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6301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6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卷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本大题题有有 20 小小题题,每小,每小题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不分。不选选、多、多选选、 、错选错选,均不,均不给给分分)1.1.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场战役是(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场战役是( )A A巨鹿之战

2、巨鹿之战 B.B.牧野之战牧野之战 C C官渡之战官渡之战 D.D.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2. 4 4 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C.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

3、.D.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封建经济的分散性3.3. 下列历史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下列历史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司马懿司马懿 司马炎司马炎 司马睿司马睿 晋惠帝晋惠帝A A B B C C D D4.4. 据下图据下图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可知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可知南方南方北方北方朝代朝代人口(户)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西汉2470685247068519.8%19.8%9985785998578580.2%80.2%唐代唐代3920415392041543.2%43.2%5148529

4、514852956.8%56.8%北宋北宋112247601122476062.9%62.9%6624296662429637.1%37.1%A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C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融合人口迁徙促进了民族融合 D.D.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5.5. 在理解历史现象时,我们需要把握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排列在理解历史现象时,我们需要把握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排列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5、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宁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宁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北人大量南迁北人大量南迁A A B.B. C C D.D.6.6.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杰出的绘画家及其成就的是(下列属于我国古代杰出的绘画家及其成就的是( )A A关汉卿和关汉卿和窦娥冤窦娥冤 B.B.祖冲之和圆周率祖冲之和圆周率 C C王羲之和王羲之和兰亭序兰亭序 D.D.顾恺之和顾恺之和洛神赋图洛神赋图7.7.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作者是一代的作者是一代“诗仙诗仙”,他是(,他是( )A

6、A李白李白 B.B.杜甫杜甫 C C白居易白居易 D.D.苏轼苏轼8.8.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历史现象”与与“历史结论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历史结论”的是的是( )A A安史之乱标志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标志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B.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C C439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D.女真

7、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女真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9.9. 隋炀帝和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中采取的相似措施是(隋炀帝和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中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 A加强对吐蕃的管理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B.B.开凿大运河开凿大运河 C C重视人才的选拔重视人才的选拔 D.D.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货币和度量衡10.10.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 A.A.促进了经济交流促进了经济交流 B.B.促成了贞观之治促成了贞观之治 C.C.巩固了封建统治巩固了封建统治 D.D.结

8、束了分裂局面结束了分裂局面 宋太祖宋太祖陆续陆续淘汰了各地的武人淘汰了各地的武人节节度使,度使,换换成了文人官僚。通成了文人官僚。通过扩过扩充充驻驻屯都城的禁屯都城的禁军军,把由征,把由征战战各地各地军阀军阀的的军队编军队编成了国防成了国防军军。 。阅读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回答 11-12 题题。 。11.11. 材料中宋太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材料中宋太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A A解除统兵大将兵权解除统兵大将兵权 B.B.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 C C崇文抑武崇文抑武 D.D.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12.12.宋太祖实施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宋太祖实

9、施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 )A A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B.B.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C C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 D.D.减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3.13.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A A统一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家的建立 B.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C开放革新的时代开放革新的时代 D.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民族政权并

10、立与经济重心南移14.14.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车、马、轿乃至婚嫁服饰、宴会器具都可以租赁,这说明了当时(据史料记载,宋朝时车、马、轿乃至婚嫁服饰、宴会器具都可以租赁,这说明了当时( )A A商品经济繁荣商品经济繁荣 B.B.人们消费观念先进人们消费观念先进 C C生活生产力低下,满足不了人们需要生活生产力低下,满足不了人们需要 D.D.科技水平高超科技水平高超15.15. 他即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他即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是( )A A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B.B.铁木真铁木真 C C忽必烈忽必烈 D.D.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16.16. 右

11、图是在金上京地区出土的右图是在金上京地区出土的“铁犁镜铁犁镜”,犁镜又叫,犁镜又叫“犁壁犁壁”,是铁农具的一种。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一种。这反映的实质是(实质是( )A A少数民族地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少数民族地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B.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融 C C女真族的铁器制造工艺逐渐高超女真族的铁器制造工艺逐渐高超 D.D.加强对汉人的控制加强对汉人的控制17.17.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 ) )A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 B主人家桌子上摆

12、着瓷器茶水壶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 C主人邀请你去瓦肆游玩主人邀请你去瓦肆游玩 D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回族人的生活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回族人的生活18.18.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 A战国战国 B B汉朝汉朝 C C北宋北宋 D D明朝明朝19.19. 电视剧电视剧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下列形势图中符合该剧故事背景的是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下列形势图中符合该剧故事背景的是 ( )世纪教育网有世纪教育网有 2121 教育网教育网A A B B C C A A B B C C D D八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20.20. 有人认为唐玄宗是一位励精图治、戒奢从简,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圣君,也有人认为他有人认为唐玄宗是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