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3687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为头上的警徽增光添彩记优秀会计工作者 李启云李启云,桂林市公安局计财科科长。他所带领的计财科连续 3 次获得全国、全区“公安计财装备工作先进集体”荣誉,连续 5 年荣立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多次荣立个人二、三等功,并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全国公安装备财务系统先进个人”、 “全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 20 多次。他率先在桂林市公安局实行的“财务归口”、 “电算化”、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在全区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而且使本局计财工作走上了现代化、科学化管理道路,受到上级表彰,并迅速在全区公安系统推广。财财务务统统一一归归口口管管理理、固固定定资资产产管管理理

2、和和电电算算化化管管理理三三大大工工程程使使桂桂林林市市公公安安局局计计财财工工作作走走上上了了科科学学化化管管理理道道路路虽然昨晚加了一个大夜班,但李启云还是早早就来到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在二楼,窗子正对着市公安局大院。南方的初冬,天气不算寒冷,房间内显得有些憋闷。李启云推开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混着玉兰花的香味扑来,这时,他听到院子里传来了对话声。“嗨,你听说了吗,XX 分局的领导栽了咧。 ”2“是吗?你听谁说的?”“还用得着别人说,全局上下,谁不知道啊!”这还是 1991 年底,李启云刚被推上市公安局计财科副科长职位,全面主持全局计财工作的时候。任职后不久,李启云就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3、民警们正在议论的这件事,他是了解并且清楚的。1992 年以前,市公安局没有建立完善的二级财务管理机构,因制度不健全,导致个别单位出现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基层某分局领导和有关人员就是因为钻了财务管理方面的空子,违反罚没缴存规定,坐支挪用了大笔资金,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造成一人被判死缓,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 年的严重后果。作为新上任的全局计财工作负责人,李启云的心情是复杂而又沉重的。他想,不论是从工作出发,还是从爱护我们干部的角度考虑,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尽快改变这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局面。于是,他摊开稿纸,向局党委写了一份报告:关于严格财务制度,对全局实行经费

4、归口管理,彻底解决“小金库”和“三乱”问题的建议李启云的报告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局党委多次专题研究,该市公安局于 1993 年建立起以分局、支队、监所、警校为单位的二级财务核算单位,一整套严格的经济责任管理制度终于建立起3来。为了真正实现制度管人,李启云又熬更打夜,亲自起草制定和完善了公安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收费暂行规定、 收支两条线方案等规章。全局财务统一归口管理,堵住了腐败的漏洞,有力地促进了公安队伍的廉政建设,对于爱护和保护我们的干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启云是一个永远闲不住的人,他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一有时间就在工作上瞎琢磨。这不,财务管理工作刚刚理顺,他又开始在固定资产管

5、理管理领域上忙开了。1998 年下半年,桂林地、市合并给全局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首先,局领导可以就此机会清查一下自己的“家底”,但地市合并后的公安局到底有多少家底?这个问题当时谁也无法回答。李启云想:“一个计财科长就相当于一个单位的管家,如果连自己的家底都不清楚,那这个管家是不合格的。 ” 于是,他率领有关人员开始了复杂的清产核资工作。这一清查,着实让他吃惊不小。他万万没料到,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竟然存在着那么多严重的问题。一是财产帐实不符,不论是市局、分局机关还是各科、所、队,整个公安系统从上到下都没有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资产的更换随意性大,不按规定办理报损、报废和

6、变更手续。账目管理不严格,帐外资产数额达几千万元,在财产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二是管理不规范,个别部门、单位不顾实际工作需要,添置一4些不切实际的办公设备,导致资产闲置不用,或成为淘汰产品,造成浪费;三是财产损失、流失严重。单位的物品,全凭领导说了算,想换就换,想给谁就给谁,资产的使用不登记,久而久之,好端端的国家财产变成了私人物品“这种混乱的管理局面不结束,固定资产永远只能是一盘散沙”国有资产的流失让李启云心痛,他决心将心中酝酿了许久的固定资产管理计划付诸实施。1998 年,李启云用将近一年的时间,针对公安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组织撰写了市公安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手册,详尽论述了固定资

