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0276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迷局》核心理论概括(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建议 6528 号 建议主题:治国方略之经济篇:货币发行(一) 建议类别:时政类 建议人: hnklg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提交时间:2010-09-16 15:50:53内容:治国方略之经济篇:货币发行(一)-我国发行的十三万亿基础货币发行价值到哪里去了?至 2009 年,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两万亿美元。官方权威的看法是,这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用人民币购买的,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如果财政要使用,必须发行国债来购买。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到底是中央银行的负债还是资产?财政使用必须发行国债购买?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分析货币的发行。国家基础货币是社会流通中永久占用的必需货币,这部分货

2、币一旦发行了,央行就永远不用收回。因此,基础货币发行就必然是价值发行,货币在发行中就会创造价值(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类似贵金属货币时代的“铸币税”)。在纸币制度下,货币发行所创造的价值量为基础货币发行量。据央行公布,我国基础货币量约十三万亿人民币。这就是说,我国通过对基础货币的发行,可获得约十三万亿人民币的发行价值。这笔发行价值是由国家信用所创造的、可以任意支用的价值。在发达国家这种货币发行价值通常都用于社会二次分配、社会公共福利开支,以缓解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那么我国的十三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发行价值哪里去了?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全部都由央行购买外汇储备所替代,这也就是

3、说,国家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用十三万亿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价值购买来的。既然国家对基础货币发行的价值是可以由国家财政任意支配的资产,那么用这笔资产所购买的外汇储备怎么就变成了负债?显然,国家外汇储备在基础货币发行的限额内不是国家的负债,而是国家可任意支配的资产。只有在超过基础货币发行限额之外的部分,才是国家的负债。问题在于,本来是国家可任意支用,而且应该支用于社会福利的公共资产,在我国却将其当作对资本的负债,这说明,我国原有的货币理论并不清楚货币发行中的价值创造,任由外汇储备替代本国对基础货币的发行,将巨量的十三万亿人民币的发行价值这一国民福利拱手送人而不自知;并且挤占了消费性国债货币发行窗口的

4、空间和自主性,抑制了国债窗口发行基础货币用于改善全体国民福利和有效太大内需,限制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并事实上输送了本国国民应享有的“类铸币税”给美联储局,损失一定程序上的货币自主发行权。为什么说我们将基础货币发行创造的价值十三万亿人民币这一国民福利拱手送人了呢?因为当我们用这十三万亿人民币购买并持有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时,国民没有获得对这笔财富的享用,外汇所在国则需要因此而增加两万亿美元的货币发行,其创造的相应份额价值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所在国因此而多获得这一“类铸币税”收入。这样,本应由本国货币发行创造的价值量通过外汇储备的替代发行,货币发行所创造的价值量向外

5、汇所在国转移了。因此说,我国基础货币发行价值的十三万亿元人民币,白送给所持外汇所在国了。从理论上说,外汇储备得不偿失,其损失并不仅仅是十三万亿元人民币,而是双重损失。一般人只看到外汇贬值导致汇总损失,而看不到因货币的替代发行所造成的本国消费需求损失,看不到因基础货币发行所创造的价值原本是可由国家调度为支持严重不足的消费需求、调节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矛盾的。国家巨量外汇储备的本质是深化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因此,从整体经济效益和经济内生素质的角度上说,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所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两万亿美元,应该是 13 . 67 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倍。从这个角度上说,即使将两万亿美元外汇一笔勾

6、销,也比替代国家的基础货币发行要好。国家积极将此笔外汇储备花出去是绝对的好事,因为它是国家资产并不是负债,只要将外汇储备花出去,基础货币的外汇替代发行的这十三万亿元人民币价值,就可以通过财政赤字、财政透支等手段转移支付给国民福利。因为消费需求增量在整体经济中也具有乘数效应,如果我国在国民福利上增加十三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需求,所产生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仅此就足以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台阶。由此可见,我们极需要厘清货币的价值发行理论。让我们首先对货币发行制度进行考察。备注 1:我国基础货币发行方式通常有:中央中央银银行在公开市行在公开市场场上上买进买进国国债债; ;中央中央银银行收

7、行收购购黄金、外黄金、外汇汇(即相(即相应应在国内投放本在国内投放本币币基基础货币础货币而形成外而形成外汇汇占款);占款);中央中央银银行行对对商商业银业银行的再行的再贴现贴现或再或再贷贷款;款;财财政部政部发发行通行通货货。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永久不用归还的部份就是可由国家享有货币发行所创造的价值(包括“铸币税”)。十分可惜的是,这部份货币的发行量十分可微。至目前为止,我国的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是买进外汇。用买进外汇而被动在国内投放人民币替代货币发行。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操作比例也很小,对我国基础货币的发行影响不大。至目前为止,我国基础货币的需求量约为 13 万亿元人民币,但两万多亿

8、美元外汇替代的人民币就高达 13.67 万多亿元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全部被外汇储备所替代。国民不仅没有从货币发行的价值创造中获得丝毫的好处,还要为央行采取央票、存款准备金率方式锁定的高出基础货币量的 7700 亿人民币支付利息而分担成本负担。另外,外汇占款属于我们央行货币发行机制的外发行机制。编号:建议 6548 号 建议主题:治国方略之经济篇:货币派生(二) 建议类别:经济类 建议人: hnklg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提交时间:2010-09-17 11:46:58内容:治国方略之经济篇:货币派生(二)一、概述一、概述在当代法币制度下,国家以税收等经济实力为担保和后盾将国家信用注入中央银行;

