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8635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长谈不衰的理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论, 长谈, 工业化, 不衰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被长谈不衰的理论 作者:王加丰 原工业化”(-),或译“原始工业化” 、 “原 初工业化”,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经济史文献中出现的一个“丑陋的新词”,但它 “迅速打入许多著作、文章,甚至研究生的论文中” 。大约在头一个十年,它迅速发展;第二个 十年,它受到了全面批判,主要论点几乎都被否定;但到第三个十年时,在各种否定声中,人们 又兴起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本文企图对这样一种理论现象作一个较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一、三十余年来“原工业化”理论研究概况从 6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该理论从提出到引起广泛注意的时期。19

2、69 年,美国人富兰克林? 门德尔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18 世纪佛兰德的工业化和人口压力中首次提出了“原工业 化”这个概念。这时他给的定义(按他后来的说法)是:原工业化“主要是一种农村制造业活 动的扩张”,这种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劳动力由有地的农民和无地的农业劳动者组成。 不管有没有土地,他们在夏天通常都从事农业劳动,而不是亚麻布制造” 。这篇论文虽然要到 1981 年才由纽约阿诺出版社出版,但它很快引起人们的注意,其部分内容收进了德普雷于 1970 年主编出版的人口和经济:1968 年国际经济史协会第四次大会第五议题(历史人口学) 会议记录汇编,1971 年经济史杂志又发表了该文的摘要(第 31

3、 卷第 269-271 页)。 最早采用门德尔斯提法的大概是查尔斯?蒂利和理查德?蒂莉,他们在 1971 年初发表的一篇文 章中预见说,70 年代很有希望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关键是要抓住 三个问题的研究,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工厂制度前的工业化或原工业化” 。该文还指出研究 原工业化必须考察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1)农村、工业的收入水平与乡村人口增长的相互作 用;2)市场机会和商业反应的关系,比如布的价格与布匹生产的关系;3)农业变化和原工业化 生产的联系,特别要注意早期现代农业的扩张依赖于它创造原工业与市场的可能性;4)在劳动 力集中于工厂前,原工业作为一种教育经验、使人们

4、暴露于工业生活的某些特征下的影响;5) 在 18 世纪的大扩张后,从成千上万的乡村工人及其后代生活史的角度看小屋工业萎缩的过程。 这样,未来原工业化的主要争论点,如它与工业化的关系、与人口变化的关系等都提出来了。 门德尔斯本人不断完善这个概念。1971 年,他提交了原工业化: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次年 发表在经济史杂志上。这篇文章可看成原工业化理论的宣言,文中他重新为原工业化作 了界定:原工业化“的标志不仅是传统组织的,而且是市场导向的,主要是乡村工业的迅速增 长。它还伴随着乡村经济的空间组织的变化” 。1975 年,他发表18 世纪佛兰德的农业和 农民工业(该文后来收进下面讲到的克里特等的工业化

5、前的工业化一书),此后还发表 过工业化过程中的季节和农业区和工业区(1980 年)、 工业的时间和农业的时间:原工 业化的一种地区分析逻辑(1981 年)等。1982 年,他回顾了十年前发表的原工业化:工业 化的第一阶段的文章,着重指出该文为原工业化下的定义“强调了农业方面” 。同时他还强 调 说:“在佛兰德所看到的此前曾为艾里克?琼斯讨论过的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作用,现在被看成 是分化的标准”;这篇文章及随后的文章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农业和工业间的这种联系会 提供打破平衡的力量,促使地区经济沿着可能导致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卷的然而是扩张的道路 前进” 。 象所有的理论一样,扩散和传播必然带来分歧。

6、“在 70、80 年代,其他历史家热切地讨论了门 德尔斯的论点,产生了原工业化理论的不同学派” 。1976 年乔尔?莫库尔在经济史探索上 发表欧洲的兴起和工业革命,这是一篇“与其他文章相比知道的人少得多但间接地相当有影响”的文章。莫库尔“几乎驳斥了门德尔斯提出的所有论点”,但他相信原工业化提供 了廉价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刘易斯所描述的现代发展经济学的二元增长模式的机制刺激了欧 洲的工业革命。1977 年,戴维?莱文出版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所研究对象是 19 世纪莱斯特 郡的两个村子,其结论也认为原工业使人口行为革命化。但他认为“原工业及与之相关的人 口爆炸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们使劳动力无产阶级化

