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附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89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附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1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附答案)(附答案)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附答案)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 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1.“积水空#from 本文来自学

2、优网 end#明” 、 “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 分)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 分)【答案】19、遂:于是,就寝:睡觉但:只(3 分,每题 1 分)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 分,意思符合即可)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 分,意思符合即可)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3 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2007 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文献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22、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3、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4、 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5、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