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8771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011-20122011-2012 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因式分解【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 分钟)一. 选择题1. 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xy)3(xy)3B. (ab)4(ba)4C. (mn)2m2n2D. (xy)(xy)(xy)(xy)2.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x2xyx2x(xy1)B. xy2xy3yy(xy2x3)C. x(xy)y(xy)(xy)2D. x2x3x(x1)33.因式分解(x1)29 的结果是( )A. (x8)(x1) B. (x2)(x4)C. (x2)(x4) D. (x

2、10)(x8)4.下列各式中,与(a1)2相等的是( )A. a21 B. a22a1 C. a22a1 D. a21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17. (2007 年北京)把代数式ax24ax4a分解因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 a(x2)2 B. a(x2)2C. a(x4)2 D. a(x2)(x2)*8. 若x22(k1)x4 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为( )A. 1 B. 3 C. 1 或 3 D. 1 或39. 设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厘米,若边长增加 3 厘米,则新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 )A. 9 平方厘米 B. 6a平方厘米C. (6a9)平方厘米

3、D. 无法确定*10. 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 1),把余下的 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 2),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A. (ab)2a22abb2B. (ab)2a22abb2C. a2b2(ab)(ab)D. (a2b)(ab)a2ab2b2二. 填空题1. (2007 年海南)分解因式:a29_2. (2008 年上海)分解因式xyxy1_3. (2008 年河北)若m、n互为相反数,则 5m5n5_4. (2008 年浙江金华)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_5. (2007 年武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x29

4、)平方米,其长为(x3)米,用含有x 的整式表示它的宽为_米27. 在一个边长为 12.75cm的正方形内挖去一个边长为 7.25cm的正方形,则剩下部分的面 积为_*8. 若整式 4x2Q1 是完全平方式,请你写一个满足条件的单项式 Q 是_*10. 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 便记忆原理是:如对于多项式x4y4,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y)(xy)(x2y2), 若取x9,y9 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xy)0,(xy)18,(x2y2) 162,于是就可以把“018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 4x3xy2,取 x10,y10 时,用上

5、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_(写出一个即可)三. 解答题1. 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x38x24x(2)9(xyz)2(xyz)2(3)m2n22m2n2.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1223242526299210021012*四. 综合应用题体育课上,甲、乙两班学生进行“引体向上”身体素质测试,测试统计结果如下:甲班:全班同学“引体向上”总次数为n2;乙班:全班同学“引体向上”总次数为 50n625请比较一下两班学生“引体向上”总次数哪个班的次数多?多多少?3【试题答案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2. C 3. B 4. B 5. B 6. B 7. A 8. D 9. C 10. C二、填空题1. (a3)(a3) 2. (x1)(y1) 3. 5 4. 32 5. x3 6. 500 7. 110cm2 8. 4x 10. 101030,或 103010,或 301010三、解答题1. (1)4x(x1)2 (2)4(2xyz)(x2y2z)(3)(mn)(mn2) 2. 5151 4. 4a29b2(2a3b)(2a3b),答案不唯一 四、实际应用题当n25 时,甲、乙两班次数相同;当n25 时,甲班比乙班次数多(n25)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