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129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纠纷上诉状(单位)-范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纠纷上诉状劳动纠纷上诉状上诉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住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 32 区 99 号楼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某某,女,1972 年 1 月 21 日生,住北京市海淀区 XX 小区 34号院 1 号楼 2 门 302 号原审被告:中国某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住所:北京市朝阳区某某路 7 号某某大厦法定代表人:张某某案由:劳动争议上诉请求:1、请求撤销(2010)朝民初字第 186号民事判决书 ,改判上诉人无需支付被上诉人双倍工资差额人民币 91000 元;2、一审、二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承担。事实与理由:上诉人不服北京市朝阳

2、区人民法院 XXXX 年 XX 月 XX 日作出的(XXXX)朝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特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一审法院对本案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应当撤销其作出的判决书,依法改判,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理由如下:一、公司与被上诉人之间仅是人事代理关系,并非是实质上的劳动关系。首先,被上诉人与上诉人 2007 年 2 月 5 日签订没有终止期限的雇佣员工标准合同(以下简称“雇佣合同 ” ) ,被上诉人 2007 年 3 月 12 日才与公司签订虚假的劳动合同 。后一合同的签订实质上仅因为上诉人为外地公司,无法在北京为被上诉人办理社会保险,因此才选择了与公司签订名为“劳

3、动派遣”实为“人事代理”的合同,并安排被上诉人签订了形式上的劳动合同 。其次,公司从未对被上诉人进行管理,双方不符合事实劳动关系形成的实质要件。上诉人之所以选择公司作人事代理的做法正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为员工购买社保) ,否则上诉人根本没有必要在自己刚刚(2007 年 2 月 5 日)与被上诉人签订劳动合同一个月的情况下再另行委托其他机构(2007 年 3 月 12 日)为被上诉人签订劳动合同,在 2007 年 3 月后故意加大自己的用工成本。可见,三者之间根本就不是法律规定所称的劳务派遣关系,而是人事代理关系。法院应当考虑到这一点,还原事实的真相,认定三者之间人事代理关系的实

4、质。二、退一步讲,即便不能认定三方之间是人事代理关系的实质,被上诉人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没有致使上诉人与被上诉人 2007 年 2 月 5 日签订的雇佣合同自行解除,最多是在该期间是存在两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两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一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与公司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致使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签订的雇佣合同自行解除,这样的判决是主观臆断,没有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理由如下: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第 4 项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可见,只要用人单位没有异议

5、,劳动者可以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法律不禁止双重劳动关系。因此,本案中,退一步讲即使公司与被上诉人在 2007 年 3 月 12 日至 2008 年 3 月 12 日存在一段劳动关系,仍不影响该期间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在该期间的劳动关系同时存在:一段新劳动关系的开始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段劳动关系的自行解除或者终止。且 2008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和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本案一审法官所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 2007 年 2月 5 日签订的雇佣合同因被上诉人与公司 2007 年 3 月 12 日签订劳动合同而自行解除的情形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任何一种

6、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的情形。且在本案中,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雇佣合同第 20 条明确约定:“雇佣方可将本雇佣合同分派至相关公司” 。什么是分派?请注意 “分” ,而不是整个转包。结合本案实际,在签订本合同时,被上诉人知晓上诉人可以将这份合同分派给其他公司,实际上是分派给能够在劳动合同履行地北京为被上诉人缴纳社保的公司。因此,公司与被上诉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也仅是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雇佣合同合同期间的“一段分派” 。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 2007 年 2 月 5 日签订的雇佣合同被自行解除的法律依据何来?上诉人恳请二审法院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改判。三、认定上诉人再支付未签劳动

7、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不合法、不合理。劳动合同法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规定,其立法本意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影响劳动者应当享受的合法权益。本案中,上诉人已经依法与被上诉人签订雇佣合同 ,并且不惜增加用工成本使用公司人事代理也尽力为被上诉人等员工购买社保。上诉人完全遵循了中国法律规定,也完全依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立法本意,维护被上诉人的合法权益。在合同履行期间,上诉人依照法律规定及双方约定,在其中一段时间将关于社保缴纳的事项转分给能够在当地为被上诉人缴纳社保的公司,而这一点又恰恰是上诉人依照目前中国法律所无法独自完成的。一审法院却罔顾上诉人已经完全履行了用人单

8、位应由的法律义务,罔顾法律规定与本案事实,随意判决上诉人支付本不应承担的双倍工资差额。上诉人是极为不服,强烈恳求二审法院依照上诉人请求进行改判。四、一审法院判决不但背离了事实与法律,也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1 号)严重背离。指导意见第 1 规定,努力做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并重。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既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努力做到双方互利共赢。第 2 条规定,积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要尽量维护劳动合同的效力要鼓励、规范企业自觉履行义务。上诉人用心良苦

9、不惜增加劳务成本支出,选择人事代理服务,就是为了更完全地履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并更好地维护被上诉人能更好地享受社保待遇,也是遵循了指导意见的要求。如果这样竭尽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反而比违法不缴纳社保的成本还更重,那法院是否希望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都去违法,都不要考虑员工的合法权益?无需承担社会责任,等待支付更小的违法成本?因此,请求法院结合本案实际,全面考虑维护用工和谐,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的雇佣合同在自签订后至被上诉人离职期间一直合法有效,被上诉人没有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事实依据。改判上诉人无需支付被上诉人双倍工资差额,以依法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更积极地为类似情况下的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劳资双方之间真正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综前所述,上诉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故上诉人诉至贵院,请求依法撤销一审法院判决,改判支持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以维权益。此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具状人:公司XXXX 年 XX 月 XX 日附:本诉状副本二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