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与日本(新)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6874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与日本(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亚与日本(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亚与日本(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亚与日本(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亚与日本(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亚与日本(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与日本(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结构 一、东亚概况 一、东亚概况 总结:日本自然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亚洲气候图 临海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内陆国 蒙 古 乌兰巴托 半岛国 平壤 首尔 岛 国 东京 朝鲜 韩国 日本 返回 返回 返回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地壳运动频繁,多火山和地震发生。 观察答案,思考分析多火山、地震地区成因时, 答题的一般方法是怎么样的? 方法:位于哪个板块和哪个板块的什么边界,怎么样, 因此 返回 返回 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 位置和范围 区域特征 分析区域特征现象的成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交通位置 人文地理特征 地形地质、气候、 河流、资源 工业、

2、农业、贸易、 交通、城市、人口 1、东亚五国位置及首都 2、东亚的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050N,大部分在北温带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东亚的地形 1)大陆地势西高东低 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3)多半岛、岛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岛屿地区中间多山地,周围平原面积狭小,导致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 2)地形类型多样,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的地形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2、东亚的气候 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从东向西大陆性逐渐增强,海洋性减弱 8 月 2 月 7 月 1 月 最冷月 S N S N 半球 2

3、 月 降水总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 8 月 海洋性 气候 1 月 降水总量较少,季节分配不均 7月 大陆性 气候 同种气候比 最热月 气候类型 总结:东、西部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差异显著 方式少、路线稀不便 较落后,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 稀少 多草地 山地 高原 为主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西部 多港口便利 外向型工农业 发达 稠密 多耕地 平原 为主 湿润、季风气候 典型 东部 交通 经济 人口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 气 候 地区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2)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 1000 多个小岛组成。 国土面积和人口特点:面积较小,人口稠密。 面积 37 万

4、多平方千米,人口约 1.28 亿。人口民族构成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1)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的群岛国家 课堂检测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 A _ B _ C _ D _ 海洋: _ _ _ 岛屿: a _ b _ C _ d _ 中国 俄罗斯 朝鲜 韩国 日本海 太平洋 濑户内海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 3776 米,是日本的最高峰。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 34 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

5、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1、地形地质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质 2、气候: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1)日本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内, 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差异大,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 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四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京 东京 北京 东京 温度 ( ) 0 C 0 20 降水 (mm) 0 1000 2000 1 月 7 月 7 月 1 月 年 年 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 (与亚洲同纬相比) 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东京的气温年较差小于北京,降水总量大于北京

6、,并且季节分配更为均匀,说明东京气候海洋性强于北京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质 2、气候: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1)日本地处温带,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差异大,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 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四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 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 10002000 毫米,降水的季 节分配也较为均匀。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 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 日本海 太 平 洋 冬 夏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质 2、气候:

7、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1)日本地处温带,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差异大,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四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4)东西两岸降水形式和季节分配不同。东部太平洋夏 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水(雨雪形式) 。 5)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和台风。 读下图和 “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问题。 (1)左图中 A、B、C 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 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B 特点:降水总量丰富,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成因: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冬季,因其位于途经日本海海面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8、于夏季 (2)对比左图中 A 地与 C 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 (3)A 地所属岛屿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地最冷月气温在0C 以上,C 地在 0C 以下; A 地气温年差较小、降水多,海洋性强,C 地大陆性显著 水稻种植业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质 2、气候: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3、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水力资源丰富。 100 棉花 99.8 铁矿石 90.9 煤炭 94.3 天然气 99.7 石油 进口 国产 原料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纬度位置 温带 温暖湿润,海洋性强 海陆位置 岛国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地形 特征 地理 位

9、置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 水力、森林资源丰富 板块位置 板块交界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对外依赖性强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典型的“加工贸易国” 2、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2)科技发达 有利条件: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征 1)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2)对

10、外依赖性强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典型的“加工贸易国” 2、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征 2、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3、工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中京工业带 濑户内工业带 阪神工业带 北九州工业带 京滨工业带 一、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征 2、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3、工业分布 4、工业部门 5、农业结构特征: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太平洋沿

11、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地带 日本农业的技术特征 1、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小 2、渔业和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比大 1、重视生物技术,单位产量高 2、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以小型机械为主 北海道渔场是世界性大渔场,请加以分析其成因 1、北海道附近大陆架宽广,饵料丰富,有利于鱼类的栖息 2、北海道附近有_寒流和_暖流 在此交汇,使得海水扰动,饵料丰富 3、冬季温带海区表层海水因_下沉导致海水下沉而导致海水扰动,饵料丰富,吸引鱼类 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受冷 强化专练 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 位:米) ” ,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 利用方面

12、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 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 请说出其主要成因。 (4)图中丙国A、B、C、D 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地 。 解析 本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亚洲有关的地理 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根据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可分析 西部与中、东部地形与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结合海 陆位置与地形可分析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在板块 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带来大量地热资源;A、B、 C、D 四地位于我国,南方土壤呈酸性。 答案 (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 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 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 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C * 东京北京最冷月 均 温3.7 oC-4.7 oC最热月 均 温25.1 oC26.1 oC年 降 水 量1610mm636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