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创新人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7842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创新人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创新人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创新人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创新人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创新人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尊重学生、遵循规律、创建和谐校园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张邦浩前 言:2014 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号召广大教师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一、关注学生成长、培育创新人才 1专业对口的成功人士2专业并不对口,但知识面广博,社会公认的人士3有特殊才能的人士专才的特点:诺贝尔奖获得者2009 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 21 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百分之四点七,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百分之十四点九。 中国发展

2、研究基金会创新不是靠教育出来的 袁振国: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 3300 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调查了全国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和艺术家各一百位,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根本要看学校教育给了学生多少自由发展的空间,如果一个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就是不停地做题目,那他根本不可能有自由思考的机会,更不会有创新的能力。华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所长:叶澜很多人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教育和教师职责,总认为教师就是传递知识,学生就是在不断地接收知识。如按照预先设定的课程来教授,这样的工作连机器都可以代替了,但是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

3、人,学生们对不同的话题都应该有不同的反应,教师2和学生都是在创造。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才可能有创新的空间,而不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开设创新课程,教授一些技能技巧这是对创新的曲解。通才的特点:世界四大文豪,三人是大学毕业,但都是学法律的,可谓专业没有对口。在中国,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不是状元;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只有一人是大学本科毕业,而且专业也都不对口,可见通才更需要的是全面的知识和更广泛地接触社会。怪才的特点: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1929 年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数学成绩只有 15 分,因中英文成绩特优,破格录取,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

4、被看作特殊的学生。1933 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1935 年以第一名成绩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入巴黎大学进修。1939 年夏回上海,开始写作,有围城 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 ,还有中书君近诗 ,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 旧文四篇 七缀集 管锥编 。二、营造宽松环境、探究育人规律 院士们成长的启示:营造宽松、和睦、自由的环境,培养多种兴趣,多表扬,让具有各种天赋的学生都得以发展。树立良好的校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名次的排位,只要有扎实的基础,以后发展的路还很长。多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工作,以后成为院士的,几乎都在中小学时期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参加过各种社会活动。三、讲究课堂艺术、提升教学能力杜威指出: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在学校全部活动之中:学校生活;学和做;学校科目和课程。1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特色32导入新课与把握重点3扎实的基本功与广博的知识面4课堂节奏掌控与兴趣培养5、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6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艺术(2015 年 7 月 23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