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42367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机定子绕级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 绝缘老化鉴定导则绝缘老化鉴定导则 DL/T 49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9-24批准批准 1993-01-01实实 施施 1 总则 1.1 概述 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在正常运行下,由于受电、热、机械及化学等因素的 长 期作用,电气和机械强度将普遍降低,加之发电机工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不可 避免地会产生种种绝缘故障。当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出现老化或存在工 艺缺陷 时,通过鉴定试验对定子绝缘状况可做出正确判断。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环氧粉云母的发电机

2、、调相机定子绕组绝缘的老化鉴定。 1.3 试验周期 运行年久(一般累计运行时间在20年以上)及运行或预防性试验中发生绝缘 击 穿时,应进行绝缘老化鉴定试验。新机投产后第一次大修时,可对定子绕 组绝缘 做非破坏性试验,以便今后对比分析。 2 鉴定程序 鉴定试验时,应首先做整相绕组绝缘鉴定试验,一般可在停机后热状态下 进 行,若运行或检修中出现绝缘击穿,同时整相绕组试验不合格者,应做单 根线棒 的抽样试验。 单根线棒抽样试验的数量为:对于汽轮发电机一般不应少于线棒总数的 4% 5%;对于水轮发电机一般不应少于线棒总数的1%2%。但选取的根数 一般不少 于6根,选取的部位应以上层线棒为主,并考虑线棒

3、的不同运行电位。进行绝缘老化鉴定时,同时应对发电机过负荷和超温运行时间、历次事故 原 因及处理情况,历次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及试验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对 绝缘运 行状况作出评定。 凡需要全部更换绝缘时,应由电力试验研究所提出鉴定报告,报主管省电 力 局(或电网局)审批,其中容量为100MW及以上的机组还应报能源部电力司 备案。 3 判断标准 当发电机(或调相机)定子绕组绝缘老化程度达到如下各项状况时,应考虑 处理 或更换绝缘,其方式包括局部绝缘处理、局部线棒更换及全部线棒更换。a.累计运行时间一般应超过30年(制造工艺不良者,可以适当缩短时间)。 b.运行中或预防性试验中,多次发生绝缘击穿故障,

4、甚至缩短试验周期, 降 低试验标准,仍不能保证安全运行。 c.外观和解剖检查时,发现绝缘分层发空严重、固化不良、失去整体性、 局部 放电严重及股间绝缘破坏等老化现象。 d.鉴定试验结果与历次试验结果相比,出现异常并超出表1中规定。 4 鉴定项目和标准 同步发电机、调相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项目和标准见表 1。 表1 同步发电机、调相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项目和标准 5 测量方法 5.1 局部放电量测量 5.1.1 基本测量回路(见图1) 图1 局部放电量测量的基本回路图 (a)测量阻抗与耦合电容串联(适用于整相绕组测量); (b)测量阻抗与试品串联(适用于单根线棒测量);

5、(c)加入高压试波器的试验回路(适用于有干扰的场所) Ck耦合电容器(5002000pF);Cx试品电容; C滤波电容器(10002000pF);V交流电压表; L滤波电感(几十至几百毫亨);Zm测量阻抗; M测量装置;TV测量用的电压互感器; T试验变压器;VR调压器 5.1.2 试验准备 a.为了识别外来的干扰信号,选用的局部放电仪应具有时间开窗、不同频 道 之放大器和由椭圆显示放电脉冲信号的功能。 b.选用的方波发生器之标准脉冲上升时间,不应大于0.1s,衰减时间应 在 1001000s范围内选取。 c.测量阻抗调谐范围的中间值应与主回路电容值相匹配,即使测量阻抗规定的 两端电容值乘积的

6、平方根值应大体接近于C C CCkxkx的值。 d.为了得到同期的椭圆扫描波形和稳定的放电脉冲,调压器输入电源和放 大 器电源应一致。 e.试验回路应采用单点接地方式,防止回路中多点接地之间流过电流,出 现干 扰电压。 5.2 介质损失角测量 5.2.1 槽外单根线棒用西林电桥测量时,应采用正接线方式,测量电极长度至 少等 于定子铁芯长度,线棒两端必须加屏蔽环,屏蔽环宽度约为线棒厚度的3 倍,屏 蔽环和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线棒绝缘厚度,并剥去防晕层。当无条 件剥去防晕 层时,可将测量电极长度延伸到端部的防晕层末端,在末端外侧 再加屏蔽环,以 减少端部杂散电流对tg值的影响。 5.2.2 整相绕组或单根线棒的最高试验电压为Un,而单根线棒要求每间隔0.2Un 测定tg值,求出1.0Un与0.8Un、0.8Un与0.6Un、0.6Un与0.4Un及0.4Un与 0.2 Un下的tg的差值。 整相绕组之tg差值是指额定电压Un下的tgn与起始游离电压下的 tg0的差值。 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华北电力试验研究所归口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复生、陈照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