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检测经验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8129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晶体管检测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晶体管检测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晶体管检测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晶体管检测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晶体管检测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晶体管检测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管检测经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晶体管的检测经验介绍晶体管的检测经验介绍慧聪电子元器件商务网 2003-07-15 7:00:33(一)晶体管材料与极性的判别1从晶体管的型号命名上识别其材料与极性 国产晶体管型号命名的第二部分用英文字母 AD 表示晶体管的材料和极性。其中,“A”代表锗材料 PNP 型管,“B”代表锗材料NPN 型管,“C”代表硅材料 PNP 型管,“D”代表硅材料 NPN 型管。日本产晶体管型号命名的第三部分用字母 AD 来表示晶体管的材料和类型(不代表极性)。其中,“A”、“B”为 PNP 型管,“C”、“D”为 NPN 型管。通常,“A”、“C”为高频管,“B”、“D”为低频管。欧洲产晶体管型号命名的第

2、一部分用字母“A”和“B”表示晶体管的材料(不表示NPN 或 PNP 型极性)。其中,“A”表示锗材料,“B”表示硅材料。2从封装外形上识别晶体管的引脚 在使用权晶体管之前,首先要识别晶体管各引脚的极性。不同种类、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晶体管,其引脚排列位置也不同。通过阅读上述“晶体管的封装外形”中的内容,可以快速识别也常用晶体管各引脚的极性。3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的极性与材料 对于型号标志不清或虽有型号但无法识别其引脚的晶体管,可以通过万用表测试来判断出该晶体管的极性、引脚及材料。对于一般小功率晶体管,可以用万用表 R100 档或 R1k 档,用两表笔测量晶体管任意两个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在

3、测量中会发现:当黑表笔(或红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引脚时,用红表笔(或黑表笔)去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万用表上指示均为低阻值。此时,所测晶体管与黑表笔(或红表笔)连接的引脚便是基极 B,而别外两个引脚为集电极 C 和发射极 E。若基极接的是红表笔,则该管为 PNP 管;若基极接的是黑表笔,则该管国 NPN 管。也可以先假定晶体管的任一个引脚为基极,与红表笔或黑表笔接触,再用另一表笔去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若测出两个均较小的电阻值时,则固定不动的表笔所接的引脚便是基极 B,而另外两个引脚为发射极 E 和集电极 C。找到基极 B 后,再比较基极 B 与另外两个引脚之间正向电阻值的大小。通常,正向电阻

4、值较大的电极为发射极 E,正向电阻值较小的为集电极 C。PNP 型晶体管,可以将红表笔接基极 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会测出两个略有差异的电阻值。在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集电极 C;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发射极 E。NPN 型晶体管,可将黑表笔接基极 B。用红表笔去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在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红表笔所接的引脚为集电极 C;在阻值较大一次测量中,红表笔所接的引脚为发射极 E。通过测量晶体管 PN 结的正、反向电阻值,还可判断出晶体管的材料(区分出是硅管还是锗管)及好坏。一般锗管 PN 结(B、E 极之间或 B、C 极之间)的正向电

5、阻值为200500,反向电阻值大于 100k;硅管 PN 结的正向电阻值为 315k,反向电阻值大于 500k。若测得晶体管某个 PN 结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 0 或均为无穷大,则可判断该管已击穿或开路损坏。(二)晶体管性能的检测1反向击穿电流的检测 普通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流(也称反向漏电流或穿透电流),可通过测量晶体管发射极 E 与集电极 C 之间的电阻值来估测。测量时,将万用表置于R1k 档,NPN 型管的集电极 C 接黑表笔,发射极 E 接红表笔;PNP 管的集电极 C 接红表笔,发射极 E 接黑表笔。正常时,锗材料的小功率晶体管和中功率晶体管的电阻值一般大于 10K(用 R100档测,

