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719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9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监督法效果调查研究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 监督法已从 2007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它的出台,不仅拓宽了人大监 督工作的领域,而且增强了人大监督权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两年多来, 各级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契机,充分履行法定职权,不断拓宽监督途径, 有效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进程,人大监督工作正朝着有序监督、有效监督的方向发展。但是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贯彻监督法的实践中, 地方人大常委会特别是县级人大常委会还显得不够适从,在贯彻落实监 督法方面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问题及原因监督法实施以来,尽管取得了较

2、好的效果,但在贯彻实施中依然还存在 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氛围没有完全形成。一是监督者本身监督意识不够。部分同志崇 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好人主义”处世哲学,认为“监督” 就是挑毛病,与人过不去,于是在开展监督时,理不直,气不壮,畏首 畏尾,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中“松于监督”;二是个 别被监督对象宗旨意识不强,认为监督法主要是规范人大的监督行为, 与己无关,来自人大的监督越强,自己的压力就越大,因而或多或少的 存在工作上“不愿自觉地接受监督”、思想上抵触、行动上规避等不良 现象。三是全社会的人大意识、监督意识没完全树立,人大监督意识的 社会化

3、、公众化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2.监督透明度还不够彻底。监督法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 的情况都要向社会公开,但这一点,县级人大还需改进。有的调查、视 察、执法检查后形成的意见只说给自己内部听,建议事项很难进入党委、 政府决策圈;有的开展活动后较少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和公开,或对监督 工作只进行部分公开,监督的社会透明度差距还很大,人民群众特别是 基层人大代表对人大监督工作还不够知情,理解程度还不够高。3.审议专项报告不够完善。监督法颁布之前,地方人大均要开展工作评 议和述职评议,而现在述职评议已被取消,代表评议是否要组织,监督 法又未作出明确规定,只要求各级人大常委会有计划地听取和审议本

4、级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但县级人大听取和 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一个全新的、深化的领域,需要认真把握,并讲究 方法,务求实效,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它的全面铺开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4.规范性文件审查不规范。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在监督法的第五章 作了具体的阐述,但对于这项工作,有的县级人大不够重视,履职还有 较大的缺欠。主要体现在:有的地方“一府两院”行文和作出决定以后, 向人大备案制度坚持得不够好,人大知情较少,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当 地政府在决策时,主动向人大和代表征求意见较少,结果造成有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5.监督的实效还不够明显。在人大监督工作中,存在程序性监督

5、得多, 实质性监督得少,一般性监督多,重大问题监督少,特别是因缺乏专业 人员对财政预决算监督就更少。同时在实施监督过程中,有的对监督发 现的问题处理不力,对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交办函和人大常委会审议意 见重视不够,疏忽了问题的整改,监督的实效不够好。还有的地方人大 代表履职不够充分,代表活动开展不够经常、不够深入,代表议案和建 议、批评、意见督办力度不够,人事任免忽略了任前和任后监督,这些 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效果。以上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障碍;既有主观 上的“不作为”,也有客观上的“难作为”。虽不是普遍现象,但妨碍 了监督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影响了人大监督效果的发挥,阻

6、碍了民主政 治的发展。原因一:监督者的能力还不够强。监督法作为人大自身的法律,使人大 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它不但规定了人大监督的形式, 还规定了在这些监督形式当中,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等的职责,有些规 定对人大工作者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但就我们 目前来看,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名推荐时考虑代 表界别、考虑政治素质较多,忽视其他素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大干 部老龄化突出,基本上是从党政部门转岗而来,多有“软着陆”的思想, 不愿得罪人,这就必然导致审议质量不高,监督乏力,效果不明显。原因二:履职存在为与不为困扰。人大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体,然而 在

7、实际工作中,不少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不同程度存在着“得过且过、 碌碌无为”的思想。监督工作中不愿“碰硬”,怕监督多了越权,怕涉 及到党委,被认为“与党委不保持一致”,怕得罪“一府两院”被认为 不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怕涉及领导干部,监督难度大、阻力大, 问题不好解决等。因而,思想上的“不为”表现在行动上的“软”,致 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出现缺位和空档,对监督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不愿一 督到底,监督实效受到影响。原因三:监 督的手段还缺乏刚性。根据监督法的规定,人大开展监督 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其中如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调查、视察、执法 检查等常规监督手段都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但是象质询、特定问题调查

