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8132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的为学之道刑法的为学之道陈兴良华东司法研究网如何研习刑法,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每个刑法学者都有各自的体会。 在这里,我想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经验。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法条与法理的关系; 二是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三是理论与案例的关系。我的体会是:学习刑法,应当处理好上 述三个关系。 一、法条与法理的关系一、法条与法理的关系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法条和法理实际上是不作区分的。比如平时别人问我们学习什 么专业,我们就是学刑法专业。这里的刑法既包括刑法的法条,也包括刑法的理论。但是 法条和法理还是有所不同的。这里的法条指的是法律规定,学习法律离不开法条或者法律 规定。法条是一个最基本

2、的东西,但对法条本身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分析,比如法条和法 律规范就不一样。按照德国刑法学家宾丁的观点,在刑法之中,法律条文规定的是犯罪构 成行为,而法律规范则是在法律条文背后的禁止性的命令。比如,刑法关于杀人罪的规定, 对杀人者要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个法律条文设定了故意杀人罪的 构成要件,而其背后的规范则是禁止杀人。因此,宾丁认为,在刑法中违法指的是违反规 范,即违反禁止性的规定,而不是违反法律规定;违法,就法律规定而言,是符合而不是 违反。也就是说,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才谈得上是违反禁止杀人的法 律规范。所以,他把法条和法律规范是加以区分的。法条有完全的法

3、条和不完全的法条之 分。完全的法条指的是法律规范的要素,即假设和法律效果均具备且统一在一个法条里的 情况。在刑法中,法条主要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它是对犯罪构成条件的设置。正是这些法 条对司法机关的定罪量刑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根据,所以法条是立法意图在语言上的反映, 通过法条我们才能领会立法意图。 从立法层面上来说,立法意图总是要通过语言反映出来,最后落实在法条上的。因此, 这里有个言和意的关系,立法意图是一种意,而法条是一种言。意图需要通过口头语言或 者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意是一种抽象的、人的主观的思想,除非存在李商隐诗中的“心 有灵犀一点通”,也就是心领神会的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要表达一

4、种意图,往往 只能通过语言来表达。在立法中更是如此,立法要为公众所知,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便只能 通过语言来表达。而在用语言来表达意图时,就可能会发生有的表达得好、有的表达不好 的情况。在表达得好的情况下,立法者便能把一种立法意图通过语言完整的、恰当的表达 出来,能够使公众准确的领会立法意图,这样的立法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在另一种情 况下,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也可能会发生辞不达意的情况,他的意图没有很 好的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以致公众不能通过相应的语言来领会其意图。这就会出现误解, 就好象你本来要批评人家,结果受批评者以为你是在表扬他;而你本来想表扬一个人,而 受表扬者听了还以为你是在批

5、评他,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种辞不达意的情况在立法中 经常会出现。因此,在运用法条来表达立法意图时,就可能有时表达得好,有时表达得不 好。这就使得我们在对一个法律规定进行评判时,需要有两个层次的评判。首先是对立法 意图的评判,即立法意图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果立法意图是不好的,即使你用语言把不 好的立法意图表达得非常准确,我们同样可以对立法意图进行批评,说明这样的立法意图为什么是不好的。其次是立法意图本身是好的但表达得不恰当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我 们便可以对立法技术进行批评,因为这样的法律规定没有很好的表达立法意图。因此,对 法律规定的这种评判是双重的。 我们在通过一种法律规定来领会特定的立法

6、意图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 这是由于语言本身的特征所造成的。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它不是人为制 作的,不象在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中所设置的那一套人工的符号。后者的设置是人工的, 完全符合逻辑的,只要用规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不容易被人误解。相反,语言是一种在 漫长的历史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符号。当然,法律的语言在所有的语言中可能是最规范、 最严谨的。但尽管如此,在立法中所采用的大部分语言还是采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只有 少部分语言是人工的,即所谓的“法言法语”,如刑法中的假释、减刑、累犯、缓刑等术语, 这是法律语言中所特有的。但立法中其它语言还是采用普通的生活语言。当生活语