7、产的管理办法、工作流程、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固定资产台帐等内容。就连每样微小的物品都有登记,由专人负责,谁使用,谁签字,谁遗失损坏,谁赔偿。由哪进,到哪出,始终一清二楚。在此基础上,李启云又拜访软件方面的行家里手,请来专家一起研制、开发了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将固定资产管理各项数据输入微机统计汇总,进行长效、科学管理。从此,市公安局的固定资产管理有了统一的标准及合理的分类核算方法。2000 年 5 月,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参与下,桂林市公安局全面进行清产核资,由于前期工作做得好,此项工作于当年便顺利完成,此后,全国性的国有资产清核工作才开始。在一次财政、金融大会上,桂林市一位领导说:“市公安

8、局的固5定资产管理模式为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它填补了我市乃至全区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一项空白。 ”不但如此,它还为全广西同样因行政区划改革而面临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域提供了经验和蓝本。科学的管理不但使得管理者做到家底清、情况明,还有效地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1999 年以前,桂林市公安局国有资产仅为 1.2 亿多元,6 年后的今天(仅城区资产就)达到了 2.1 亿多元,增加了 9000 多万元。李启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之三,是在全区率先实行财务工作电算化管理。桂林市公安局是个有 5000 多人的大单位,经费来往账目多、财务人员少、工作量大。传统的手工记账己很难适应形势

9、的发展,李启云敏锐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针对本局财务管理硬件技术落后的现状,提出了计财工作要与时俱进、实行电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奋斗目标。拥有广西师大经济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李启云是一个开拓型的财务工作者,他善于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他自己动手做方案,自己根据需要编程序,同时组织财务人员把二级财务和几百个基层科、所、队的财务账目,行政事业经费、公安业务经费、预算外经费等等逐条输入电脑。一天天的夜以继日,一次次的熬更打夜,千千万万个数据终于通过灵巧的十指输入了微机。一整套完善的公安计财电算化管理系6统建立起来了。科学的管理既减轻了财务

10、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电算化管理,领导可以监督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又可以反过来监督领导。先进的经验引来了八方宾客。2000 年金桂飘香的季节,广西全区公安系统会计电算化计财工作现场经验观摩会在桂林召开,100多名来自全区不同部门的领导和财会人员听了李启云的典型发言,并现场观看了桂林市公安局财务电算化管理系统操作演示后,一致认为,这是当时全国公安系统内规模最大、制作最精良的电算化管理系统,它的先进性得到了公安部和区公安厅的肯定,并迅速在广西公安系统推行。多多渠渠道道筹筹措措资资金金,做做好好公公安安经经费费保保障障工工作作,大大家家亲亲切切地地称称赞赞他他为为“公公安

11、安的的好好当当家家”2000 年 11 月,李启云陪同局长到将军桥派出所检查工作,见到该所民警押着一个犯罪嫌疑人去拦出租车。“往哪送?”局长问。 “送去看守所。 ”民警答完这句话后就打车离去了。看到这样的情况,别说是局长,就是当财务科长的李启云也感觉心酸呵。自从 1996 年李启云被任命为计财科科长后,他便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更注重在工作中当好领导参谋,为公安工作做好后勤保障了。这次跟局长下基层,李启云更清楚地了解了基层缺车的严重程度。他想,在 110 报警服务方面,我们已经向社会承诺过,110 民警在接到报警后市区在 5 分钟内要赶到现场,如果赶不7到,民警将要受到处分。可是我们的硬

12、件还远远跟不上当时,局长也严肃地对李启云说:“要抓紧时间,尽快为每个所、队配一辆110警务备勤车。 ”局长的命令不容质疑。“好的,局长,让我试试看。 ”李启云郑重地点了点头。李启云想,要解决困难,首先必须让上级领导了解公安工作,了解公安的实际情况。于是他开始注意与各个部门真诚交朋友。他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分别请来市财政、审计等部门的领导参加,增加公安计财工作的透明度。他勤跑腿、有事积极向上级汇报,加深了领导们对公安基层工作的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从 2000 年起,在市委、市政府及财政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终于落实了经费,分别为五城区分局的 28 个派出所解决了 28 辆“110”警务备勤车,