6、电阻值大于 2k),锗大功率晶体管的电阻值为 1.5k(用 R10 档测)以上。硅材料晶体管的电阻值应大于 100k(用 R10k 档测),实测值一般为 500k 以上。若测得晶体管 C、E 极之间的电阻值偏小,则说明该晶体管的漏电流较大;若测得C、E 极之间的电阻值接近 0,则说明其 C、E 极间已击穿损坏。若晶体管 C、E 极之间的电阻值随着管壳温度的增高而变小许多,则说明该管的热稳定性不良。也可以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的 ICEO 档来测量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流。测试时,先将 hFE/ICEO 选择开关置于 ICEO 档,选择晶体管的极性,将被测晶体管的三个引脚插个测试孔,然后按下 ICE

7、O 键,从表中读出反向击穿电流值即可。2放大能力的检测 晶体管的放大能力可以用万用表的 hFE 档测量。测量时,应先将万用表置于 ADJ 档进行调零后,再拨至 hFE 档,将被测晶体管的 C、B、E 三个引脚分别插入相应的测试插孔中(采用 TO-3 封装的大功率晶体管,可将其 3 个电极接出 3 根引线后,再分别与三个插孔相接),万用表即会指示出该管的放大倍数。若万用表无 hFE 档,则也可使用万用表的 R1k 档来估测晶体管放大能力。测量 PNP管时,应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晶体管的发射极 E,红表笔接晶体管的集电极 C,再在晶体管的集电结(B、C 极之间)上并接 1 只电阻(硅管为 100k

8、锗管为 20 k),然后观察万用表的阻值变化情况。若万用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则说明晶体管的放大能力较强。若万用表指针不变或摆动幅较小,则说明晶体管无放大能力或放大能力较差。测量 NPN 管时,应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晶体管的集电极 C,红表笔接晶体管的发射极E,在集电结上并接 1 只电阻,然后观察万用表的阻值变化情况。万用表指针摆动幅度越大,说明晶体管的放大能力越强。也可以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的 hFE/测试功能来测量放大能力。测量时,先将测试表的 hFE/ICEO 档置于 hFE100 档或 hFE300 档,选择晶体管的极性,将晶体管插入测试孔后,按动相应的 hFE 键,再从表中读出 hFE

9、 值即可。3反向击穿电压的检测 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可使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的V(BR)测试功能来测量。测量时,先选择被测晶体管的极性,然后将晶体管插入测试孔,按动相应的 V(BR)键,再从表中读出反向击穿电压值。对于反向击穿电压低于 50V 的晶体管,也可用图 5-58 中所示的电路进行测试。将待测晶体管 VT 的集电极 C、发射极 E 与测试电路的 A 端、B 端相连(PNP 管的 E 极接 A 点,C 极接 B 点;NPN 管的 E 有接 B 点,C 极接 A 点)后,调节电源电压,当发光二极管LED 点亮时,A、B 两端之间的电压值即是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三)特殊晶体管的检测1带

10、阻尼行输出管的检测 用万用表 R1 档,测量发射结(基极 B 与发射极 E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的行输出管,其发射结的正、反向电阻值均较小,只有2050。用万用表 R1k 档,测量行输出管集电结(基极 B 与集电极 C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基极 B,红表笔接集电极 C)为 310k,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为 0 或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的集电结已击穿损坏或开路损坏。用万用表 R1k 档,测量行输出管 C、E 极内部阻尼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较小(67 k),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若测得 C、E 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很

11、小,则是行输出管 C、E 极之间短路或阻尼二极管击穿损坏。若测得 C、E 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是阻尼二极管开路损坏。带阻尼行输出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可以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测量,其方法与普通晶体管相同。带阻尼行输出管的放大能力(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值)不能用万用表的 hFE 档直接测量,因为其内部有阻尼二极管和保护电阻器。测量时可在行输出管的集电极 C 与基极 B 之间并接 1 只 30 k 的电位器,然后再将行输出管各电极与 hFE 插孔连接。适当调节电位器的电阻值,并从万用表上读出 值。2带阻晶体管的检测 因带阻晶体管内部含有 1 只或 2 只电阻器,故检测的方法与普通晶体管略