7、”,即破坏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的 土地所有模式,使许多人失去土地而不得不为工资而工作。 “莱文把原工业化只看成是更大的 无产阶级化过程的一个方面,在他看来这一无产阶级化过程是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关键条件。原工业化理论在德国得到重要反响,70 年代原工业化研究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就产生自这 个国家。1977 年克里特、梅迪克、施隆鲍姆三个人编辑出版原工业化前的工业化(英文 版于 1981 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几个作者有时被合称为格丁根学者,其书的特点是结 合门德尔斯、莱文和德国国民经济学历史学派关于家内工业的论述,“把原工业化理论转变 成一个中世纪到 19 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变化的总模式” 。

8、克里特认为:“原工业化这个概念是 工业化前的工业化的概括,可以定义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在这当中,很大一部分居民完全 或在很大程度上靠为跨地区的市场和国际市场进行大宗工业品生产为生。如果人们在社会经 济进程中试图赋予它一个地位,这一现象的意义就变得明显起来。从长远的观点看,它属于一 个重要的过渡过程占领封建的欧洲农业社会并带领它向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克里特 特别看重原工业化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封建社会内发生的分化过程,即出现了城乡对立,开始于中世纪盛期, 市场关系渗入农村,农村居民发生分化,这“决定着原工业化的起源” 。这是因为城

9、乡分工虽 然一度是“工业增长的发动机”,但后来工业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碰到了障碍,因为在城市经 济中劳动力和原料的供应是缺乏弹性,行会的经济政策保持着这种状态。商人资本通过把工 业生产转往农村来解决这个矛盾。这时,农村的分化和两极化过程已创造出一个很容易被商 人资本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所以,“原工业化,属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大过渡的第二阶 段,它确实是这第二阶段的推动力之一。它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在 18 世纪末发展起一种动 力,使得欧洲最先进和最工业化的农业社会冲破居民增长、人均收入减少和粮食危机的 马尔萨斯循环” 。这意味着,18 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第三阶段。 “这样,到 197

10、7 年,已经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原工业化理论,都声称解决了经济史上最重要的问 题之一,即经济发展原因问题。 ”这些理论如休斯敦和斯内尔指出的,主要受两种已有理论的 影响:门德尔斯(按:还有莫库尔)受现代化理论的影响,而克里特等人(按:还有莱文)则受各种 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就是被称为格丁根学者的几个人也不统一。 “克里特和梅迪克强 调所谓的原工业的人口模式和所设想的生产者的自我剥削,他们声称这使小屋工业 有发展潜力。与此相对照,施隆鲍姆专注于勾勒出从作坊到包买制到工场,最后到工厂制度的 发展道路” 。不过,各派在强调乡村工业在导向工业化中的作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到 80 年代初,原工业化研究

11、领域已变得“如此有影响然而如此多样化”,1982 年在布达佩斯 召开了第八届国际经济史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三个,原工业化为其中的“”主题,门德 尔斯受邀成为该主题的两个召集人之一。48 个研究者提交了有关论文,门德尔斯作了“总报 告” 。这可看成是原工业化理论达到的第一个高峰。 这份总报告为原工业化下了新的定义,强调原工业化不是一种国家的、国际的而是地区的现 象,在各个地区中,原工业被认为有以下三个特点:1)与老式手工业不同,原工业不是为地方或 地区而是为地区外的出口市场而生产;2)“原工业最有意义的方面”是为村民提供了雇佣机 会;3)“乡村工业与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同时进行” 。总报告提出

