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3888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0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8 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孟秀花 一、积累(22 分)(一)当你打开这份试卷的时候,你一定想了很多,那么,请你发挥独创,以他人的口吻,为本试卷写一个卷首语。要求对考生起到提示或激励作用。不少于 50 字(5 分) (二)古诗文填空(15 分)1、一封朝奏九重天, 。2、 ,儿女共沾巾。3、过尽千帆皆不是, 。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6、望岳中表达杜甫雄心壮志的句子: , 。7、归园田居表达归隐生活劳动艰辛的句子: ,。8、登飞来峰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9、为学中表达穷和尚去南海的决心的句子: 。(三)冰心的

2、 诗集,表达了对母爱、对大自然的的赞美。(2 分)二、阅读题。(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这篇文章选自_朝梁文学家_之手,他的字是_ ,吴兴故鄣人。(3 分)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 分)互相轩邈( ) 鸢飞戾天( )望峰息心( ) 负势竞上( )3、.翻译

3、句子。(6 分)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 样写好在哪里?(2 分)。 9.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 10 0 字左右的笔记。(3 分)(二)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又是一个夏季。火热的田野,火热的山林。她穿着一件红裙子,带着几名学生,说说笑笑走出 校门,融入校园外树丛的绿色中了。这是所“老龄”的村级小学,已经 65 年了。 青砖碧瓦的校园是从前地主的院落,四棵百年老树被附近百姓誉为“宝树”。任课 老师大都 50

4、 多岁了。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的默默无语。那年我刚上学,20 岁的她走进了校园。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还穿了件美丽 的红裙子。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她语文课上得与众不同:有时 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 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哪,哪个像牛角;有时把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丑小鸭, 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老教师们疑惑不解;我们教这么长 时间的书,没见过这样上课的!课堂上,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情境。一会儿是没捞到 月亮的“小猴子”迷惘地站在那儿,一会儿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向 大家诉说着什么.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

5、外活动的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 ,把学生引向课本以外的精彩的世界。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的各 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等“乐器”的“交响曲 ”在校园小戏台上演出了,惹的近处几个“玩船边”村民止不住心里痒痒而登台献 艺。小学生们还把课本剧演到了家里,课本里的故事家长们也熟悉起来。学校生活 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驱散了丛林深处的沉寂,赶走了村民们的无聊和疲惫。 放 学回家的学生吃了饭就吵着要上学,学校充满了令家长费解的诱惑。再也没有搜肠乔肚找借口的“逃学生”了,更没了被爸妈拿棍子赶着上学的孩子了。村民们在议 论,:学校变了。原来辍学的 9 个学生又自觉的背

6、着书包来上课了,主动来学校找 老师谈孩子情况的村民多起来. 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五天。这可苦了我们这些山 里伢。我们一天三次站到校门口的尖角山上,等啊,盼啊,想突然看到那红裙子又 飘回来。等到第三天,五年级的一个女生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眼泪汪汪地告诉大 家:红裙子老师又调回城里的学校去了!坐到太阳落下尖角山,带着一种无名的惆怅,一种失落感,我们几个不甘心的 小学生背着书包,拖着沉沉的脚步告别了夕阳最后的一抹余晖,依依不舍地向家里 走去。眺望着远远的县城,心里想:城里太不像话了!第六天,她却像梦一样从城里回来了。她对围过来的学生微笑着,好象在说: 我哪里也不去.我们激动地

7、把她围起来,流着泪笑了。1. 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_ _;从内容上说,它象征着_。(2 分) 2. 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_、_、_,深 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她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_、_ _。(5 分) 3. 文章刻画“红裙子”形象主要采用了_和_相结合的手法,这 样写的好处是_。(3 分) 4. “红裙子”给小山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 分) 5. 第 11 段写“红裙子”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小方桌,还带来了几件红裙子, 这意味着什么? (2 分)6. 文中画线的句子“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8、2 分) ()阅读被遗忘的稻草,回答 15 题。(13 分) 被遗忘的稻草 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冰后丢在堤岸 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 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的稻草已经装得像 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将这些稻草挑回去。 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却仍然堆 在田埂上。 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枯黄的稻 草透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

9、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垛稻草 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 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浆。 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田里的草 也长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说不定人们会发现这一垛被遗忘 的稻草。人们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抽一根烟,或者 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一垛稻草!”稻草便 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垫坐得更舒适一些。 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着一团稻草,走了就

10、再也不见踪影。 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降的霜突 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 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压了厚厚一 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冰雪消融,堤土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 着稻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 ,报晓这春天的到来。 1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 分) 2第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

11、文中是什么意思?(2 分) 3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2 分) 4文章第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 容,说说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3 分) 5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3 三、作文(50 分):我从他身上学到了 。(600 字左右)答案: (二)1.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线 索_;从内容上说,它象征着语文老师那颗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火热红心。(5 分 ) 2.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热爱学生、教学有方(教法多样),深得 学生及家长欢迎的好

12、老师;她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_注重情境教学_、 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注重课内外结合等等。(8 分) 3.文章刻画“红裙子”形象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这样写 的好处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6 分) 4.“红裙子”给小山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5 分) 给小山村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使不爱学习的学生爱学了,使学生家长关心孩子的教 育了,使退学的学生又复读了。(原因略) 5.第 11 段写“红裙子”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小方桌,还带来了几件红裙子, 这意味着什么?(3 分) 意味着“红裙子”爱上了山里的孩子,爱上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决心扎根农村,献 身农村的教育事业。 6.文中画线的句子“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不能删。因为“红裙子”并没有说,只是学生们的一种想象,若去掉,就与事实不 符,表达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三)1.(3 分)(1)人们预备将它挑回去,但忙完后,稻草仍堆在田埂上。(2)人们 歇息时突然记起它,但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3)任凭稻草由黄变白,腐烂消亡。 2(2 分)因兴奋而颤动 3(2 分)说明稻草不肯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被遗忘。 4.(3 分)盼望被发现,盼望被利用,盼望实现自身价值。 5(3 分)表明那垛稻草虽已腐烂,却滋养了新的生命,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身 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