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的认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2351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的认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二模作文对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留一点空间的一点看法的一点看法苏锡常镇二模作文题为留一点空间,我觉得这个题目蛮好。首先,在思想牵引上, 它直面我们所生活这个号称快节奏、高效率的病态社会,倡导我们在全力开拓、追求征服 的同时,为自己也为他人留一点空间,及时反省,回归内心,重估一切价值。可以说,作 文题目以一种提醒甚至呼告的方式体现出担当色彩和关怀意识,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人文 性。这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趋向。其次,命题话语亲切,沟通性好。尤其是其中的 “一点”,极具口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醒被应试折磨得死去活来而厌倦表达的高 三学子的表达愿望。在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放弃私人写作的严峻背景下,这个题

2、目指向个人 的经历、感悟和思考,努力确立写作中的自我的价值,让学生有话说,并且能说得真,说 得诚。当然,这种话语方式估计在高考作文命题上难以出现。因为看看近些年江苏高考的 作文题目,每一个题目都像是从 50 岁以上的人口里说出的那样,要么在宏大主题中透露出 沉重,要么在唯美中透露出冷峻,我猜想,不知天命的人是说不出那样的话的。 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两个感觉,第一,它可写的空间很大,为考生预留了很大的取材 空间。第二,在文体选择上,它更适合写杂感或叙事散文。当然,要写得好,关键还是审 清题,立好意,构思巧妙,思路清晰,语言富有表现力。 最重要的还是审题。这个题目最核心的词是“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

3、具体的某个场 所、某段距离,也可以是抽象的某个机会、某种能让精神栖息、思考、容纳、延展的所在。 “留”字隐含针对现实中的挤迫和追逐,进行自我疏导的必要性。“一点”并非全部,并 不意味着对时代前行、自我发展的断然否定,它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规劝,又是一种肯 定。我认为,审题要分,立意要合。这个动宾式的题目,整体把握,有这样几个意思:第 一,需要留一点空间,不可反面立意,写成“不要留空间”;第二,立意重心应该在“为 什么”要留一点空间或要留一点怎样的空间上,而不应在为谁留、谁来留上,也不在怎样 去留上(因为“空间”概念首先需要考生面对,只有先解决“是什么”,才能回答“怎么 样”,另外,“怎么样”的

4、内容容易写得平庸);第三,具体立意的范围可能会有对生命 价值的重新审视、发展节奏的调整、私人情感的保护、对他人生活的宽容与期待、对文化 生命的珍惜与支持、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破坏行为的谴责和呼吁,等等。 下面谈谈对八分样卷的看法。 第一篇: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也可以称之为杂感。这篇作文由梁思成故居被拆引出 观点“留一点空间”。接着从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两个方面分析为历史遗迹和生活记忆 留一点空间的意义和价值,叙议结合,感情实在,态度鲜明,最后顺势作结,结尾略为直 白。全文思路清晰,情理交融。另外,此文立足“拆迁”,视角独特,笔力集中,取材现 实,时代气息浓,人文思辨深。不足是局部用语欠准确,表意不

5、到位。判一类卷中,65 分。第二篇:这篇作文可以看出考生正在实现由模式议论文像独抒性灵的散文的写作跨越。 文章由“满了吗”的故事引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主张留一点空间让自己休息、回 味和反省。当然,这个引子不够自然,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应该只学无止境不可自满,而作 者曲解为适时反思轻装前进,优点不搭界。接着,主体部分从给自己、给生活、给心灵留 展开论述,三个分论点过于空洞,逻辑关系混乱,如果我们网开一面,更多关注他的论述 内容的话,我们会发现他真诚表达,说理较有说服力的优点。结尾又再次扣合这三个分论 点,有一定的结构意识。文章语言通顺,引用、比喻较为妥帖。可评为三类卷下,51 分。 第三篇:这

6、也是一篇议论文,跟第二篇一样,属于三段论式,书写比上一篇工整清楚, 卷面比较好,但是议论的说服力显然不及第二篇。逻辑框架上,三个分论点“给别人留一 点空间,能称为他奋进的助推器”、“给心灵留一点空间,能称为心灵的避风港”、“给 自己留一点空间,他会帮你到达成功的彼岸”,同样属于关系混乱,就每个分论点而言, 表意空乏,令人费解。在论证层面,论据与论点脱节,说服力不强。尤其是陶渊明给自己 留空间的例子,是说明什么呢?是成为一代大家的路径,还是仅仅为了给心灵避风,抑或 是下文抵达成功的彼岸?估计作者中模式议论文的毒比较深,因此在写作时,更为注重文 章的样式和技巧,而忽略的自我的参与、理性的思考。判四