7、言被采 纳为法律语言时,在理解上可能就会有产生一些问题。在立法中是多采用一些法言法语, 还是多采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这是一个二难的选择。如果立法语言过于专业化,立 法就不太为一般的老百姓所理解,即不够通俗易懂。而如果少一些专业术语,多一些日常 生活的语言,老百姓接受起来就可能比较容易一些。这里面始终有一个度的问题,我认为 关键是如何掌握这个度。在立法中如果能够采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表达立法意图,而不至于 出现较大的误解时,还是应当尽量采用日常语言。只有在不采用专业术语立法意图便很难 表达出来时,或者在立法过程中已经历史的形成了这种法言法语,那才应当采用专门的术 语。由于现在的法律规定大量的采用

8、了日常生活的语言,是通过日常语言来表达其立法意 图的,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从整个法律的内在体系的完整性方面来理解立法意图,而不能 就概念本身的字面含义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理解法律规定。在理解某个法律规定时,还有一个解释学上的问题, 即理解者和立法者之间的隔阂如何来消除,如何来理解这个法条的问题。有关这一问题, 存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客观主义者认为,在理解法律规定时应当根据 社会生活的变化,根据理解者所处的社会生活的境况,来对法律进行理解,而不必拘泥于 立法者在立法时的主观意图,只有这样解释法律才能使法律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

9、而按照 主观主义的观点,在解释某个法律规定时,必须探寻其立法意图。这种立法意图是指立法 者在制定法律时的所思所想。主观主义者认为,立法意图完全是一个主观的存在。不难发 现,主观主义对于立法意图的理解,就完全拘泥于立法者在立法时所处的境况,实际上是 要把法律的内容凝固起来,即只能根据立法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来理解法律。这两种观点可 能各有利弊。客观主义对立法意图的理解,其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不断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发 展,在法律中加进去一些理解者的内容,从而克服法律规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做法存在的 最大问题是给予解释者很大的权力。如果解释者对法律规定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就会使法 律的适用完全偏离立法者所限定的方

10、向,会导致对法治的破坏。而按主观主义的立场进行 理解,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要求解释者遵循立法者的意图去做,使得其对于法律的解释权 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充分发挥了立法对于司法的制约性,可以防止法官随意的解释法 律,从而增强了法的安定性,使法律能够发挥人权保障的机能。从现实生活来看,客观主 义的解释理论可能更符合实际,主观主义的法律解释理论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因为法律规 定相对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来说总是滞后的,要使滞后的法律规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 就必定要通过对法律的解释,通过法官创造性的司法活动来弥补这种缺陷。很多著名的法 律之所以能够适用一二百年,就是缘于这种客观主义的解释立场。比如,法国的

11、刑法典自 1810 年制订,一直到 1994 年才修改(当然,期间有许多单行立法和附属立法颁布)。象 日本的刑法典,也已经施行近一百年了,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刑法典的法条都没有变化,其所针对的也不是一二百年前的情况。应该说,当时立法者在立法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和现 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为什么它们到现在还能够适用?这是由于法律条文本身虽 然没有什么变化,但人们对其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可能还是相当大的。 就是因为人们把各种新的在识的理念解释到法律中去了,所以一二百年前的法律到现在还 能适用。这不得不归功于对法律的客观主义的解释。如果没有这种解释,而仍把立法意图 理解为一二百年前的

12、立法者创制法律时的初衷,由于它们已经难以规范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就势必使得法律的更替相当频繁。 我们在理解法条时,一方面应当充分重视法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因 为一般而言,成文法都是一国法律规定的主体内容,在刑法中,它更是定罪量刑的主要根 据。但另一方面,法条总是有限的,因此法条并不能为定罪量刑提供完全的根据。这里就 有一个法理的问题。我所谓的法理是指法条之理,法理和一般的哲理是有区别的。法理和 法联系在一起,是隐藏在法条后面的哲理。法理对于法条来说,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法 理对法条具有依附性,法理不能完全脱离法条而存在,完全脱离法条而存在的之理就不是 法理而是哲理;另一方面,法理

