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价值观培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23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 价值观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 价值观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 价值观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 价值观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 价值观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 价值观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 价值观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教学的灵魂。然而以往的传统历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只把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虽然某些条件下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思想教育成了一个空洞的口号、一个从未真正重视起来的目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种灌输的、空洞的。毫无意义的说教,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说教,致使千篇一律,思想教育僵化。历史学

2、科是人文社会学科,必然会体现出一定的政治、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方面的意识和概念。“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发展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11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因此,如何真正的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日常历史教学中,以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思考的问题。 一一 什么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什么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与认知目标有直接关系的内在认知过程。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22 当自己的需要满

3、足时表现出满意、开心、愉悦的心理。当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时则表现出相对的不满、伤心、难过甚至厌烦的心理。“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33比如当自己面对的是自己喜欢的、愿意去做的、好的事物时,表现出一种肯定、愿意的态度。反之则批评、不满、否定。情感态度并不是一回事,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方式很容易让人错误的理解为二者是一样的。情感态度是属于不同层面的两个东西。情感是属于感情而态度则属于认知。因而情感与态度是感性与理性的关系。而“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44

4、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是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总和。 二二 历史教学中为什么要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学中为什么要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1、历史课标改进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出、历史课标改进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出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国的教育改革加快了步伐。人们对教育寄予了厚望,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的提出与完善推进了一个新型的历史2学科课程目标的出台。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明确的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要求:第一,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5、包括:通过学习历史确立对本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个人独立的个性与人格。第三,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第四,民主与法制意识。第五,正确的国际意识。2003 年 4 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部份课程目标中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已成为一种趋势,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2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的现实意义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确定为中学历史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健康发展

6、的重要方面。与我国当前所大力倡导的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是相吻合的。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的规定:“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高科学精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由此可见,相比较传统教育追求的高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更为合理、更为科学、更全面了,更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了。在学习方面,要把学生从以往的单纯的知识积累的学习转化为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学生学习的目标不

7、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和得高分。而是要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健全自己的人格。 “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激发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潜力,使学生不再是一个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综合发展的人。”553 3、历史学科的培养目的决定的、历史学科的培养目的决定的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旨在培养人的学科。历史教学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只是去熟记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进行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发展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66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深远而博大的教育资源。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立足专业,充分发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素材,

8、按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历史教育的目的,正好体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的,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三 现阶段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现阶段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31 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因素也在慢慢地出现。社会生活表现地错综复杂。特别是信息传递飞速的发展,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与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这个世界中的新鲜事情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极高。学习与接收外界新鲜

9、信息的能力也超强。但同时青少年面临一个危险就是他们的身心还未健全,自我防护能力比较欠缺。对于新鲜事物的判断力、分辨力因为社会经验的不足而非常的弱。因此,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极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极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来指导他自己的行为。学校虽贵为一方净土,但也只是相对社会而言的,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学校里,面对学校的正面教育,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教育尤其是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极大的排斥力。同时,在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下,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蔓延,学生甚至对学业彻底失去了信心,有些学生因此弃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是难上加难。2 2、落后的

10、教育思想的影响、落后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虽然我们不停的呼吁、倡导素质教育,同时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在加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并面对当前的一个很尴尬的现状: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最有力度、最有说服力的标尺”。学生的成败仍旧寄托于那几页考试卷。分数成了最有效的证明,更成了学生、家长、老师甚至是学校的命根子。在这种现状下,新课程改革也就类似于“穿新鞋走老路”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以及评价机制导致了历史教学过分的看重分数,历史教育的根本情感、态度、价值教育就被放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让位于知识点的识记以及一张张

11、模拟试卷。因为大家都明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内隐的东西是不会出现在考试卷上的。当然,之前提到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内容,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中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学的教育。但素质教育也不等同于排斥考试。完全否定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是针对应试教育中的问题而倡导的新理念。并不是说取消考试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不再是考试的机器而是完整的“学

12、生”。然而当前分数第一的现状,加大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43 3、不适当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不适当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具有很大差异的个体存在的。历史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但在现实学校教学中历史教学一直处于处于一个边缘学科的地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已久凸显的非常明显。人们重视的是语、数、外,是数、理、化。历史学科,也就只有在高中文科班受到了最起码的重视。但是畸形发展下来的历史学科的教与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正是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方式非常单一。有些时候课堂教学时间以及自习时间被老师一些不必要的讲解、纯粹的

13、知识点的强化灌输、翻来覆去的提问、永无止境的记笔记做卷子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浪费了。学生记住了原本打开书就可以找见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也背会了标准的答案。可是这些除了在试卷上得到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分数外又有什么作用呢?除了做题,除了应付考试,学生在课堂上还能学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就这样流于形式了。将知识点的学习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割裂开来,导致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四、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教师的要求四、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主心骨、关键人物。人与人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持久、最全面、最

14、深远的。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从学生离开父母到学校学习的那一刻开始,学生便与教师产生了不可磨灭也不可代替的关系。作为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关心、关爱、鼓励。这样学生才会成长。所以,老师在学生的一生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替代学生的父母执行其职责的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作为老师,在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这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挑战。更是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 1、对自己的职业有新的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是特殊而又平凡的存在。他特殊在培养的对象是一

15、群涉世未深的孩子。平凡在他也是大千行业中的一种。我们总把老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真的如人们所说,作为教师自己也应该做一个定位,对自己的职业有个全面的认识。要知道,其他的都是其次的,把学生培养好才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不管面临怎样的处境,时刻谨记,教师是以培养学生而存在的天职。52 2、渊博的知识及教学水平特别是历史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自己的法宝。老师最能打动学生、让学生尊敬着迷的正是他渊博的知识。同时,一个老师有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兴趣爱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把课讲活。才能给

16、学生真正的知识及情感的冲击。同时教师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勤学善思、对知识的不断汲取去感染自己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探索精神。发挥榜样作用。3 3、以情感优化教育热爱自己的职业、浓厚的兴趣以及健康的情感是一个人去探索知识提高自我智力水平的最佳动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以优良的情感投入其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以积极的心态给学生以好的指引。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以积极的情感因素给学生以情感体验,并最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 4、改进教学方法历史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历史教育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历史教育可以看作一种人生指导、人格取向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体现历史教学的真谛。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学科不但没有促进学生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以及情操的陶冶,反而因为单纯的对知识点的过分学习使得历史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要知道,如果单纯的为了强化知识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