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西南大学公共经济学【0277】机考答案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4038871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春西南大学公共经济学【0277】机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春西南大学公共经济学【0277】机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春西南大学公共经济学【0277】机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2018 年 6 月课程名称【编号】:公共经济学【0277】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每小题一、简答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5 5 小题,总分小题,总分 5050 分。分。1.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2. 公共经济决策的特征 3.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经济意义 4. 寻租行为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5. 不同类型政府的偏好产生的各种结果二、论述题:二、论述题:每小题每小题 2525 分,分,共共 2 2 题,总分题,总分 5050 分。分。1. 结

2、合我国实际,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进一步阐释 2. 论述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一、简答题1、答: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基本特征。2、答:第一,公共经济决策具有广泛的参与主体。政府在制定公共经济政策时,一般都 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第二, 公共经济决策的目的具有多样性。与市场经济主体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不 同,公共经济决策往往追求更多的东西,例如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等公共目标。 第三, 公共经济决策的执行具有滞后性。滞后性是一切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 的规律。这是因为,从经济问题的出现到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 在这段时间内, 各种因素又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了的情

3、况不适应当初所制定的 经济政策时,这些经济决策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第四, 决策执行结果的重大影响性。 与市场经济的分散决策只影响个人效用不同, 公共经济政策的执行结果对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3、答:1、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进行支出控制、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每一年度预算编制时,政府采购金额从商品单价开始确定,经议会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追加、追减,保证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还便于对支出进行源头控制。采购商品的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减少了资金的周转环节,避免各单位挤占、挪用、滥用财政资金。政府采购活动公开、透明,便于

4、财政监督和减少腐败。实行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尤其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从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公开性强、透明度高,既强化了财政监督,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滋生腐败的温床。主要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使政府得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工程和服务,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支出效益。欧盟的经验表明,公开进行的政府采购活动可使资金使用效益净提高 10%以上。2、强化宏观调控:政府采购制度在适应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制度化、法律化的公共支出手段,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调控功能。政府采购支出对于国民经济总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支出一般相当于 GNP 的 10-20%和整个预算支出的 30%。

5、政府采购支出总量的变化对于刺激经济、保持供求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采购支出结构的变化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民族工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政府对某些商品进行的示范采购,可以有效引导和扶持该行业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化的间接手段,还可以对经济进行经常的、规范的调节。3、促进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为使本国企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本国、本地区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签署政府采购协议,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逐渐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区域化、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1979 年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采购协议,各缔约方将除国防、通讯和部

6、分能源投资以外的中央政府有形商品(不包括工程和服务)的政府竞争性采购领域对外开放。1996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GPA)正式生效,缔约国将开放本国中央政府、次中央政府及其他一些公共部门的商品、工程和服务采购领域,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此外,一些双边、多边地区性组织为促进本地区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也签署了政府采购协议,如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以色列等。4、有效保护国内产业:虽然政府采购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一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差距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各国在开放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同时,也在通过机构和产品清单、门

7、槛金额、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规定采购的本地含量等政府采购的法律和制度手段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进行有效保护,以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4、答:1.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A 寻租者进行游说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为疏通层层关系而支出的礼品与金钱;B 租者进行游说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为疏通层层关系而支出的礼品与金钱;C 政府为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而进行的反游说、反贿赂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与资源,即反寻租的成本。 2,阻碍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寻租活动阻碍市场优越性的发挥,寻租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提高社会的生产成本,将大量企业家能力从经济创新活动引导到了寻租方面。获得

8、政府特许的垄断企业往往没有强烈的动力去完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降低社会经济效率。当寻租者得逞时,政府管制所形成的垄断将使社会付出整体代价。 3,使社会财富产出的减少和分配不公。寻租活动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不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一部分的国民收入装进私人腰包。在寻租社会中,生产者未必多劳多得,而没有从事生产活动的寻租者却可能大发横财,这对努力工作的生产者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削弱其发展生产的激励。寻租为人们提供一种扭曲的刺激,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或示范效应,当一个社会商业上的成功者多数源于寻租受益,就没有多