12、了关于原工业化作用的四 个假设:1)原工业化打破农民、地主或继承制度的传统的人口行为规则,导致人口增长和土地 析分;2)它创造的利润形成建立工厂的资本;3)商人们由此掌握了建立工厂所需要的技艺和经验;4)它造成了农业的商品化,使随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可能。他强调指出:“正是通过 这四种机制,原工业化导向了工厂的工业化” 。总报告还对此前的原工业化理论作出修正:1) 原工业产生的年代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按所研究的特定地区的经济史背景出发来考察;2)原工 业并非一律会导向贫困化;3)虽然仍坚持原工业必然打乱人口体系,但他承认其影响可能不纯 由于婚配的原因,而是也由于人口出生率和迁移的原因而被感觉到

13、。这取决于家庭组织等许 多因素;4)由于运输成本等等一系列原因,原工业化既可导向工业化,也会导向非工业化。最 后,他表明:“原工业化的研究会向发展经济学家们警告对发展持简单的单线观的危险性,包 括那种从静止的封建社会直接向生气勃勃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观点” 。 我们所知道的门德尔斯发表的最后一篇有关的文章是从乡村工业到原工业化:观点的演变 ,用法语发表在 1984 年的年鉴杂志上。 约从 1980 年开始,原工业化理论经受了各种批评,它的主要观点几乎都被否定。但引人深思 的是,其结果不是使它偃旗息鼓,而是使更多的人对它发生兴趣,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即使批评 它的人也进行这种研究。在 90 年代初

14、期或中期,对它的争论和研究进入了第二次高潮或所谓 的原工业化研究的第二代开始了,正如亨德里克斯在 1997 年所说的:“过去 20 年来,众多的 书和文章奉献给原工业化这个题材,该概念在 1970 年代开始出现时只是历史学池塘中的几丝 涟漪。这些涟漪成为浪潮后似乎在逐渐消退,但当前第二次浪潮已经开始出现,公平地说,基 于或讨论原工业化概念的研究正在复兴” 。 原工业化研究的第二代或“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展开个案研究,涉及的范围也早已涵盖西欧 以外的广大地区。我们粗略查了一下,1998 年社会史杂志 、 加拿大史杂志 、 商业史评 论 、 发展研究杂志四个期刊共发表有关原工业化的文章 7 篇,所研

15、究的地区有俄国、德 国、英国、巴尔干、印度尼西亚。1999 年社会史杂志 、 商业史评论 、 商业史等三 个杂志共发表了 6 篇这方面的文章,5 篇是关于西欧英国、尼德兰、德国等地的,一篇是关于 一次大战期间整个欧洲的亚麻工业的。这些文章大都是个案研究,为的是验证,充实、纠正开 始时的各种假设。此前的 1993 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杂志继续与变化把整个第二期 (第 8 卷)都用来讨论原工业化问题。在全部 6 篇文章中,前三篇是概述等综合性的研究,后三 篇是关于意大利、维也纳、特文特(尼德兰)的专题及个案研究。90 年代以来,原工业化理论 的重要代表人物克尔特、梅迪克等在学术上仍异常活跃,不

16、断有著述发表或出版。他们选出 来研究的是“三个代表原工业化问题三种不同情况的地点,但都属于纺织业部门” 。克里德特 研究了 18-19 世纪克雷菲尔德丝织工业的产生,这是莱茵河上的一个小城市,属于普鲁士,其 发展密切地与丝织业的扩张相联系。施隆鲍姆研究奥斯那布吕克城附近的一组叫贝尔姆的村 子,在 1650-1830 年间这里人口增长了三倍。梅迪克研究士瓦本山区的一个叫莱兴根的村子。 他们的研究成果大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发表。20 世纪 90 年代关于原工业化研究的有两本 综合性的书值得提一下,都是 1996 年出版的。一本是希拉格?奥格尔维和马库斯?塞尔南 主编的欧洲的原工业化,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前面 1-3 章和第 15 章是综述和综合 性的探讨,第 4-14 章分别探讨了法国、英国、爱尔兰、西班牙、佛兰德、德国、瑞士、北意 大利、奥地利、波希米亚及瑞典等西欧、中欧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