13、为刑侦部门解决了 21 辆现场勘察车发放新车的那一天,领导高兴,基层的同志们更是高兴啊。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民警们侦查破案保平安的信心更足了。当今是一个大力提倡科技强警的时代,而在几年前,市局刑警支队一些必备的侦察设备却配备不足,一些能破而未破的案子严重影响了公安的形象。李启云为此又奉局领导之命,多次向市领导、市财政局领导汇报工作,反映刑警支队面临的困难。在上级强有力的支持下,于2001 年又落实了 200 多万元经费,把先进的侦察设备买了回来。有了科技力量做后盾,桂林市公安局的刑事侦察工作突飞猛进,当月,支队刑警便利用刚购买回的一项技术设备,破获了一起轰动全国的8特大涉外凶杀案。从 199

14、9 年至今,李启云先后多渠道筹措和争取追加经费 2000余万元,为市公安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为此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桂林公安的好当家”。在在事事业业与与家家庭庭的的矛矛盾盾中中,李李启启云云总总是是选选择择前前者者,谈谈起起1 16 6 年年计计财财工工作作的的辛辛劳劳和和付付出出,他他至至今今仍仍无无怨怨无无悔悔向市政府请求追加严打追逃经费的报告落笔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两点多钟。三月的桂北春寒料峭,窗外璀璨的灯光似乎也透着微凉。过度的动脑使李启云的神经中枢兴奋起来,他一下子难以入睡。揉揉酸痛的手腕和脖子,他靠在椅子上静静地思考着。一场规模空前的严打整治斗争席卷全国。在桂

15、北 12 县五城区广袤的大地上,数千公安民警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挥戈直击各类刑事犯罪,严打战线捷报频传。然而由于经费紧张,一些区厅、市局督办的重特大案件虽有了线索,公安人员却无法迅速奔赴办案地点,各路民警如箭在弦,只等经费一到便立即出击。为了早日将经费落实,李启云深入办案单位调查研究,逐项进行考证,将需要追加的款项在报告中逐一陈述一阵铃声将梦中的他吵醒。电话是老家的亲人从阳朔县金宝乡打来的,家人告知李启云说他 82 岁的父亲突生重病,生命垂危。“父亲” 李启云颤抖着嘴唇在心里呼唤了一句。他下意识地收拾好了洗漱的用具准备向局长请假。作为儿子,他能不回去看父亲吗?李启云 8 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16、父亲既当爹又当娘把他拉扯大。1969 年,年仅 15 岁的他告别父亲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战士,在9部队一呆就是七年。转业回到地方后,成天忙里忙外的他,又没有时间照顾父亲。过去父亲年轻不在意,可现在父亲年岁大了,他不说儿子也知道,父亲多么希望儿子多在身边多陪一下自己啊。正收拾着行李,分管刑侦的刘大海副局长来了电话:“启云,我这里火烧眉毛了。经费的事情落实得怎么样了?”“刘副局长,我” 李启云把想说的话又咽回了肚里。“报告已经写完了吧,今天我们立即就找市领导去,记住,这事情只有你去办我才放心。 ”还能说什么呢?刚刚收拾好的行李又一件一件地重新拿了出来。回阳朔其实只需两 1 个多小时,但这节骨眼上,局里的工作离不开自己呀。上级领导正在准备讨论研究这个追加经费的报告,如果关键时刻找不到他,就有可能将报告先放置一边,这一拖,就有可能耽误大事李启云是一个极有孝心的儿子,他与父亲的感情又挺深,这两天,家里一共给李启云打了三次电话,每一个电话都在他的心里拉下一道印痕。父亲,原谅儿子吧,谁叫你的儿子是一名警察,况且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