13、相对于法条而言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不是完全地被法 条所决定。严格来说,不是法条决定法理,而是法理决定法条。因为法条只是一种法律规 定,在某种意义上,它只是法理的一种表达。在评判法律规定好不好时,我们所用的标准 就是法理,法理是隐藏在法条背后的对法条起支配作用的道理。所以,我认为在某种意义 上,法理是高于法条的。如果把法条比作实在法,法理就相当于自然法,法理对法条有价 值评判的功能。换言之,法条规定得好与不好,其评判标准就在于法理。因此,法理具有 独立于法条的品格,我们必须注重法理。学习法律有一个从法条到法理的过程,我们首先 接触的是大量的法条,但法律条文只是一种现象。我们需要到法条背后去掌握

14、其法理,法 理相对于法条来说是占优势的。如果对法理没有很好地掌握,那么我们对法条的理解就很 难说是准确的。最近我出了一本书叫本体刑法学,有人就问我这个“本体”是什么意思, 我说本体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康德开始对事物就有一个两分法,即分为现象和物自体。 物自体就是本体,本体的概念在古希腊就有了。这种本体和现象的二元分立的观点从古希 腊一直流传到现在。直到现象学出现之后,哲学上才打破了本体和现象二元分立状况。但 人们一般还是认为,世界存在二种形态,即现象和现象背后的本体,所以哲学上有所谓本 体论之说,本体论就是要探究事物背后终极的原因。在法律中,我们可以把法律规定看作 是现象,把研究法律规范的学

15、问叫注释法学或规范法学。而我所谓的本体则是指隐藏在法 律规范背后的法理,本体刑法学其实也可以叫做理论刑法学。 法理研究还可以为两种,一种是规范的研究,另一种是超规范的研究。规范刑法学, 是以法条为本位的,主要研究法条内容,通过法条内容来揭示法理。注释法学,也就是规 范刑法学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名声不佳。但实际上,注释法学在一国法学中是应该占有主导 性地位的,尤其是作为应用学科的刑法学,德国、日本的注释法学都是相当发达的。因为 通过阐释刑法规定,使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能正确地适用刑法,这是刑法学的一个重要目 的。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给注释法学正名。这种注释法学的路径是值得充分提倡的。要 做好注释法学的

16、研究,其实并不容易。我们学习法律,首先要掌握好注释法学的知识,否 则就很难深入对法学的研究,毕竟对法学的研究离不开法律规定本身。当然我认为,仅局 限于对法律规定的注释是很不够的,同时还要进行超规范的研究。所谓超规范的研究就是 做刑法哲学的研究,它是一种形而上的研究,其使命不是对刑法规定进行解释,而是站在 刑法规范之上,对刑法规范本身进行价值评判。储槐植教授就说过研究刑法,要在刑法之 中研究刑法,还要在刑法之外研究刑法、从刑法这上研究刑法。在刑法之中研究刑法,主 要就是注释刑法学的研究。从刑法之上研究刑法就是刑法哲学研究,即站在刑法之上对刑法进行超规范研究。在刑法之外研究刑法,也同样是一种超规范的研究,但这主要是从社 会学、伦理学的角度来对刑法进行研究的。我们不仅要从刑法之中来研究刑法,还要从刑 法之上、刑法之外来研究刑法,以便站在一定高度来俯视刑法,对刑法进行一定的价值评 判,探寻刑法背后的立法根基。 我认为,对刑法哲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代表一国对刑法思考的水平。这里就 涉及对规范研究和超规范研究的评判问题。规范研究具有实用性,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法 律,为司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