9、央行凭借被注入的国家信用,创造货币而发行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等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处于货币交换等待状态(商业银行的记账状态,记为负债,货币在本阶段属交换媒介属性);商业银行将以上处于等待交换状态的货币的使用权借出后,货币进入了流通状态(货币在本阶段形成等价物与交换媒介属性结合,才属于统一体),扩张了交换媒介使用仅,产生了派生货币(即将处于等待状态货币的使用权借出)。总之,只有央行能且是创造货币(发行基础货币),而商业银行只是派生货币(扩张货币使用权)。商业银行派生货币过程,即扩张货币过程;所谓“派生货币”是商业银行对其负债货币在不断贷出、存入的循环过程

10、中的累加。二、分析二、分析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功能与能力,取决于以下因素:(一)商业银行的信用。与国家的监管能力与自身的管理成正比。(二)与社会整体经济活跃程度、景气等(成正比)。(三)与商业银行的汇总、划转等电子货币系统的速度与效率(成正比)。(四)与居民储蓄存款(即原始存款)的储蓄率(成正比)。(五)与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六)央行的贷款政策(与放松成正比,与限制成反比)等。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实质是货币使用权的扩展、扩张;所谓“货币乘数”,其实质是商业银行通过货币派生,所能促进的货币流通次数。三、三、现时现时指指导导意意义义(一)普遍指(一)普遍指导导意意义义央行的基

11、础货币发行后,主要分流为两部分:一部分。流通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另一部分,通过居民储蓄,成为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由此可见,派生货币的初始来源为居民储蓄。当经济或金融危机发生时,商业银行信用必然下降,货币派生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要求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直接替代商业银行弥补商业银行派生货币能力下降而导致的提供货币流动性下降,从而增强注入银行信用,防止危机进一步漫延,力求最后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目标。美国联储局在增发大量的基础货币(印钞)的情况下,美国指数仍能在坚持在目前 80 左右的原因是: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受损,导致其派生货币能力下降,同时导致美元流动性缺乏、不足,客观上

12、要求增加基础货币来填补商业银行派生美元货币能力不足导致的缺口,对美元的持有需求反而进一步增强,支持了美元指数坚挺。(二)一般指(二)一般指导导意意义义1、在信用货币时代,当商业银行因危机时期丧失或缺乏货币派生功能与能力的情况下,由于央行的货币发行能力不受限制,央行的货币发行应跟上货币需求,替代商业银行信用,直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扩展货币,缓解危机。2、在非危机时期,商业银行起到在货币提供给微观主体过程中的效益把关中介作用,央行不应直接向微观主体提供货币。3、在我国属非自由利率的情况下,由于利率通常是由央行来调控的,应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经济景气时,由于新增投资利润率高于贷

13、款利率,不调控利率,增量的借贷也会发生;在经济不景气时,无论如何调控利率,也不会引起增量借贷发生。总之,利率的调节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总之,利率高低决定商业商业派生货币的量,而不是相反;利率的高低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的需求,从而影响到派生货币量和货币乘数。具体利率工具应用,请参见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作者:蔡定创)。四、四、结语结语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根本原因是信用货币公共财产属性的无限性与私有商业银行信用有限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信用货币上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将私有商业银行国有化和商业银行股份国有或由国家绝对控股,既能保证商业银行的效率,又能在

14、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时,由国家注入相当于无限的信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和对抗金融危机。但是,在如美国等国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真正能实行的可能性存在巨大政治障碍。因此,美国的周期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或长或短,无法准确预测。备注:本提案经济学原理的最终解释权归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的作者蔡定创所有。建议:货币当局要更新过时、落后的货币金融学等经济知识;相关人员也要更新知识。编号:建议编号:建议 65526552 号号 建议主题:治国方略之经济篇:建议主题:治国方略之经济篇:股市价值效应与创生(三)建议类别:经济类股市价值效应与创生(三)建议类别:经济类 建议人:建议人: hnklghnklg 政治

15、面貌:共青团员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提交时间:提交时间:2010-09-172010-09-17 16:48:0216:48:02内容:内容:治国方略之经济篇:股市价值效应与创生(三)一、概述一、概述股市不仅是财富效应发生地,而且是货币价值创生地,也是货币数量收放工具,可以使劳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资本,产生劳动资本化分配机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序上起到重新调节社会分配分配,缩小劳资分配比例失调,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作用。二、二、论证论证(一)股市财富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一)股市财富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美国道琼斯指数:1982 年,升破 1000 点;1994 年,上升至 3834 点;19

16、99 年,上涨到 11500点。从 1982-1999 年,美国以道琼斯指数为代表的股市上涨 11.5 倍。日本日经指数:1955 年,374 点;1989 年 12月 29 日,上升到 38916 点。1955-1989 年,日本受益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国民消费增长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而引发的经济活力,34 年时间日本股市上涨了 104 倍。中国上证指数:2005 年 8 月,998 点;2007年 10 月,6124 点,上涨 6 倍。但是,在持续而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打压下,股市在随后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股市雪崩,下跌 72.8%,国民经济增速同步由 11.8%下滑到 6%,相关管理部门才意识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是罪魁祸首。总之,股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总是先于经济的涨跌而涨跌;一般来说,有先于实体经济一个季度的规律,仅用经济前景预期是解释不通的。(二)股市交易的本质(二)股市交易的本质股票价格的交易基础是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能取得的收入;将这种收入折算成现金,步形成股票的交易价格。因此,股市的本质是未来收益流折现交易;交易基础是已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