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40261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化学学科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新都区第二中学 李虹 史荣友 13628050621【摘 要】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关键是要积极地、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中注重这方面引导,要通过探究这个载体,使学生“做”好学习,把这块蛋糕做好、做大,并在“做”学习的过程中来体现自主、体验、参与和合作,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关键词】 科学探究 探究意识 探究能力 探究平台 关注社会生活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应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

2、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无疑已经悄然走进化学课堂!但反思我们的化学课堂现状,在日常大量的具体教学行为中,受知识中心论、 “仓库”理论、 “时间加汗水”理论支配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教师围着教材转死抠,学生围着老师转死学。长期如此,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依赖心理,造成思维上的局限和定势。倘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主动探讨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并使之形成一种习惯

3、和能力,无疑会出现一种教学相长的新局面。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确实,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化学知识。既然身边有随手可得的学习素材,那么我们何不就地取材,用化学的眼光去对它们进行一番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呢!本文结合两年多来的课改实践,就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谈如下认识。一、激发探究兴趣,增强探究意识一、激发探究兴趣,增强探究意识为此,上好化学第一课对学生而言影响关系重大。因为学生往往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步入这片森林,期盼早日能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期盼着早日喜欢上化学。教师在进行课题教学时应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视频导入”抓住学生的眼球,把化学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历史的变迁、拓展求知的视

4、野;要充分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特点,在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 2 -力基础上,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当然还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 、建造一座“水中花园” 、 “喷雾作画”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甚至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才能有问题,有了问题才会产生探究。意识是探究的前提。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自主积极获取知识,加强这方面意识培

5、养尤为重要。二、创设问题情景二、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探究能力培养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更着力于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求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一) 、确定问题情景将 SO2通入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红花,发现红花渐渐褪色。如图:红花褪色的现象是因为 SO2的漂白性吗?(二) 、分析因果,提出假设1、 SO2使高锰酸

6、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与 SO2漂白品红溶液的原理相同。2、 SO2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应为还原剂,则氧化产物中应含有 SO42-。(三三) 、收集资料,提出方法、收集资料,提出方法收集资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学生们经过讨论认为,可以查阅教材,可以去阅览室查阅有关中学化学教育类的杂志,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整理,或者自己- 3 -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四四) 、设计实验,探究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假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根据上述的假设,设计了多个实验,多数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下列实验为例:、两支试管分别装入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各通入 SO2

7、进行实验。如图 1、图2:图、SO2漂白品红溶液实验a、稀硫酸;b、亚硫酸钠粉末;c、品红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试管 A 中红色溶液渐渐褪色。图、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实验e、稀硫酸;f、亚硫酸钠粉末;g、高锰酸钾溶液;h、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试管 B 中紫红色溶液渐渐褪色。用图 1 实验得到试管 A 中已褪色的溶液做图 3 实验:图 3、实验现象:试管 A 中溶液又变为红色。用图 2 实验得到试管 B 中已褪色的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 C、D。- 4 -取试管 C 做图 4 实验:图 4现象:试管 C 中溶液颜色不变,没有变为红色。、试管 D 做图 5 实验。图 5、实验现象:步骤中无现

8、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五五)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上述实验说明了 SO2漂白原理是 SO2与有色物质(如品红)结合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即仍有品红。而 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不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说明了 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与 SO2漂白品红溶液的原理是不相同的。图 5 实验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试管 D 溶液中含有 SO42-,即 SO2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 SO42-(5SO2+2KMnO4+2H2O=2MnSO2+2H2SO4+K2SO4),也就是说蘸有高锰酸钾的红花褪色不是 SO2的漂白性,而是

9、SO2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消耗了高锰酸钾而褪色。三、重视化学实验三、重视化学实验 提供探究平台提供探究平台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全过程,使知识和能力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这也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 地积极性,为培养探究能力,要多提供探究平台。具体可在以下几方面作尝试:- 5 -1、探究物质性质:、探究物质性质:认识身边一些物质的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了解或掌握。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10、科学,教师可以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钾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银镜反应、爆炸实验等) 。但这种新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这样,方能起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2、探究生活中的实验:、探究生活中的实验:作为化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化学实验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宽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蔬菜中维生素 C 的测定。【实验原理

11、】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 C 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 C。【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 2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 C。四、关注本土资源和社会热点,拓展探究思路四、关注本土资源和社会热点,拓展探究思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

12、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启迪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和方法,多动脑筋考虑并归纳总结解析题目的思维过程,最后的答案自然水到渠成。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水污染、大气污染、微量元素与人体健- 6 -康,化学肥料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题目,既考查了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培养了考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品质,所以考生应密切关心这些方面的信息,经常与所学化学知识联系,适当地进行知识迁移与应用,将化学知识的学习置于鲜活的社会中。生活中的化学:吃的、穿的、用的、燃烧、灭

13、火、安全知识、逃生自救;生产中的化学:农药、化肥、炼钢、炼铁;科技前沿中的化学:新材料或新发现物质;环保中的化学: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能源与资源中的化学:空气、水、化石燃料、新能源、可燃冰;医疗、卫生中的化学:人体健康、食物营养、疾病的防治及消毒杀菌;事实中的化学:低碳生活、PM2.5 雾霾、食品安全、嫦娥三号也可能成为 2014 年高考考热点。如今,新课程改革在我们这里已经走过了两个多年头。回顾我们的教学,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和标志。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尽一切可能的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尽一切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情绪,尽一切可能的为学生搭建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使课堂成为盘活思维的主要阵地。一个目的: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参考文献:12013 年度四川省高考化学教学大纲2丁朝蓬, 中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3夏惠贤, 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