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1363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平面中描述立体透视详解.txt 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 有经验的,除了老婆。没有 100 分的另一半,只有 50 分的两个人。有些朋友喜欢用 ps 做 一些立体物件,或者画一些 3 维场景,却苦于形体不准确或者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与没有良好的立体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透视的基础, 对于我们这些不用 3D 软件的 ps 爱好者来说学学透视满重要的。 记得大学学工程制图的时候学了一点 虽然忘了很多,但对现在的设计应用还是蛮有帮助的。下次再画透视很强的东西,就可以先用画笔打个稿子了 这样就不会太走形 一、透视图的意义 设计需要用图来表达构思。在广告艺术、建筑学、室内设计、

2、雕塑设计、装饰设计和工业设 计以及其他相关领域里,都是通过表现画将设计者的构思传达给使用者的,也就是通过图画 来进行交流的。 对任何一位从事表现艺术设计的人来说,透视图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从事美术、建筑、室 内设计,都必须掌握如何绘制透视图,因为它是一切作图的基础。透视有助于形成真实的想 象。而且它是建立在完美的制图基础之上的。 透视画,是把建筑物的平面、立面或室内的展开图,根据设计图资料,画成一幅尚未成实体 的画面。将三度空间的形体转换成具有立体感的二度空间画面的绘图技法,并能真实地再现 设计师的预想。 透视画,不但要注意材质感,对于画面的色面构成、构图等问题,透视画技法在绘图技法上 负有很

3、大的责任,因为优秀的透视画超越表面的建筑物说明图,具有另一方面的优异绘画性 格。 在建筑、室内设计的表现画中,所表现的空间必须确切,因为对空间表现的失真会给设计者 和用户造成错觉,并使各相关部位出现不协调感。 常画透视画的人们,不一定完全忠实于透视画法的作图过程,大都用简便方法的为多。这种 方法不但省时,并能提高视觉效果,但这需要经过绘画和透视技法的训练后,才能如愿。它 需要对立体造型的建筑物、室内空间有深度的理解和把握。 透视画和绘画、雕刻不同,不能用纯粹形态单独完成,不能视透视画为专门技术,而只学其 技巧就自认为大功告成了,必须和原设计方案密切配合,掌握设计意图,这样才能充分表现 设计者的

4、思想构思。 二、透视图 透视图即透视投影,在物体与观者之位置间,假想有一透明平面,观者对物体各点射出视线, 与此平面相交之点相连接,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图。视线集中于一点即视点。 透视图是在人眼可视的范围内。在透视图上,因投影线不是互相平行集中于视点,所以显示 物体的大小,并非真实的大小,有近大远小的特点。形状上,由于角度因素,长方形或正方 形常绘成不规则四边形,直角绘成锐角或钝角,四边不相等。圆的形状常显示为椭圆(图 1、2) 。 透视术语: PP画面 假设为一透明平面; GP地面 建筑物所在的地平面为水平面; GL地平线 地面和画面的交线; E视点 人眼所在的点; HP视平面 人眼高度所

5、在的水平面; HL视平线 视平面和画面的交线; H视高 视点到地面的距离;D视距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 CV视中心点 过视点作画面的垂线,该垂线和视平线的交点; SL视线 视点和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CL中心线 在画面上过视心所作视平线的垂线。三、透视的种类 1一点透视: 物体的两组线,一组平行于画面,另一组水平线垂直于画面,聚集于一个消失点,也称平行 透视。一点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缺点是比较呆板, 与真实效果有一定距离(图 3) 。2二点透视: 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 两个消失点,也称成角透视。二点

6、透视图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 缺点是,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图 4) 。3三点透视: 物体的三组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三组线消失于三个消失点,也称斜角透视。三点透视多用 于高层建筑透视(图 5) 。四、透视的基本规律 1凡是和画面平行的直线,透视亦和原直线平行。凡和画面平行、等距的等长直线,透视 也等长。如图:AAaa ,BBbb ;AA=BB ,aa=bb (图 6) 。2凡在画面上的直线的透视长度等于实长。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等长相互平行直 线的透视长度距画面远的低于距画面近的,即近高远低现象。当画面在直线和视点之间时, 在同一平面上,等距,相互平行的直线透视间

