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3826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清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趋势和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衰退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 从本质上看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发展模式所致。从体制上看是金融过度创新又疏于监管。 无贷款能力者 次贷 次债 机构投资人、个人投资者 美国过度消费和过度房贷是根本原因 美国超前超能力消费,保持负储蓄率,家庭贷款 14 万亿,其中房贷10 万亿。 为了应对高科技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对美国经济的衰退影响,美联储在 20012002 年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 6.5%降到1.75%(13 次降息) ,刺激银行向无购房能力的穷人发放次级房贷且“0 首付” ,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导致了房地产的泡沫。 脱离监管的过度金融创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追逐利润和金融创新,将次贷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大量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再通过证券市场不断杠杆放大,从 120-150,炮制了一个虚假繁荣市场。 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房地产市场的降温起了导火索的作用 为应对美元贬值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的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从 2004 年 6 月到 2006 年 6 月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又从 1%调高至 5.25%(连续 17 次) ,使房价大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新的融资。证券市场承购商大肆抛售次级债,引发风险。次贷占房贷比重增长 4 倍为 1.5 万亿,制造出2 万亿资产证券化产品,1 万亿债

3、务抵押凭证,62 万亿信贷违约产品(CDO) 。 (二)这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 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 ,日本麻生首相称可与 1929 年的危机相匹敌;比近 70 年来最严重的三次危机引发的衰退规更大、影响更严重、波及面更广,全球无一国家和地区能独善其身。 上世纪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 10 年经济大萧条,并引发世界二战 80 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经济跌入深渊,10 年经济衰退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各国经济重挫,货币大幅贬值 这次危机与大萧条的区别 30 年代大萧条:实体经济产能过剩 金融虚拟经济 这次危机:虚拟经济危机 实体经济受危害 大萧条时经济全球化程度

4、低,金融尚未全球化,功能基础薄弱 这次危机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高,影响面大,传导快 30 年代在危机处理上,各国自扫门前雪 这次危机各国联手行动,共商应对 这次危机使实体经济者受巨大危害:生产、投资、出口受到重挫,造成全球股市已损失 32 万亿美元,相当于 G7 去年 GDP 总和;信贷增长降至二战以来最低水平,将把发展中国家 1 亿人推向贫困。 各国经济下滑和衰退显现出明显的同步性,用 GDP 加权测算,全球 3/4 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50 万亿帐面财富蒸发引发的“负财富效应”将使全球经济萎缩 3%。 危机引发的银行信用危机和全球信心崩溃的危害远大于实体经济受到的危害,人心恐慌导致的股市狂泄

5、、楼市狂跌、商品价格剧烈震荡前所未有。 (三)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未来趋势的判断 这场金融危机仍为完全见底,影响仍在蔓延,从某种意义上看,破坏力比1929 年的危机更严重各国累计救市资金超过 4 万亿美元,但一年多来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更多更大,已造成损失 3.6 万亿美元。 目前,一方面受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并未摆脱困境,超过 60 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互换(CDS)风险正在暴露;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下滑、失业攀升和通缩出现,仍未缓解。 国际组织预测: 4 月 22 日,IMF 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大规模金融危机和信心极度缺失所导致的严重衰退中,下行风险占上风。世界经济正陷入二战

6、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今年三次下调 2009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 1 月+0.5% -0.5-1% -1.3%。其中美国-2.8%,欧元区-4.2%,日本-6.2%,英国-4.1%,俄罗斯-6%。发达国家-3.8%,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6%,中国和印度分别为+6.5%和+4.5%。到 2010 年中期经济会出现复苏。2009 年全球贸易增长为-5%。世界银行 3 月 31 日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09 年世界经济将下滑 1.7%;发达国家仍是重灾区,今年经济增长-2.9%,其中美国-2.4%,欧元区-2.7%,日本-5.3%。发展中国家增长+2.1%,其中中国+6.5%,印度+4%

7、,巴西+0.5%,俄罗斯-4.5%,到 2010 年世界经济可能有微弱复苏。今年全球贸易增长为-6%。 OECD 认为,2009 年全球经济会出现-4%的增长,从今年初到年底 GDP 继续下行,到2010 年可能才停止下跌,零增长可能性大。 综合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观点,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可能有四种情形: V 形即金融危机引发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回落到底部,这些国家的经济将于 2009 年底重新回升; U 形即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将延续 34 年,之后经济才将重新回暖; L 形即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一个漫长期的衰退乃至萧条,重新复苏可能要5 年以上; W 型危机引发经济快速跌至底

8、部,于 2009 年上半年有重新回落,直至 2010 年又重新回升,呈“锯齿型”回升。 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短期内无法消除。 这次金融危机是近20 年来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大核心要素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新技术创新经过 10 年的渗透,扩散效应减弱,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减弱;“全球四国”新兴国家兴起,使人才、资本、资源在全球优化配置,创造的巨大全球化红利在资源产品价格高涨冲击下效应递减;全球贸易极度失衡,必须通过较大调整来矫正。 二是金融危机影响效应还没有完全释放。 IMF 总结过去 30 年中 17 个发达国家的113 次金融危机,可将这些危机分为两类,即有商业银行卷入的危机和仅有股市或

