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0034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万博化工网 20072007 年我国对苯乙烯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 460.0 万吨,2010 年将达到约 580.0 万吨,届 时生产能力约 600.0 万吨/年,供需将基本达到平衡或略有缺口。另外,随着亚洲其他国家 和地区以及中东地区大型苯乙烯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势必会导致更多的国外产品流入我 国,影响国内苯乙烯行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苯乙烯行业发展投资应注意规模化效应以及 新技术下的产品成本竞争力等。一、世界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一)生产现状由于 PS 和 ABS 树脂等下游产品消费的强劲拉动,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的生产发展很快。 2000 年世界苯乙烯的

2、生产能力只有 2324.1 万吨/年,2005 年增加到 2745.0 万吨/年,同比 增长约 4.90%,20002005 年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达到约 3.38%,世界苯乙烯产能分布 情况见图 1,主要苯乙烯生产厂家的生产情况见表 1。 表 1 2005 年世界主要苯乙烯生产厂家情况* 单位:万吨/年、% 序号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 占全球比例 壳牌化学公司 239.8 8.7 陶氏化学公司 222.4 8.1 巴斯夫公司 210.8 7.7 莱昂得尔化学公司 175.2 6.4 道达尔化学公司 162.2 5.9 诺瓦化学公司 110.1 4.0 BP 化学公司 92.8 3.4 旭化成化

3、学公司 77.6 2.8 斯特林化学公司 77.2 2.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72.6 2.6 埃尼化学公司 66.0 2.4 LG 集团 64.0 2.3 中国台湾台塑集团 60.0 2.2 SABIC 公司 57.7 2.1 出光兴产化学公司 56.9 2.1合计 1745.3 63.6注:合资企业产能按所占比例计算预计在 20052010 年期间,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将增加 1041 万吨/年,新增能力将 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分别约占全球生产能力增加量的 62.0%和 32.0%。预计到 2010 年全世界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 3786.0 万吨/年。20062010 年

4、世界苯乙烯装 置主要新建及扩建情况表 2 所示。 表 2 2006-2010 年世界苯乙烯(不含中国大陆)新建、扩建情况 单位:万吨/年 国家或地区 生产企业名称 新增产能 投产时间 印度 Reliance 工业公司 55.0 2006 年第 4 季度 沙特 雪佛龙菲利普斯公司 73.0 2007 年第 3 季度 中国台湾 台湾化学和纤维公司 60.0 2006 年底 科威特 科威特 tyrene 公司 45.0 2008 年初巴西 巴西 Innova 公司 25.0 2008 年 沙特 沙特石化公司 60.0 20062007 年 伊朗 伊朗国家石油化工公司 64.5 20062007 年

5、墨西哥 墨西哥 Pemex 石化公司 10.0 2009 年 泰国 泰国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石化子公司 30.0 2009 年(二)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002005 年,世界苯乙烯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2.9%,2005 年世界苯乙烯的总消 费量达到 2434.7 万吨,比 2004 年的 2350.6 万吨增长 3.58%,其中产量为 2455.0 万吨,进 口量为 903.3 万吨,出口量为 923.6 万吨。亚洲、北美和西欧 3 个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 的苯乙烯消费地区,详见表 3。 表 3 世界主要地区苯乙烯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苯乙烯下游衍生物主要是合成树脂,其用途可代替天然材料,广泛

6、用于电子工业、汽 车工业和日用轻工产品等领域,详见表 4、表 5。表 4 20002005 年世界苯乙烯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注:苯乙烯共聚物主要包括 SBS、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物、MBS、SMA 等表 5 20002005 年世界苯乙烯的消费构成情况 单位:%目前,世界主要苯乙烯贸易地区为亚洲、北美、西欧和中东地区,2005 年这 4 个地区 的进口贸易量之和达到 844.3 万吨,占世界进口贸易总量的 93.47%,出口贸易量占世界出 口贸易量的 96.68%,苯乙烯的贸易量主要在这四个地区之间流动。2005 年,亚洲为净进口地区,其进口贸易量占全球总贸易量的 53%,北美、中东及西 欧地区

7、为净出口地区,其出口贸易量分别占全球总贸易量的 21%、10%和 29%。2005 年进 口量大于出口量的地区除亚洲地区外,还有非洲、中东欧及中南美地区,但贸易量相对均 较小。预计到 2010 年,亚洲仍将是世界苯乙烯进口量最大的地区,中东地区将成为世界最 主要的苯乙烯出口地区。2005 年世界主要地区苯乙烯的供需情况见表 6 所示。表 6 2005 年世界主要地区苯乙烯的供需情况 单位:万吨预计 20052010 年,世界苯乙烯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 4.2%的速度增长,到 2010 年总 消费量将达到约 3003.0 万吨,其中消费增长最快的是亚洲和中东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 率将分别达到约

8、6.0%和 10.0%。预计到 2010 年,在全球苯乙烯主要的下游衍生物中,聚 苯乙烯、ABS/SAN、SBR 及其胶乳、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苯乙烯共聚物消耗苯乙烯的比例 将分别达到约 62.3%、16.6%、8.9%、4.6%和 2.2%。20052010 年,苯乙烯消费增长最快 的领域将是 ABS/SAN,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 6.2%,其次是苯乙烯共聚物,年均增长率将 达到约 5.7%。预计 20102015 年世界对苯乙烯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 2.0%的速度增长,到 2015 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 3314.0 万吨/年。二、我国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一)生产现状2005 年我国苯乙烯

