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75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红火蚁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原生地在南美洲,近年由南亚国家先后传入我国,今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重大危险性害虫。其主要危害农作物根、茎、叶、果实,伤害其他生物,破坏供电、电信、农田、堤坝设施,攻击叮蛰人、畜。对农业生产和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经济、社会、对外贸易、公共设施、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防止红火蚁在我县造成严重危害,确保红火蚁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采取适当的应急控制措施,封锁、控制、铲除、扑灭红火蚁,保护农业生产、群众健康和公共设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实施

2、细则(农业部分)、 福建省农业植物检疫条例实施办法以及龙岩市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的布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政府统一领导全县红火蚁危害应急控制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按“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实施”的原则和“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责”的要求,负责做好红火蚁危害应急防控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规定,做2好控制红火蚁疫情所需经费、物资、设备、技术等储备,按年度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红火蚁疫情发生后,要动员社会有关方面力量,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开展扑灭工作,建立科学、快速的红火

3、蚁控制机构,一旦发现红火蚁,立即启动红火蚁应急控制快速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的措施,遵循“早、快、严”的原则,做到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二、应急指挥机构县人民政府成立红火蚁应急防控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县红火蚁紧急疫情封锁、控制和扑灭工作,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乡(镇)落实本预案,并监督实施。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县委宣传部、政府办、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科技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民政局、畜牧水产局等单位各 1 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其职责:具体负责实施本预案及本地区红火蚁危害控制的日常工作;按照县领导小组要

4、求,制定具体防控措施,提出应急处理的工作建议,并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三、政府与部门职责(一)县政府职责负责组织制定全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红火蚁防3控所需经费,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发生红火蚁时,负责发布封锁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组建疫情防控应急预备队。(二)部门及发生区乡(镇)职责1.农业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技术培训、药品及防控器械供应、制定疫情控制和扑灭方案、监督和指导防控工作、开展疫情调查监测和检疫。2.卫生和畜牧部门负责红火蚁伤人、畜防治工作及防控期间使用有毒农药时,配合开展预防和救治工作。3.宣传部门

5、负责引导传媒正确宣传报道红火蚁有关情况,加强防控红火蚁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报道。4.财政部门负责及时安排拨付红火蚁防控应急经费,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5.科技部门负责组织红火蚁防控技术研究。6.经贸部门负责组织评估红火蚁对贸易和投资环境影响及应对工作。7.林业部门负责林地和木本植物的红火蚁调查及防控工作,做好疫区内有关林木的无害化处理。8.发改局要积极支持红火蚁疫情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9.工商局负责对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厂矿企业进行清查,依法取缔无证无照企业,依法处理企业产品和物品。410.公安局负责做好疫区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配合做好疫区封锁和强制扑杀工作。11.交通局负责优先安排运送控制扑

6、灭疫情人员、物资、药品和器械,配合农业部门依法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12.建设、环保、旅游、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13.发生区乡(镇)政府负责具体实施红火蚁的扑杀,防止发生区垃圾、废土、农副产品等物品外运,同时做好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人员调配、药品发放,并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四、疫情疫区的确认及分布红火蚁疫情由省植物检疫机构确认。发现疑似红火蚁时,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将红火蚁疑似情况上报县农业局,县农业局所属植物检疫机构应及时将采集到的疑似红火蚁标本送省植物检疫机构进行确认。疫情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红火蚁发生区域经县农业局勘测,经省农业厅核实后划定为红火蚁疫区,报

7、省人民政府同意并公布疫区范围。(一)发生点、发生区发生点是指红火蚁发生所在的地点,发生范围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社区范围内。发生区是指红火蚁发生危害严重地区,发生范围在 3 个发生点以上,以发生点为中心,半径 510 公里范围区域。(二)疫区5疫区是指红火蚁发生危害严重地区,发生范围 3 个疫点以上,以发生点为中心,半径公里范围内区域。(三)受威胁区(隔离缓冲区)受威胁区(隔离缓冲区)是指疫区外顺延 530 公里范围内的区域。五、疫情应急反应及报告当红火蚁疫情发生后,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疫情发生情况、流行趋势和可能的危害程度,由县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小组立即投入运转,根

8、据疫区情况,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援的部门和单位,统一指挥,组织人员赶赴疫区,疫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扑灭疫情。(一)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县、乡(镇)人民政府;2、县农业局;3、各级植保植检机构;4、从事植物种植及加工、贮藏、运输、购销等经营单位和个人;5、从事植物病虫研究、教学的单位和个人;6、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6(二)报告时限和程序1、疫情的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可疑红火蚁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县农业局所属植保植检机构报告,植保植检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人员到现场进行检疫,确认为疑似红火蚁疫情的,应及时上报县农业局,并在 2 个小时内报告市植物检疫机构

