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1313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学习总结:强化技能的种类任丘市第二中学任丘市第二中学 刘文芳刘文芳强化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教师实际应用强化技能的具体形式看,强强化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教师实际应用强化技能的具体形式看,强化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化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言强化(一)语言强化语言强化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示语言强化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示某种判断和态度,或提供线索引导学生将他们的理解从客观实际中某种判断和态度,或提供线索引导学生将他们的理解从客观实际中得到证实。得到证实。(二)动作强化(二)动作强化动作强化是指教师运用非语言的身体

2、动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动作强化是指教师运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有时,无声语汇,教师的点头示意、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有时,无声语汇,教师的点头示意、微笑、期待的目光、专注的神情等非语言行为,运用恰当,就能起微笑、期待的目光、专注的神情等非语言行为,运用恰当,就能起到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评价效果。的评价效果。(三)标志强化(三)标志强化标志强化是指教师运用各种象征性的标志、奖赏物,对学生的成绩标志强化是指教师运用各种象征性的标志、奖赏物,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强化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更有效或行为,给予肯定和

3、鼓励。这种强化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年龄小的学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年龄小的学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鼓励,印象更深刻,激励的时效更长久。鼓励,印象更深刻,激励的时效更长久。(四)活动强化(四)活动强化活动强化指教师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贡活动强化指教师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贡献给予奖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巩固正确的行为,得到自我强化。献给予奖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巩固正确的行为,得到自我强化。(五)内在强化和外在强化(五)内在强化和外在强化外在强化是指由于来自孩子外在强化是指由于来自孩子/ /行为个

4、体以外的奖励的刺激(如:夸行为个体以外的奖励的刺激(如:夸奖,奖品等等),使一个行为(如:坐好)得到强化而继续出现。奖,奖品等等),使一个行为(如:坐好)得到强化而继续出现。举例,如果一个孩子做对了一件事,你会夸奖他,还可能会对他说:举例,如果一个孩子做对了一件事,你会夸奖他,还可能会对他说:“你可以吃一块糖。你可以吃一块糖。”或是一些其它类似的话。就是说你给他一些或是一些其它类似的话。就是说你给他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他喜欢的东西。内在强化也被称做内在强化也被称做“自我奖励自我奖励”,指一个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受到来,指一个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受到来自孩子行为个体本身的奖励的刺激(如愿望、兴趣、对社会规

5、范自孩子行为个体本身的奖励的刺激(如愿望、兴趣、对社会规范/ /规规则的自觉认可等等)。在通常的情况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奖励则的自觉认可等等)。在通常的情况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奖励的刺激也会逐步由外部转向内部。所以教师在面对正常发育的学生的刺激也会逐步由外部转向内部。所以教师在面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时,会逐步(或很快)地减少外在强化,因为他们觉得有些行为会时,会逐步(或很快)地减少外在强化,因为他们觉得有些行为会得到学生的自我奖励。得到学生的自我奖励。(六)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六)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