9、汇市卷入的危机,前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失比后者平均大 2-3 倍,衰退时间长 3-4 年。 三是全球共同应对危机可以避免长时期衰退。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各国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采取联合救市行动,共同应对危机,不致于造成类似上世纪美国长达10 年的大萧条。 结 论: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 2009 年可以见底,经济危机最乐观的估计,至少要到 2010 年全球经济才可能开始复苏,而且是缓慢的复苏。 (四)世界经济进入一次深度和结构性的大调整 一是全球经济失衡面临调整。 这次危机证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储蓄严重不足;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及石油输出国消费不足、储蓄过高的经济增长模式都不可持续。

10、 美国的经济问题就是消费问题,美国 GDP14.2 万亿元,占全球 34%,最终消费额占 GDP 的 72%,占全球消费的 42%,储蓄率近年来负增长。 中国和印度人口占全球 40%,最终消费占 5%;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均占GDP40%以上,净出口总值占 60%以上。 全球经济问题就是美国消费问题,美国经济衰退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世界没有哪国能顶上,对全球出口和经济增长打击巨大。这种不平衡使全球经济随时面临美元贬值和国际资本超规模流动的巨大风险。 二是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深刻调整 国际贸易清算的主要货币仍然是美元,改变美元国际储备一家独大的地位,建立一个“非主权货币”的全球储备系统势在必行。1944

11、 年制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工具的地位,对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1 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结束各国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消除美国印发美元的束缚和顾虑,美国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使之可以利用美元的国际地位向世界印钞并向各国收取“铸币税”输出本国的通胀;而无需对各国衰退承担责任。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至今仍然稳固,目前美元储备比重仍达 60%,欧元储备占 27%。 美元无约束的滥发及金融衍生工具滥用,使美元持续贬值,使全球货币供应量无限放大。2007 年底,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值已相当于全球GDP1

12、1 倍,已经使美元日益丧失主导“好”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资格。这加剧了各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地位的内在失衡。 欧元建立也逐步对美元霸主地位形成挑战;G20 金融峰会要求增加中国在 IMF 的话语权;博螯论坛提出“建立差国国债收益与通胀挂钩”机制;东盟10+3 财长会议宣布年底前建立规模为 1200 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形成多边货币交换机制,都要求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三是国际经济合作关系面临深刻调整 各种形式的区域和多双边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趋于统一。各国不得不抛弃歧见,加强对话,共同应对。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有所提高。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和亚洲地区成为他们借重的主要

13、对象。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必须扩大新兴国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发言权。 板块结构露出雏形。这次金融危机使欧洲更加团结,使亚洲更加自信。以地理、文化、经济结构等为纽带的“板块结构”将加快形成,北美、欧洲、亚洲三大板块的作用日益凸现。 二、这场危机对我国我省实体经济的严重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从七种渠道影响我国实体经济 1.外需渠道 中国入世以来,出口在我国 GDP中的比重接近 40%,其中对美出口约占我国总出口的 17.5%,美国仍是我出口第一大国。美、欧、日合计占到我国总出口的 46.3%,因而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减速对我国出口产生严重影响,并影响经济的整体增长。从历史经验来看

14、,当出口增速减慢后,一般都会伴随着通胀率下降。这种情况在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 年美国 IT 泡沫破灭时都发生过。 2.资本流动渠道 2007 年外商直接投资达 826.58 亿美元。短期来看,资本流动变化会对 GDP 中的资本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率,在中长期对经济增长潜力也有一定影响。还有相当的国际游资主要流入流出高收益资产市场,如股市和房市,其变化对股市和房市也相应产生影响,并间接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3.资产负债表渠道 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我国金融机构在美资产遭受损失使总资产受损,影响放贷能力,进而伤害到国内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是目前国外金融机构在国内建

15、有法人银行、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母公司出现问题,对其在我国的业务肯定有影响,但目前这类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量还较小,加上我国的监管较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4.金融市场渠道 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在加深,一方面是由于存在着资金往来机制,如 QFII 和 QDII;另一方面股市和楼价大跌对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都有严重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由于资本项下未开放,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渠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有限。 5.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渠道 目前我国对原油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一半以上依靠进口,这使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

16、济减速,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下降,因而价格也会下行;另一方面,美元可能进一步贬值的前景又会抬高价格,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趋势,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6.汇率渠道 金融危机在短期导致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在近期美元对多种货币都大幅升值,但从中长期来看则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有所削弱和财政赤字上升,美元存在贬值压力。美元贬值相应要求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这对我国的出口将产生严重影响。汇率上升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主要还不是由于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外需减少,而是由于汇率上升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出口无利可图而放弃出口。 7.货币政策渠道 在当时通胀风险仍较大的情况下,美联储重新降息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中美利差的变化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流出,从而加剧我国流动性问题。这种局面限制了央行对利率这一重要政策工具的运用,使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的平衡更难把握。 结 论 以美国经济总量之大(14.2 万亿美元,占全球 34%) ,美国经济一日不复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