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2510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9月7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庄浪县淤地坝建设调研汇报(待检查)庄浪县水土保持局(2006 年 9 月)一、全一、全县县淤地淤地坝坝建建设设情况情况庄浪县淤地坝建设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 1992 年开建堡子沟骨干坝以来,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在全县 10 条重点小流域内建成骨干坝、淤地坝 37 座,坝控面积达 114.49km2,总库容 1327.06万 m3 ,可淤成坝地 104.46hm2,移动土方量 869.13 万 m3,投工42.5 万个,工程总投资 1991.97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1262.61 万元。据初步计算,各工程措施每年拦泥总量达到 92.8 万吨,

2、蓄水总量达到 672.25 万 m3,可发展梯田灌溉面积 1.2 万亩,解决干旱山区 3.6 万人畜饮水困难。有效地控制了沟道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状,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坝系建设已成为我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主流,也发挥出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县淤地坝建设步伐,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有利时机,顺利实施了榆林沟小流域坝系工程;正在全面启动实施庄浪县庙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项目;今年正在积极争取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2持淤地坝项目乐正川小流域坝系工程,该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列入甘肃省黄土高原

3、地区淤地坝建设近期方案,上报黄河水利委员会。目前,庄浪县已建成、在建和正在争取的小流域坝系共有三条。(一一)、 、榆榆林沟小流域林沟小流域坝坝系建系建设设情况情况榆林沟小流域坝系是庄浪县利用专项资金实施的一条小流域坝系工程,流域总面积 56.43km2,涉及柳梁、卧龙两乡。该坝系自 1995 年启动实施以来,开建了乱庄等骨干坝 5 座,李茂等淤地坝 10 座,坝控面积 41.81km2,总库容 488.12 万 m3,拦泥库容达 194.22 万 m3。总投资 758.84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491.33 万元,地方配套 46.55 万元,群众投劳折资 220.96 万元。榆林沟小流域坝系是

4、庄浪县在探索过程中建成的首条坝系。围绕“改善基础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综合发展”的建设思路,至 2005 年底,依托坝系改建、新建流域道路 25km,农田道路 12km,绿化坝库、道路苗木达 15 万株,发展水面养鱼 150 万尾,据估算年均拦泥 33.6 万 T 左右。该条坝系建成后,我们积极探索淤地坝综合开发利用途径,97 年建成了牛沟骨干坝综合开发试验站,按照“工资照发,待遇不变,收益归已”的原则,派 2 名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工进驻流域,专门负责坝库周围各项建设工程。先后建成标准化梨园 250 亩,以杜仲、山杏为主的经济林 150 亩,建成育苗基地 60 亩,培育各种优质苗木 150

5、 万株,建成 100m3的蓄水涝池 3 座,发展水面养鱼 10 万尾。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3林草覆盖率达到 23%,呈现出了“以”坝涵养水源,以“田”展现秀美,以“绿”提升品位,以“效”增加收入的生态新格局。彻底走出了流域内行路难,吃水难的困境。有效地遏制了区域内严重水土流失现状,流域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也为当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二)、 、庙龙庙龙沟小流域沟小流域坝坝系建系建设设情况情况1、 、项项目基本概况:目基本概况:从 2003 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庄浪县庙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项目是由国家发改

6、委和水利部 2005年审批立项的一条坝系建设项目,项目实施 35 年,计划在庙龙沟流域内建设骨干坝 15 座,中型淤地坝 15 座,小型淤地坝 9座。流域总面积 104.6km2,设计坝控面积 64.96km2,总库容1248.67 万 m3,总投资 2358 万元。至目前,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发改委已下达投资计划和建设规模:骨干坝 3 座,中型淤地坝 3座,小型淤地坝 3 座,总投资 555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324 万元,地方配套 231 万元。2、工程建、工程建设进设进展:展:为了启动好、实施好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今年,我们将庙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项目列为水保典型培育工程,组织

7、工程建设单位和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施工,全力抓好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整个工程于 3 月上旬启动,新开建骨干坝 1 座,中型淤地坝 1 座,小型淤地坝 2 座,共投入施工机械 11 台,组织 30 人的专业技术施工队伍。至目前,庙龙沟4小流域已建成骨干坝 5 座(前期建成 4 座),移动土方 31.17 万m3,投工 8.24 万个,完成投资 178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105 万元。倪家湾、井沟两座小型淤地坝已全面竣工,坝高均为 14m;下杨家中型淤地坝坝体已达 19.5m 设计高度,放水建筑物除卧管正在施工外,其余均已浇筑、安装完工,9 月上旬全面完成;李鱼家骨干坝坝体高度已达到 24m,放

8、水建筑物已全面完成,11 月底全面竣工。结合坝系建设,已新修坝系道路 2 条 10.2km,栽植行道树 1.2 万株,完成坝库上下游沟道治理 500 亩。另外,刘罗家咀、李鱼家 2 座骨干坝,曹家湾、胡家塬 2 座中型坝,王家大庄小型淤地坝,准备 10 月中旬开工建设,年底坝高分别达到7m、6m、6m、8m、8m。该坝系建成后,可拦泥 45.63 万吨,发展灌溉面积 1500 亩,10 年后可淤地 90 亩,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状,充分提高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而且为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三)、乐乐正川小流域正川小流域坝坝系系 今