12、有不同。检测之前应先了解管内电阻器的阻值。测量时,将万用表置于 R1k 档,测量带阻晶体管集电极 C 与发射极 E 之间的电阻值(测 NPN 管时,应将黑表笔接 C 极,红表笔接 E 极;测 PNP 管时,应将红表笔接 C 极,黑表笔接 E 极),正常时,阻值应为无穷大,且在测量的同时,若将带阻晶体管的基极 B与集电极 C 之间短路后,则应有小于 50k 的电阻值。否则,可确定为晶体管不良。也可以用测量带阻晶体管 BE 极、CB 极及 CE 极之间正、反向电阻值的方法(应考虑到内含电阻器对各极间正、反向电阻值的影响)来估测晶体管是否损坏。3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 普通达林顿管内部由两只或多只晶体管

13、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复合而成,其基极 B 与发射极 E 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检测时可使用万用表的 R1k 或R10k 档来测量。测量达林顿管各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集电极 C 与基极 B 之间的正向电阻值(测 NPN 管时,黑表笔接基极 B;测 PNP 管时,黑表笔接集电极 C)值与普通硅晶体管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相近,为 310k 之间,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而发射极 E 与基极B 之间的的正向电阻值(测 NPN 管时,黑表笔接基极 B;测 PNP 管时,黑表笔接发射极E)是集电极 C 与基极 B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的 23 倍,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集电极C 与发射极 E 之间的正、

14、反向电阻值均应接近无穷大。若测得达林顿管的 C、E 极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或 BE 极、BC 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 0,则说明该管已击穿损坏。若测得达林顿管的 BE 极或 BC 极之间的、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开路损坏。4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检测 大功率达林顿管在普通达林顿管的基础上增加了由续流二极管和泄放电阻组成的保护电路,在测量时应注意这些元器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用万用表 R1k 或 R10k 档,测量达林顿管集电结(集电极 C 与基极 B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NPN 管的基极接黑表笔时)应较小,为 110k,反向电阻值应接近无穷大。若测得集电结的正、反

15、向电阻值均很小或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击穿短路或开路损坏。用万用表 R100 档,测量达林顿管发射极 E 与基极 B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值均为几百欧姆至几千欧姆(具体数据根据 B、E 极之间两只电阻器的阻值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BU932R、MJ10025 等型号大功率达林顿管 B、E 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600 左右),若测得阻值为 0 或无穷大,则说明被测管已损坏。用万用表 R1k 或 R10k 档,测量达林顿管发射极 E 与集电极 C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测 NPN 管时,黑表笔接发射极 E,红表笔接集电极 C;测 PNP管时,黑表笔接集电极 C,红

16、表笔接发射极 E)应为 515k(BU932R 为 7k),反向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否则是该管的 C、E 极(或二极管)击穿或开路损坏。5光敏三极管的检测 光敏三极管只有集电极 C 和发射极 E 两个引脚,基极 B 为受窗口。通常,较长(或靠近管键的一端)的引脚为 E 极,较短的引脚的 C 极。达林顿型光敏三极管封装缺圆的一侧为 C 极。检测时,先测量光敏三极管的暗电阻:将光敏三极管的受光窗口用黑纸或黑布遮住,再将万用表置于 R1k 档。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光敏三极管的两个引脚。正常时,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若测出一定阻值或阻值接近 0,则说明该光敏三极管已漏电或已击穿短路。测量光敏三极管的亮电阻:在暗电阻测量状态下,若将遮挡受光窗口的黑纸或黑布移开,将受光窗口靠近光源,正常时应有 1530k 的电阻值。则说明光敏三极管已开路损坏或灵敏度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