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36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德国经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服基本公共服务务一体化的德国一体化的德国经验经验、通通过过“转转移支付移支付”,德国力推基本公共服,德国力推基本公共服务务均等化均等化在两德统一前,前联邦德国就是欧洲地区差距较为突出的国家之一, 1970 年西部仅占其总面积 7%的 24 个主要城市聚集区集中了全国 46%的人口和 50%的就业人数。两德统一后,东西德的经济差距更为突出。为弥补横向缺口,实现在整个联邦范围内保证为公民提供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能力,德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转移支付模式,通过这种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地处理了两德统一带来的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差异以

2、及相关的政治问题。两德统一后,政府把东德的所有地区纳入了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范畴。1990 年对东德的扶持除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包括优惠的资本折旧率、优惠贷款、贷款担保和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转移支付和一系列的资金支持,两德在统一后短短 5 年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了 13 左右。通过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财政转移支付,德国基本上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前,尽管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部各州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基本相同。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推进进公共服公共服务务提供

3、方式的社会化和市提供方式的社会化和市场场化化缓缓解政府解政府财财政政压压力力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明确和财力均等化,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显著特色,曾为战后德国经济起飞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欧洲国家陷入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德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滞胀”, “福利国家”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而东西德统一后,原东德地区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等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剧了原西德各州和中央的财政负担,也波及到地方政府。目前,德国各级政府普遍存在大量财政赤字。为了缓解财政入不敷出、公共服务负担沉重的状况,德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对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推进公

4、共服务提供方式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这主要是指改变过去公共服务统统由国家包揽的办法,将一些项目交由社会团体或私营部门等非政府机构管理;如果仍由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提供服务,则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引入市场因素,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目前,德国州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机构有以下四种模式:(1)政府主导、非市场化运作的机构。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没有脱离行政部门,不是独立法人;(2)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机构。类似于我国的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不是独立法人;(3)地方自由企业。政府全资的企业,不是独立法人;(4)公司。股份、两合等形式的公司制企业,独立法人。政府可能仍拥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近年来,

5、公共服务机构公司化、市场化,也就是“去行政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在上述四种模式中, (1)的比重在减少,而(2)、 (3)、(4)的比重在增加。比如,有研究表明,1998 年,全德国仅有 1%的政府公共服务任务采取模式(2),现在这一比例已经超过 10%。在公共服务机构走向公司化之后,政府将会迈出第二步,即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如允许私人企业参与投标或采取公私合作的 PPP模式提供服务。通过在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广泛采取民营化方式,向公用事业领域引入民间资本。采取招标方式选择投资商、建设商和运营商,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等环节的成本。德国在公共服务行业采取 PPP 模式已有很成熟的经验。采取

6、PPP 模式的项目,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推动资金、国家预算资金、地方政府贷款、地方政府担保贷款、股权抵押贷款、企业贷款和投资者自有资金等。PPP 合作方式可采取 BOT、租赁、特许经营模式、基金模式、经营模式、合作模式等多种操作方式。对于未进行公司化改革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也在逐步引入内部市场。即将承包人与供应者分开,在内部的服务单位(例如建筑物的清洁或维护、信息技术服务、法律咨询、人事行政等等)与部门的处室之间达成服务水平协议。但是,具体的部门往往不能在不同的(内部的或者外部的)供应商之间进行选择。、对对特区特区实现实现基本公共服基本公共服务务均等化的启示均等化的启示引入市场机制,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是加强和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和市场因素来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是德国近年来的一个成功尝试。它启示我们: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应注意区分“政府负责”、 “政府提供”与“政府生产”之间的区别。 “政府负责”要求政府必须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承担起最终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直接负责提供或生产公共产品。政府完全可以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吸引代理机构甚至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当然,社会化、市场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始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