9、年我们委托科研单位多方论证、积极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我县乐正川小流域坝系在省水利厅上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近期实施方案报告中已正式列入,属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坝系工程。针对该条小流域内水流失严重、植被稀疏、破面治理好、沟道治理差、水资源奇缺、水土资源利用率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综合防治体系的现状,我们聘请平凉市水保科研所和水保局专业技术人员一道,通过现场实地踏勘,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分析论证和5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规划在流域内建设骨干坝 12 座,中型淤地坝 15 座,小型淤地坝 7 座,估算投资 2300.26 万元。在 34 座淤地坝建成后,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 43.37k

10、m2,总库容达 730.25万 m3,拦泥 360.3 万 m3,淤成坝地 72.67hm2。可形成该流域功能完善地综合防护体系,极大地缓解当地人畜饮水供需矛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道路问题,促进当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步伐和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二、主要做法二、主要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的工程建设体系。为了加强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县上专门成立了以淤地坝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为主体的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设计、组织施工、质量监督、物资供应、财务管理等工作,组成强有力的实体班子。选派专业素质较强的技术人员进驻流域,蹲点抓工程建设,招标有资质、势力较强的建设公司组成施工

11、队伍,自上而下形成完备的工程建设体系。二是严把工程质量,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淤地坝建设项目是国家水利部实施的一大亮点工程,也为我县水保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把该项目建设好,我们始终把“提高项目执行标准、规范项目管理、健全技术服务、提高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坚持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技术终身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报帐制 “五项制度”,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按计划、有步骤6地组织实施,基本做到了规划、施工、监测“三统一”,图、表、实地“三对位”。在组织形式上,继续采取“水保牵头、社会联动”的办法,把坝系建设的任务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的重点进行

12、安排部署,实行目标管理,形成逐级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建设进度。三是严格财经纪律,形成规范的资金运行机制。目前,我县实施的淤地坝建设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属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因此在资金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程序实施,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并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坚决杜绝随意调整现象。在整个施工阶段,聘请西安黄河监理公司的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监理,凭验收单申请报账,堵塞资金漏洞,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并按工程进度要求,由项目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地方匹配资金,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四是明确建

13、管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巩固建设成果,县上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在原有治沟骨干工程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今年又详细制定出台了庄浪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重新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职责,规定每个工程在建成后,必须设立管护哨所,确定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并申请财政每年解决 3 万元的坝库管护维修费用。同时大力推进淤地坝产权7制度改革,把全县已建成的 33 座坝库移交给工程所在乡镇,采取拍卖经营,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租赁、承包以及创办经济实体的形式,加大淤地坝产权改革力度,水保部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坝库工程安全检查,及时解决坝库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4、,确保了淤地坝工程“有人建,更有人管”的良好局面,达到永续利用的目标。双堡子沟流域已建成的川边骨干坝、乐正川小流域建成的沈岔沟淤地坝、榆林沟流域建成的乱庄骨干坝等都已承包给个体老板自主经营,每年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发挥出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五是转变施工方式,保证工程建设的劳力投入。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 “两工”逐步取消,全县群众对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减弱,如何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我们不断探索各种新途径,千方百计调动群众参与水保治理,形成“我为水保做贡献,水保为我增创收”的社会联动效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一方面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要求,在群众自觉

15、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村民委员会表决并做出承诺,由工程所在地乡(镇)组织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并把一些重点工程承包给乡、村、社三级组织,组建施工专业队施工,解决劳动报酬,尽可能把国家投资的水保项目转化为当地群众的劳务收入,让群众在投工的同时得到实惠。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充分调动了项目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8六是实施封禁治理,建立牢固的生态防护体系。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在加快沟道治理的同时,把预防监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设立人工围栏、建立宣传设施、推广舍饲养畜和生态移民等有效措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植被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认识。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

16、各类水保违法案件,坚决制止人为破坏水保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效地遏制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三、存在的三、存在的问题问题及建及建议议虽然我们在淤地坝建设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但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以坝系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已全面拉开,但在建设模式、管理机制、成果保护等方面积累的经验还不多,许多工作还处在逐步探索阶段。二是由于淤地坝只有建设资金,而没有明确的、固定的运行管护以及防汛费用,尽管将已建成的坝库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移交给各乡镇管理,但责、权、利还是不够明确,一些工程管护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工程效益发挥不够理想,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中“两工”完全取消,传统的义务投劳转变为有偿投工,使投资环境和运行管理体制进入新的探索阶段,坝库建设人工费投入压力很大。9四是由于坝系建设项目计划下达较迟,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进度。五是部分工程存在施工秩序混乱,现场零乱,组织不力等突出问题。针对目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专门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负责人会议,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