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894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菜”只指蔬菜不指肉类 到清朝才有荤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刘绍义如今的“菜” ,鸡鱼肉蛋、倭瓜葫芦,都包括在内。上街买“菜”也好,酒店点“菜” 也罢, “菜”早就既包括素,也包括荤了。但在古代, “菜”只有蔬菜之义,一点也没有荤 味。那么, “菜”是何时有了荤意的呢?说文曰:“菜,草之可食者。 ” 小尔雅广物也说:“菜,谓之蔬。 ”这里的 “菜”都是青菜、蔬菜之义,没有一点肉味。先人们开始以菜充饥,是不得已而为之。 “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 ,也是饥饿所迫。 内经 说“五菜充饥” ,在早已解决温饱问题的今天,按营养学解释,并无不妥。看来, “菜”字最能解释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内涵和曲折历史。现在,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谈到蔬菜的原产地首推中国,是有科学依

2、据的。 “菜”义 的扩大,与荤菜的价贱密切相关。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 说荤菜的由来与东南沿海渔民 有关,那时候蚌肉“贱之如菜” 。杜甫也有描写江边渔民生活的诗句:“异俗吁可怪,斯人 难并居。家家养乌龟,顿顿食黄鱼。 ”鱼比蔬菜更便宜,当然“以鱼为蔬”了,但这时还并 未将鱼归入“菜”中。到了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对“酒煮菜”也发出质疑声, “非菜也,纯以酒煮鲫 鱼也。以鱼名菜,窃尝疑之” 。这说明在明代以前,把鱼、肉叫“菜” ,还是行不通的。把荤素都称为“菜” ,应该源于清代的 随园食单中,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道: “满菜多烧煮,汉菜多羹汤,均自幼习之。 ”这里的“菜”已经既包括素,又包括荤了。从 此, “菜”的范围才真正扩大起来,既有了内涵也有了外延。从单一的蔬菜到含有肉肴的“菜” ,在这个“菜”意扩大的过程中,鱼、肉等荤菜价格 低于蔬菜价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治新闻网,方圆杂志社 http:/ 编辑:whyyf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