8、、 撤职、罢免等能够解决问题的刚性监督手段却使用不多。同时,在监督 过程中,敢问、敢议、敢管、敢查、敢纠的“五敢”人大工作作风还没 完全树立,从而使人大监督实效大打折扣。原因四:监督的措施还缺乏深度。一是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些决议决 定没有跟踪检查,有的虽有些督办措施,但未形成制度,致使有些决议、 决定难以落实。二是一些地方对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只注重交办, 却较少督办,或督办的方式方法不多,致使不少代表的建议只停留在答复的层面上。三是对“一府两院”重大决策参与少,监督滞后,有些重 大决策和重要问题,政府公布实施了,许多情况人大还掌握不够全面, 导致监督工作停留在形式上、程序上,缺乏应有的

9、深度。原因五:监督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监督法、地方组织法等人大有关法律 关于监督的条款规定得比较原则,县级人大实施监督缺乏具体的操作程 序。不少地方在制定和完善了具有自身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办法, 特别是建立一整套由提前介入到整改反馈完整科学的监督制度上还存在 较大的差距,影响了监督活动的实施和监督的实效。原因六:监督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县级人大一般设工作机构四至五个, 人员十几人,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兼职的不少,工作机构人员更少,以较 少的人员去办理监督法规定的事项和程序就很容易使人大监督停留在表 面,缺乏实效。 办法及对策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解决监督能力不适应的问题。要认真组织学习, 尤其是

10、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带头学习,认真研究,深刻理解,不仅要熟悉 法律条文,更要深刻领会立法精神;要树立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理念, 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要本着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群众根 本利益的原则,深入开展工作研究,紧紧围绕法律赋予的决定权、监督 权、任免权组织实施,大胆进行探索,逐步建立符合监督法精神,符合 本地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监督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监督 工作水平。2.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解决人大意识不够强的问题。要通过新闻舆论 媒体,采取多种方式,着力强化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人大 监督工作的认识,全面理解监督法的实质内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法 律意识、人大意识

11、和监督意识。要切实加强对监督效果的深度宣传,使 “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从理论上、法律上加深对我国根本政治制 度的理解,从思想上提高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摆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实践中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作为地方党 委,要更加积极支持人大依法开展工作,为人大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 环境,特别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要重视征求人大及代表的意见和建 议。3.围绕民意,强化督办,解决人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人大作为监督主 体,特别要注重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调 查、视察、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监督活动,加大对代 表议案、意见、建议的督办力度,善于

12、找准监督工作和活动载体的结合 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监督意见的落实。4.创新方法、完善机制、解决人大监督不顺畅的问题。主要坚持五个结 合。一是人大监督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二是审议与调查相结合。三是交办与督办相结合。四是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相结合。五是敢 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相结合。5.严把程序、注重公开、解决监督透明度不彻底问题。人大既是权力机 关,又是民意机关、代议机关,其工作的公开性决定了人大监督活动必 须增强透明度。同时,监督法对如何增强人大监督活动的透明度从法律 的角度提出了 “五个”向社会公布的要求。因此,人大的监督工作, 要在工作计划、重大事项、决定情况,人事任免、代表活动等,

13、都要通 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真正形成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6.健全机构,上下联动,解决人大机关不合理的问题。要多层次,全方 位实施监督,不断提高县级人大的监督质量,关键要靠县级人大班子、 队伍建设,靠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爱岗敬业、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要 着力解决县级人大办事工作机构设置与省、市人大不配套、不衔接的问 题;着力解决县级人大领导班子年龄普遍偏大、基本上都在人大退休的 问题;着力解决县级人大编制过少、工作办事机构人员普遍偏少、人员 综合素质不够高的问题;着力解决县级人大办公经费紧缺、办公条件滞 后的问题。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乡镇人大的建设,配齐、配强乡镇人大 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团成员,强化乡镇人大制度等规范化建设,努力做 到上下联动、社会互动,切实提高县级人大监督实效,全面推进民主与 法制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