9、。县农业局应以最快的速度上报县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主管部门。2、疫情处理的报告。疫情发生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扑杀、封锁、消毒、监测、检疫等疫情处理情况每周向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必要时,实行每日一报。3、解除封锁的报告。解除封锁后,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疫情处理工作总结、解除封锁时间、解除封锁审查报告等情况逐级报至农业部。(三)疫情报告管理1、专人管理疫情报告。县红火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并对每起疫情建立完整的档案。2、设置专门疫情报告联系电话。县红火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专门疫情报告联系电话(8925979 或 9691

10、55),保持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慌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红火蚁疫情。7六、应急控制措施(一)疫区隔离县植保植检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赴现场核实后,应立即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将发生区隔离开,并限制植物、植物产品及可能被污染物品的移动。(二)疫区封锁1、封锁令的发布。疫情发生后由县农业局报请县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县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在 24 小时内发布封锁令。2、封锁的实施。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所有进出疫区的交通路口指派专人守护,配备消毒设备,禁止植物、植物产品及可能染疫的物品进出疫区。必要时,提请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临时植物检疫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严

11、防植物、植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疫区进行交易活动。在特殊情况下,车辆和物品必须进出时,须经县植物检疫机构批准。(三)疫情监测对疫区、受威胁区内实施紧急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待疫情解除后,转入正常监测程序。(四)疫区撤消疫区内红火蚁按规定根除扑灭处理后,经农业植物检疫人员审验,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县级人民政府向省政府申请撤8消疫区。(五)保存记录县、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完整记录处理疫情的全过程,以备检查。七、应急保障措施(一)物资保障建立县、乡(镇)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灭蚂蚁药剂、施药器械和必要的运输工具、通讯工具、防护用品;透气连体衣裤、重胶手套、防水鞋、安全风镜等

12、。(二)资金保障县、乡(镇)财政每年储备应急防疫物资、扑杀红火蚁补贴、疫情处理业务、疫情铲除、扑灭、监测等资金。并根据各地实际将红火蚁控制、扑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作必要的资金储备。(三)技术保障加强植物检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植物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提高检疫性病、虫、杂草的监测手段。科技部门要大力支持红火蚁防控技术研究,为持续有效控制红火蚁提供技术支撑。(四)人员保障1、设立红火蚁专家组,负责红火蚁的技术指导,提供控制和铲除扑灭红火蚁的决策建议。2、县、乡(镇)人民政府组建铲除扑灭红火蚁疫情处理预备9队。(五)社会动员保障在红火蚁发生区,通过图片预览、墙报、发宣传单等形式,向农民群众进行广泛

13、宣传红火蚁的识别,预防蛰伤知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力量,参与红火蚁的铲除扑灭工作。八、新闻报道由县红火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本县红火蚁的发生防控情况,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对红火蚁危害的报道应在遵守国家保密法的前提下进行,必须首先征得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允许,信息来源必须是通过官方正常渠道获得。各级宣传部门要正面报道红火蚁的危害,宣传防止红火蚁蛰伤的办法,普及红火蚁防控知识,争取群众的支持配合,发动群众大搞清洁卫生,参与控制、扑灭红火蚁的行动。九、其他事项(一)在红火蚁发生点、发生区或疫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本预案的规定,执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落实本预案所做出的决定。(二)对违反本预

14、案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三)预案管理与监督。1、预案的修订与完善。由县农业局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书面10修改意见,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2、监督检查。县红火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全县红火蚁危害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3、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县农业局负责解释。(四)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红火蚁调查监测技术方案2.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附件 1: 11红火蚁调查监测技术方案一、鉴别特征 (一)形(一)形态态特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 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 2、3 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

15、。 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 1 结节呈扁锥状,第 2 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 4 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 大型工蚁(兵蚁)体长 67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 (二)(二)蚁蚁巢特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 1030CM,直径 3050CM 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49 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 (三)危害特征(三)危害特征 12红火

16、蚁主要以螯针叮刺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824 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疱 二、红火蚁发生分布调查与监测 (一)(一)访问调查访问调查 向当地居民询问有关红火蚁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危害情况,分析红火蚁传播扩散情况及其来源。每个社区或行政村询问调查 30 人以上。对询问过程发现的红火蚁可疑存在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 (二)(二)实实地地调查调查 1、调查地域 重点调查杂草丛生的荒地、农田田埂、靠近水源的地方、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公园、学校等场所。 2、调查方法 每行政村或社区每类型调查地块不少于 10 个,每点调查面积大于 50M2,调查点要有代表性,覆盖整个村或社区。观察有无蚁丘或沙堆状的蚁巢,记录蚁丘或蚁巢的发生区域、发生范围、发生密度及其直径和高度,并拨开蚁巢表面,观察蚂蚁是否迅速出巢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 (三)(三)诱饵诱诱饵诱集集监测监测 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