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2792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掖市甘州区张掖市甘州区 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发 展展 规规 划划一、合作社简介张掖市甘州区松源红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处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 312 国道往南 7 公里处,位于连霍高速公路与 312 国道之间的沙井镇寺儿沟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本社于 2014 年 8 月由当地农民自愿入股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松源红枣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种植、收购、加工、贮藏、销售等经营服务活动。现有资产总额 379 万元,管理、生产、销售、技术人员共 25 人,贮藏、生产、加工、包装车间 800,办公室及职工宿舍 100。现在商

2、品销售已经初步打开市场,部分商品通过第三方销往国外。2、合作社发展前景松源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沙井镇平均海拔 2100米,位于北纬 38 度线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属风沙土质,通气性好,酸碱度适中,无病虫害,是我国种植水果类经济作物的最佳生态区之一。辖区 22 个行政村,共有耕地面积 7000 亩,其中水浇地 4980 亩,旱地 2020 亩,旱地面积占到总耕种面积的 29%。由于干旱缺水,致使该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种植业在农民增收链中的贡献率十分低下。松源红枣合作社充分发挥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农民信任、熟悉经营的优势,依托当地农民种植红枣的习俗,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旱地资源优势

3、,2008 年从新疆、山西等地引进 8 个红枣品种,在当地试验试种。经过 4 年的试验试种使当地的红枣平均亩产量由原来的 150公斤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 400 公斤左右,红枣收购价由枣贩控制的每公斤 2.4 元,提高到合作社签订的保底合同价3.6 元,(今年收购价格在 5 元/公斤左右)相对于常规红枣品种每亩增加收入 1080 元左右,相对于小麦和大麦增收1000 元以上。并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结构制订出了耐寒耐旱的红枣种植技术规程加以推广。实现了“劣势环境”发展“优势产业”的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张掖市冷凉灌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3、合作社发展模式合作社是以

4、红枣种植为主的经济合作组织,以服务农民、致富农村为目标。采用农民入股,股东合作的主要模式,严格按照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章程和细则,遵循“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办社宗旨,管理层决策公平民主、职能分工明确;人员、财务管理机制正规完善;近期及远景规划具体、科学、合理,依托地缘优势和自身实体经济,已初具发展规模。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于 2014 年 11月,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注册“松源西域特产”店铺,店内所售产品均为“原生态”农产品(红枣,红枣蜜及蜂王浆等)。开始网上营业至今,客户群日益增加,已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4、合作社发展的保障措施松源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

5、成立以来,由于政策倾斜和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随之提高,科技支撑和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民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的联接机制建立,为提高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1、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大。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己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趋势下,迫切需要农业市场主体的培育、产业组织的完善和经营体制的创新。加快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

6、行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张掖市政府于 2015 年 5 月创办“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农村专业合作社走向国际化、电子化搭建了较为宽松的发展平台。2、当地群众种植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有效保障。2013 年,发展红枣标准化种植基地 324 亩,入社社员达到 36 户,分布在甘州区沙井镇 6 个村社辐射带动了其它十多个乡镇农户 6815 人。2013 年红枣平均收购价格为3.2 左右,每亩纯收入达到 1240 元,纯收入比玉米植种高出近 800 元。助农增收 12 万元;节水 2 万方;减少化肥用量 930 吨,2014 年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了 32

7、4 亩,其中甘州区种植面积达到 115 亩,种植区域辐射到沙井镇周边村镇,有效解决部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3、土地流转,趋向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和农民实现规模经营的主要载体,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组织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民迫切希望有能力的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带领大家致富增收,这些给我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5、合作社现有发展瓶颈1、资金短缺。企业的发展,资金运转时不可或缺的话节,合作社发展初期,由于扩大再生产和市场运作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使后续资金

8、较为短缺,制约企业的发展。2、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有待提高。毋庸置疑,市场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社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仅局限于种植的指导方面,对市场推广、电商平台开发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我们将不断引进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做出自己的市场品牌。3、农民对专业合作社这种新生事物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这种新事物起于 2007 年,短短几年的发展,虽然已悄然新起,但由于宣传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还停留触及任职阶段,部分农民还有点排斥情绪,影响了大规模开拓市场的进程,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本着“一村一品牌,一户一特色”的惠农号召,做强做大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增加收入,将合作社将打造成一个全镇乃至全区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综合示范点,争取达到省级示范性合作社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