板的动能为Ek1,由动能定理,得eUEk1Ek,所以Ek1 eUW.hc (2)能以最长时间到达A板的光电子,是离开B板时的初速度为零或运动方向平行于B板的光电子则dat2,得td.1 2Uet2 2dm2m U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