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40419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娜美 神 维 纳 斯希腊是众神的故乡,你认识下面的人物吗?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 :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 肉和谐、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理性,对真理的追 求;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 存在的价值。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1、含义: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成为人文荟萃的中心,人们 崇尚公开的精神。在

2、公开的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 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 ”应运而生。智者以教授文法、逻辑、数学、天文、 修辞、雄辩等科目为业。是一些在哲学、逻辑学、 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一系列知 识领域内深刻而大胆的改革家。他们并不构成一个 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 上有共同之处,遂被称为一派。 2、出现的背景(1)经济: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 基础上,古希腊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2)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3)思想: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 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中心地位

3、日益突出 )公 元前600年开始出现的自然哲学家们奠定了思想基础。(4)地理:独特的地理环境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和主张(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安提丰起初,普罗泰格拉默默无闻。后来他 流浪到雅典,埋头沉思了几年,然后,冲 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 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 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巧啊,那会儿雅典 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 。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 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 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 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 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 始职业教师的生涯。3、智者学派代表

4、人物和主张(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安提丰(2)主张:反对迷信,强调自由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人是万物的尺度(1)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4、影响:(2)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3)促进文化的发展;(4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 共性,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 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 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 的尊严和权威。 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 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 极端个人主义。*二、“知识即是美德”(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5、1、背景:苏格拉底简介苏格拉底(,英译 :Socrates; 前469年前399年 )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 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 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 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 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 公民的家庭。 苏格拉底经常与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 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 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 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

6、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 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 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 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 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 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2、苏

7、格拉底的主张(1)“知识即是美德”a.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 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完美的“人”应具备的条件:心地善良、知识渊 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2)“美德由教育而来” ,强调教育的重要。3、苏格拉底主张的影响(1)它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2)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其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以及 重视教育对于美德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思考: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 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8、,强调“知德合一”。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也译为:帕拉图 拼音:B l t 英译:Plato 希腊语: (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 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 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 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作品有理想国等。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 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 说

9、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 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 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道尽头时 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 什么是婚姻 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 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 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 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 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做 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 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 树回来 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 到打扮哭成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 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 免

10、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 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 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 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他总 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 展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后被马其顿国王聘为亚历 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雅 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 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现 存47部著作。他最大的哲学贡 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公元前多年前的雅典城郊外,常常可以看 到一位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着十多位青年,他们 或是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漫步交谈,或是坐在山谷溪旁 的大石块上,热烈地讨论着。“老师,您再讲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老人捋了捋胡须,缓缓地

11、说到:“我们希腊人有 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 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这不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三段论吗 ”雅典人都知道,那是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他吕克昂 学园高级班的学生上课呢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代表作:理想国意义: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人类是最高级的思考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 色彩。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 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 利于个性发展。1、主张的不同点2、相似之处 第一、他

12、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 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 ,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 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 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第二、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第三、他们俩出生的年代、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 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 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 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 候被迫服毒而死。孔子生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 ,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 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 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 接连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