9、的总生产能力达到 193.5 万吨,约占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 7.05%, 占亚洲地区总生产能力的 18.27%。2006 年,我国又有多套苯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其中包 括中海油与壳牌化学公司合资在广东惠州建设的一套 56.0 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江苏利士德 化工(江苏双良集团)在江阴建成的一套 20.0 万吨/年生产装置、中石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 建成的一套 8.0 万吨/年生产装置、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与江苏嘉盛化学品工业有限 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一套 8.0 万吨/年生产装置。截止到 2006 年 11 月底,我国苯乙烯的生 产能力已经达到 285.5 万吨,比 2005 年增长约 47

10、.54%,详见表 7。表 7 2006 年我国苯乙烯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单位:万吨/年 生产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备注中海壳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UOP/Lummus 2006 年新建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UOP/Lummus 2005 年新建 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Monsanto/Lummus,采用国内技术扩 2004 年扩建 中铁联合物流-常州东昊化工 国内负压绝热技术 2005 年新建 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Lummus/UOP 技术+国内等温绝热技术 2003 年扩产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 Lummus/UOP 技术 1997 年投产 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

11、司 Lummus/UOP 技术 2994 年扩产 中石化广州石油化工公司 Fina/Badger 技术 1996 投产 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Monsanto/Lummus+Smart 苯乙烯技术 1996 投产 中石油大庆石油化工总厂 Fina/Badger 技术 2005 扩产 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Fina/Badger 技术 1999 投产 中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国内负压绝热技术 1960 投产 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国内等温绝热技术 1995 投产 中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国内负压绝热技术 1995 年投 广东中山市南荣化工有限公司 国内负压绝热技术 2004

12、年新建 江苏利士德化工公司 20 - 2006 年新建 中石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 国内负压绝热技术 2006 年新建 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 国内负压绝热技术 2006 年新建(二)新建和扩建情况苯乙烯需求的巨大缺口和持续强劲增长态势,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 20072010 年仍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项目仍将陆续进行, 见表 8。预计到 2008 年我国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 400.0 万吨/年,2010 年将达到约 600.0 万吨,届时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表 8 20072010 年我国苯乙烯新建或扩建情况 单位:万吨/年 生产厂

13、家名称 生产能力 地区 备注汕头海洋公司 40 福建泉州 新建 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 20 海南洋浦 新建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公司 18 江苏南京 扩建 台湾苯乙烯单体公司 35 福建泉州 新建 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 辽宁 扩建 中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10 上海 新建 中石化南京金陵石油化工公司 6 江苏南京 新建 中国金盛合资公司 20 上海金山 新建 中石化广州石油化工公司 4 广州 扩建 香港润达集团公司 85 珠海 新建,2007 年完成 中石油新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32 新疆 新建 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35 吉林 扩建 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 60 浙江镇

14、海 新建,2009 年投产 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50 天津 新建,2009 年投产(三)进出口情况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市场一直处于产不足需的状况中,即下游产品聚苯乙烯、ABS 树脂、丁苯橡胶和不饱和树脂需求快速增长,但苯乙烯生产供应严重不足,是我国对外依 存度最高的化工产品之一。据统计,我国 2000 年苯乙烯进口量为 115.75 万吨,2003 年进口量增加到 266.06 万吨, 2004 年达到最高峰 288.90 万吨,苯乙烯对外依存度在 2003 年和 2004 年分别高达 73.85% 和 74.70%。2005 年由于有多套新建装置投产,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比 2004 年

15、同比下降 2.66%,对外依存度下降到 69.44%。20002005 年进口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19.43%。进入 2006 年后,我国苯乙烯进口量继续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全年进口量为 234.3 万吨,比 2005 年同期下降 16.7%,这表明我国苯乙烯供应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即从 2005 年开始中国自身的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出现下 降,并维持了这一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一些大型苯乙烯新扩建装置的陆续 建成投产,进口量还会逐渐减少。在进口的同时,我国苯乙烯也有少量出口,2006 年出口量为 5917 吨。我国进口的苯乙烯主要来源于韩国、

16、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 等 6 个国家和地区,2005 年从上述 6 个国家的总进口量达到 266.53 万吨/年,比 2004 年减 少了 3.77%,约占国内总进口量的 94.78%。20012005 年我国苯乙烯的进口来源情况见表 9 所示。表 9 20012005 年我国苯乙烯进口来源情况 单位:万吨(四)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随着我国聚苯乙烯以及 ABS 树脂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不 断增加,1995 年只有 54.83 万吨,2000 年达到 191.42 万吨,19952000 年年均增长率为 28.4%;2003 年为 360.27 万吨,2005 年达到 404.95 万吨,比 2004 年增长约 4.74%,20002005 年年均增长率约为 16.17%。19952005 年我国苯乙烯的供需情况见表 10 所示。 表 10 近年来我国苯乙烯的供需情况 单位:万吨、%我国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ABS 树脂、SAN 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