7、类卷中,46 分。第四篇:这还是一篇议论文,和第二篇一样,也属于进化中的议论文。但是我们看完, 感觉会比较糟糕,穿凿傅会,硬贴标签,因而说理牵强。文章开头似乎想拿焰花生命的短 暂与路灯生命的永恒作对比,强调踏实、沉稳的重要性,但是作者却固执地认为路灯给自 己留了一点空间,然后点明中心论点:“给自己留一点空间,让自己的心灵宁静,寻找到 自己的精神家园。”应该说,这个观点本身是对的,只是这种引入太粗暴。最恶俗的就是 连举嵇康和李白两例,显然,这两个人又是为作文需要而生的,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自 己“留一点空间”,这样的分析缺乏理性,也不尊重历史人物,可以视作对作文精神的践 踏。后三段说理正确,但流

8、于表面,结尾照应开头,但因路灯的空间不明,这样背离了主 题的首尾呼应是无效的。可以判为五类卷上,38 分。 第五篇: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从生活中的小事停车入手,折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 宽容这样的大主题,生活气息浓厚。叙事线索明确,由越野车主越界停车,妈妈却让出空 间停车,与人方便,感动了越野车主,促进了对方心灵空间的拓展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文 中对比鲜明,细节突出,结尾稍有蛇足之嫌。整体来,立意深刻,结构较为严谨,写作心 态从容、舒展。判一类卷上,68 分。 第六篇:也是记叙文。此文重点截取全家吃年夜饭的场景,表达关怀老人物质和精神 生活的迫切性。呼吁要给老人属于他的生活方式。立意上与“留一点空

9、间”上有一丝偏差, 属于基本切题。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第一,作者的观察仔细,人物的细节描画到位,能 传神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感悟深刻,如家里每增添一名新丁,“却要生生的挤走 以为老人,这个时代,仿佛就是这样。”令人深思。文中对比有力,情感较为饱满。不足 之处在于叙事线索不够明朗,叙议结合有些拉杂,个别标点书写不规范,省略号只在一个 格子里。可评三类卷上,55 分。 第七篇:这篇记叙文很典型,相信会有很多的学生会采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写一个家 常的故事,希望家长或老师给自己一点空间。从情节看,作者叙写自己在五一假期学习很 累,希望能通过打球来放松调节,父亲晓之以形势,动之以方法,建议通过更换

10、不同学科 延续学习来调节,幸好母亲同意看电视,才侥幸得到喘息的机会,但是只看了十五分钟, 电视就被父亲关掉。又是深通儿童心理的妈妈开明通达,又赏赐了自己十分钟看电视时间。 作者感慨自己一直十几年来一直被教育的生活,呼吁家长给孩子留一点空间。我们看完文 章,会发现就算给他一点空间,他也就会用来“玩”,虽然可以视作是一种学习之余的调 整,但是仅仅限于个体的需要,立意较为偏狭。文章人物个性比较鲜明,但是开头三段对 人物的介绍显得机械、笨拙。可判四类卷中,46 分。 第八篇:这是一篇小说。写的是初中时“我”考试成绩不好,躲进书房生闷气,妈妈 送来牛奶,然后退回客厅看电视或织毛衣。我为了打网游,假装哀求

11、地让母亲给自己留点 空间。接下来是上大学时,母亲到学校送刚做好的蒿子糕,而我沉溺在电脑游戏里,一个 劲催促她走。再接下来是自己工作后与父母分开住,一次生病,母亲来拿衣服去洗,并为 我做好姜汤,而我却回应“又不是什么大病,死不了人”。而现在,我是大老板,母亲却 去世了。我将母亲葬在郊区最昂贵的目的,留给她一个宽敞的坟墓。从情节安排上看,第 一是选材离经叛道,让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读者不能不为文中那个不孝之子愤怒不已,甚 至会联想到作者本人的素质就是如此;第二是流水账的叙述方式,显得拖沓和随意。当然, 我们如果仔细一点研究此文的构思方法,就能看出作者对“对比”的热衷到了丧心病狂的 地步。一面是母亲的好,一面是自己的坏,这本身不算什么,但是它与文题有何关系呢? 作者似乎将母亲的关怀理解为对自己空间的干涉,但这与我们在审读题目“留一点空间” 根本不是一回事。文章结尾处似乎肯定了无限的母爱,但是也与题目没有多少联系。因此 可以判断此文离题太远,已经不知道人之为人的情感底线。判五类卷下,3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