9、少人肯靠生产来努力致富。 - 3 -4.导致腐败盛行、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经济租金越高,寻租激励就越大,政府的寻租成本就越高,腐败现象就越严重。寻租行为孕育“商人型政客”,降低行政机构的道德水准,腐蚀干部队伍,引发政府官员的腐败,造成部门与行业的不正之风。政府寻租导致不同政府官员的争权夺利,降低政府及社会制度的“公信力”,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权威,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5、答:在实行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政府官僚的偏好取代了全体选民的偏好;集权国家中,统治者偏好取代全民偏好;专制国家中,独裁者的个人偏好取代整个社会的偏好。二、论述题1、答: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在中国的实践公

10、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公平、平等和效率及其相互关系正式引入经济学的殿堂,则是 20 世纪的事情。就我国而言,从 1986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开始,一直在探索收入分配政策中如何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人先富起来,合理搞好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其内容做了调整,改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11、问题的决定进而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明确表述。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阐释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这实际上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操作方式的具体规定。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强调效率、确保效率的优先地位,是符合当时的

12、国情状况的,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不顾现实一味强调平等、平均, 其结果是穷人的公平和落后的公平,是没有效率的公平,而这种公平面临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冲击显然是脆弱苍白的,不可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为了克服长期以来的平均主义,增长社会财富,必须强调效率优先,只有这样,才能对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思维的效率与公平观念进行比较强烈的冲击,藉以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维领域。这种观点,实际上也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即首先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做大,然后才可能更好的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事实上,20 年左右的实践表明,贯

13、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实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带来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膨胀,GDP 位列世界第六。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财富分配差距的拉大,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 0.4 警戒线。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 0.458。中国是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显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 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 45%;而最贫穷的 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 60%的存款掌握在 10%的

14、存户手里。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统计局的报告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我国贫富差距加剧的现状和趋势,不能不说与我国在实践中过分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有关。就当前而言,对于市场竞争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情况,民众大都认同和接受,但是对于非法收入,无疑深恶痛绝正是这种收入差距把“兼顾公平”问题凸显了出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似乎- 4 -在逻辑上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可以不公平或者应该不公平。在其政策内涵中,并非不考虑公平,但是由于逻辑的缺憾,在实际经济生活层面,公平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导致的贫富悬殊与

15、“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倡导中过分注重效率而导致社会价值取向转变有关,同时由于这种政策逻辑的引导,也使社会缺乏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的意识发展的强势话语下,“违规违法操作难免”的思维大行其道因而导致法制及监督机制殆于健全,这又助长了违法乱纪现象的泛滥。我国当时提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为了破除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平均主义而为的,在公平问题为社会财富平均的现象所遮蔽的计划经济的格局下,这个政策是比较现实可行的。今天出现的贫富差距及相应的社会问题当然也不是政策本身的预期,而是政策在推行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鉴于现实实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大调节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

16、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其中对公平问题的重视正是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回应,这种回应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但学界必须理智地剖析公平的内涵,以避免走上从重视效率转向忽视效率的极端。我国的改革发展进行至今,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没有公平就谈不上效率,市场经济本身的前提要求就是公平,没有公平,即没有真诚、没有信任、没有法理、也没有安全,根本谈不上公平竞争,也不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不公平的事物必然打着“效率优先”的幌子为自己的合法性辩护,“兼顾公平”也会让我们在整顿不合法、不规范行为时束手束脚。因此公平不可能满足于被“兼顾”的程度。对此,有必要将平等概念引入对公平、效率的分析中。二公平、效率与平等公平之所以不可能满足于被“兼顾”的水平,不仅在于我国当前的现实矛盾要求注重公平,而且在于公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的保障,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在公平前提下带来的不平等是需要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