7、距,距画面近的宽于距画面远的,即近宽远窄。如图:AA的透视等于实长;ccbbAA ;cc和 bb的间距小于 bb和 AA的间 距(图 7) 。3和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透视延长后消失于一点。这一点是从视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视线和 画面的交点消失点。和画面不平行的相互平行直线透视消失到同一点。 如图:AB 和 AB延长后夹角 321,两直线透视消失于 V 点,ABAB (图 8) 。五、透视的角度 人类的眼睛并非以一个消失点或二个消失点看东西,有时没有消失点,有时借用很多消失点 看东西。这和照相机的光镜一样,由焦点调整法有时会使前面东西模糊不清,应该看到的东 西却变成盲点。绘画和电影则是进行调整,把视觉

8、上的特征有效地表现出来。透视画也应如 此作适当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失真现象。 如图:用两个消失点 V1、V2 的距离作为直径画圆形。越近于圆中心的,越看得自然,越远 的越不自然,离开圆形,位于外侧的,使人看不出它是正方形和正六面体。平行透视法尽量限定对象物并设定其相近 V,有角透视法,要把对象纳入 V1、V2 的内侧来画,若要脱离这 种规则,需要做若干的调整(图 9) 。1视角: 在画透视图时,人的视野可假设为以视点 E 为顶点圆锥体,它和画面垂直相交,其交线是以 CV为圆心的圆,圆锥顶角的水平,垂直角为 60,这是正常视野作的图,不会失真。 在平面图上,在视角为 60范围以内的立方体,球体的

9、透视形象真实,在此范围以外的立 方体,球体失真变形(图 10、11) 。2视距: 建筑物与画面的位置不变,视高已定,在室内一点透视图中,当视距近时,画面小;当视距 远时,画面大。 在立方体的两点透视中,当视距近时,消失点 Vx、 Vy 距离较小;当视距远时,Vx 、Vy 距离大。即视距越近,立方体的两垂直面缩短越多,透视角度越陡。 建筑物与视点的位置不变,视高已定,若视距近(En 和 PP的距离) ,则两消失点的间距 亦小,透视图形小;若视距远(En 和 P P 的距离) ,则两消失点的间距大,透视图形大, 两图形相似(图 12、13、14) 。3视高: 建筑物、画面、视距不变,视点的高低变化

10、使透视图形产生仰视图、平视图和俯视图及鸟瞰 图。视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透视图的表现形式与效果。如图:上为仰视图,中为平视图,下 为俯视图(鸟瞰图) (图 15) 。4透视图形角度: 画面,视点的位置不变,立方体绕着它和画面相交的一垂边旋转,旋转不同角度所成的透视 图形。 如图:1 和 5 为立方体的一垂面和画面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在画面上的面的透视为 实形。2、3 和 4 为立方体的垂面和画面倾斜,透视图有两个消失点。若垂面和画面交角较 小时,则透视角度平缓,交角较大时,则透视角度较陡(图 16) 。六、几种透视的基本画法 1平面投形法: 已知:平面、立面和视点的位置。求:立方体的透视图。

11、 作法: 1.根据已知条件,在图纸上画出 HL 、GL和其间距 H。 2.自视点 En 作 OX、OY 的平行线,与 PP相交,交点引垂线,求得 Vx、Vy 两消失点。 3.立方体的一垂边 OA 在画面上,其透视等于实长。自 En 向 ABCD 点连线在画面 PP上 交点,由 PP上的交点作垂线,引 OA=OA 。 4.自 O、A 向 Vx、Vy 连线求得 BB 、DD 。 5.D 点、 B 点分别向 Vx、Vy 连线求出 C 点,即可求出立方体透视(图 17) 。图例 1:根据已知立面、平面及视点,求形体透视。先求出 Vx、Vy,可得立方体的透视, 连接 OA 求出 OA 的透视消失点 V1

