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2784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0446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基础生态学 :是以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等级单元为研究对象的2、土壤:是自然环境中介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独立的开放性物质体系3、生态因子是指组成生境的因素4、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5、耐受性定律是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提出的,他认为因子在最低值时可以成为限制因子,但如果因子过量超过生物体的耐受程度时也可成为限制因子6、种群指在一定时空中同各种个体的总和,也就是种群是在特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中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所组成的群体7、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

2、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8、丰富度是说明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异质性是说明群落中哥哥种的相对密度;这两种是物种多样性的两张含义。9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环境脆弱带是指不同群落的交界区域,或两类环境相接触的部分,即通常所说的结合部分10、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11、生态平衡是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钟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12、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13、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以环境状态

3、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产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社会作用14、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15、城市生态规划既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16、城市生态学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人类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集地。17、城市生态建设是在对城市环境质量变异规律的生化认识饿基础上,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安排城市人类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活动

4、的强度、广度和深度的行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点是合理利用环境容量,这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18 城市生态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农业生产及生活系统的工艺流程。19、环境问题就是由于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20、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1、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22、城市环境效应是城市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和综合效果23.城市环境的生态(生物)效应是指城市人类活动给城市中除人类之外的生

5、物的生命活动所带来的影响24.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25、源强是指污染物的排放速率26、污染源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27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28、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项人类活动为开始之前,对它将来在各个不同时期所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与评估29 环境预测是人们运用未来学的理论。方法和大量信息,对人类生态系统的未来行为与状态做出趋势或量值推算填空选择、判断1、生态学是由德

6、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 1869年首次提出的2、纬度每增加 1 度,年平均温度大约降低0.53、通常海拔没升100M,相当于纬度向北推移 1 度,也就是年平均温度 0.5 至0.64、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四部分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着无数的生态系统6、生态因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所组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7、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8、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模式增长、在有限环境中逻辑斯谛增长9、生态系统一词是由英国生态学家(植物群落家)A-G 坦斯利于 1935 年首先提出10.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四个基本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7、非生物环境11、生态系统的结构有: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12、1898 年由 F 霍华德创立了田园城市的规划理论,影响深远13、联合国科教组合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城市的项目14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包括:生态学、城市学、人类生态学15、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包括三个部分:城市生物环境层次、城市生态系统层次、城市系统生态层次16、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复杂性成正相关的17、就城市而言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土地、淡水、空气、食物、能源和原料18城市生态系统的社

8、会学角度看分为城市社会、城市空间19.城市生态系统组合要素的空间排列组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圈层式结构、镶嵌式结构20、一般来说,上一营养级传递下一营养级位的能量等于前者所含能量的 1/10 亦即能量流动的有效率为10%左右21、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长生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最明显特性即使城市人类生产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这种环境质量下降引起了城市人类生存危机(重要)22、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23、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即在从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

9、物排泄少24、二氧化硫的浓度不得超过 0.02 至0.04mg/m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 100%25、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生态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应达到 50%,居住人均绿地面积 90,居住区内人均地面积 2826、生态建设相应包括两大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政治27、确定城市人口适宜容量时,应坚持可能性与合理性的结合28、环境功能有:空间功能、营养功能、调节功能30、从哲学观点看来,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亦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1、通常将 pH 值低于5.6 的湿性酸沉降

10、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化石燃料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酸性污染物融入雨水所致。32、光化学烟雾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汽车排气和少量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33 就城市噪声而言,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34、高层建筑、体形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能造成气流在小范围内产生涡流,阻碍污染物迅速排阻扩散,使之停滞在某一地段内,加深污染。35、造纸工业以废水的危害最大36、目前燃煤的火电厂污染最突出的问题灰渣的排放和大气污染37、市内交通污染主要分为两大类:交通噪声、汽车对大气污染38、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由于直接污染了大气、水系土壤、作物、然后通过生物富集和食

11、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变化39、近年来大量使用的农药塑料,对土壤物理形状有极大影响,被成为土壤的白色污染40、70 年代城市污染的电源治理阶段;80年代被称为工业污染总和防治阶段41、城考的指标体系分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41、当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集中控制主要采用改变能源结构、集中供热、建立烟尘控制区42、作为固体废物综合整治的重点是综合利用43、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的方法:焚化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安全存放主要采用掩埋法,安全填地的场地最好选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45、城市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46、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和综合评价47、城市

12、环境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城市环境宏观规划、城市环境专项规划48、环境区划的方法:土地开发度评价(土地条件等级 L 的确定、土地利用现状等级U、平衡点的选择、土地开发度评价) ;生态适宜度分析。49、确定环境目标方法有那集中:经验判断法、最佳控制水平确定法简答、分析1、生物的生存环境包含哪两个方面:1.生物栖息地周围与之相关的理化因素的总和物理环境 2、生物环境指包含有机体的环境由影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其他生物所组成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半特征:1、总和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和补偿作用3、群落的特征:1、群落的优势种 2、群路的物种多样

13、性 3、群落的种间关联性 4、群路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5、群落的稳定性5、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情况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的有害因素。2 人为因素主要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伴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而同时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三种情况:物种改变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生态平衡破坏;信息系统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失调6、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有那些:1.城市生态位原理 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食物链原理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5 最小因子原理 6 环境承载力原理7、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有那些:1.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特侦

14、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 3.不完整性 4.开放性 5.高“质量性”6、复杂性7、脆弱性8、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完整性:城市生态系统缺乏分解者、城市生态系统“生产者”不仅数量少,而且其作用也发生了改变9、问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需靠外力才能维持 2.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技能 3.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 4.城市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出现倒置,决定了其为不稳定的系统9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四种方式:1 食物链结构 2.资源利用链结构 3.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结构 4.要素空间组合结构10、生态系统能量的基本特点:

15、1.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大功能群顺序流动。流动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一次流过生态系统,既不能循环又不可逆转 3.能量流动同样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1、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2.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3.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 4.撑死生态系统的物质流缺乏循环 5.物质循环在认为状态下进行 6.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13、城市生态系统主要问题包括: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 3.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4.用水短缺和水污染 5.人口密集与绿地奇缺 6、乡镇生态问

16、题严重14、城市生态规划目标有哪些:1.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 2.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 3.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15、土地生态规划的总体设计应包括三个层次:1.城市土地生态总体规划 2.城市生态专项规划,它是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生态问题而编制的规划,如土地污染防治规划,公园及绿化用地规划,居住区用地规划,开发区用地规划 3.城市土地生态设计16、城市生态调控的途径与方法有那些: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 2.共生关系的规划与协调 3.生态系统的普及与提高17、如何来进行生态工艺的设计并叙述:1.能源结构的改造,能源结构是指能源总生产量和总销售量的构成及比例关系,2.生态资源的利用,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生物资源是以生物成分构成的自然资源 3.物质循环与再生,从生态学角度看,一个处于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物质的多重利用与循环再生是系统长期正常运转并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4.共生结构的设计,共生结构构造和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中已开采的自然资源。18、中国环境问题分析有哪些特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