12、,过 TH量高线间接量出的透视高度,求出的形体 透视(图 18) 。图例 2:根据地面上 A、B、C 任意三点,视高 1.2m,人高 1.7m,求 A、B、C 三处人的透视。作法:任意作一垂线 TH ,和 HL相交于 D ,量出 OD等于 1.2m 再加上 DD为 0.5m 等于人高 1.7m。任意在 HL上取 V 点,连接 D 点,O 点并延长。由 A、B、C 各点作水平 线与 OV 相交,由交点作垂线在 DV 上的交点引平行线得 A 、B 、C ,即得 AA 、BB 、CC 三处人高 1.7m 的透视,这种方法也运用于外观透视图中的人、车等配景(图 19、20) 。2量点法: 一点求法:已

13、知:平面、立面及 En 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作法: 1.作 OY0=OY,即 YY0 与 PP成 45。 2.作 OY 的消失点 Vy,YY0 的消失点 My(量点) 。 3.在 GL上量 OX0=OX,OY0=OY,连接 OVy、X0Vy,连接 Y0My 与 OVy 相交 Y 点,求得平 面透视。 4.自 O 点作垂线 TH ,为量高线,量 OZ0=ZZ为立方体真高,求得立方体透视。 实际求法: 1)若视高较低,在 GL下任意距离作 G L 。 2)在 HL上量 VyMy=D,自 Vy 向右量 F,得 O 点,作透视平面。自各角点引垂线到 GL 上,同上述方法求得立方体透视(图 21)

14、。二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 En 点的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作法: 1.作 OX、OY 方向直线透视消失点 Vx、Vy。 2.以 Vx、Vy为圆心,VxEn、VyEn 各为半径作圆与 PP相交求得 Mx、My。 3.连接 OVx、 OVy,分别为 OX、 OY 方向直线的透视方向。 4.在 GL上量 OX0=OX,OY0=OY,X0、Y0 分别与 Mx、My 连接,相交于 X、Y 点。 5.X、 Y 分别与 Vy、 Vx 连接求得透视平面。 6.在 GL上由 0 作 TH垂线,量 OZ0=ZZ ,由 Z0 分别连接 Vx、Vy 求得立方体透视。若视高较低,可在 GL下任作 G L ,先求透

15、视平面。然后由平面上各点引垂线到 GL上,作出透视图(图 22) 。图例一:根据已知平面、立面及 En,求形体透视。 作法: 1.先求出 Vx、 Vy,再分别以 VxEn、VyEn 为半径, Vx、Vy 为圆心画圆,求 出量点 My、Mx。 2.对应地确定视平线 HL ,地平线 GL,标出 Vx、 Vy, Mx、 My,在 GL下任意距 离作 G L 。 3.以 O 为圆心分别画圆,求出 A、C、D0O 点 B 点落在画面上,再对应地在 G L 上确 定 A 、B 、C 、D 。 4.在画面上各点根据各自有关直线和相交点的消失方向作图,求出平面透视。 5.引立面图量高求出形体透视(图 23、24) 。图例二:根据已知平面、立面,求放大 n 倍的建筑透视图。 作法: 1.在已知平面上作 Vx、Vy、Mx、My 及 O 点。 2.在透视图 H L 上按放大 n 倍 nF1、nF2、nF3、nF4 的距离,作 Vx、Vy、Mx、My,在 GL上作 O 点,GL以下任作 GL及 O点。 3.在 G L 上自 O向左量 nY2、nY3、nY4、nY1 及 nX1,向右量 nX2、nX3、nX4、nX1 及 nY1 等,自各点分别与 My、Mx 连线,O点与 Vx、Vy 连线求出透视平面。 4.自 O 点引量高线 TH放大 n 倍量出 nh1、nh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