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6124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新版公司内部审核检查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共 页 第 页内部审核检查表内部审核检查表计划文号 受审核部门检查表编号审核组长审核人员审核日期序号涉及要素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记录检察结论4.1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 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营业执照、计量证书、资质 证书等证明文件符 合 不符合 不适用4.1.1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 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 体,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 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 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具备独 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 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检验检测机构的法人登记、 注册文件和营业执照等是否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是 否在有效期内? 检验检测机构所用名称、地 址是否与法人登记、注册

2、文 件等一致?登记、注册文件 中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检验、 检测或者相关表述?是否影 响其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 诸如生产和销售等经营项目? 是否在其体系文件中明确应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符 合 不符合 不适用4.1.2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 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 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将技术管 理作为工作的主线、质量管 理是否作为技术管理的保障、 行政管理是否作为技术管理 资源的支撑?质量管理、技 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是否涵盖 评审准则的全部要求? 独立法人的组织机构图是否 准确表明内部组织机构?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1.3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 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

3、相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 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 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向社会公 示“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 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 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的承诺? 管理体系中是否明确上述承 诺,并对员工进行教育? 检验检测机构是否根据自身 情况,组织学习和实施检 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 (GB/T31880 标准)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共 页 第 页4.1.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 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检验 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 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 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

4、 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若 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 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 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 冲突。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 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 构从业的人员。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和保 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诚信?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是否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 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 面的压力和影响?是否有证 据表明检验检测机构能够确 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 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性?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 还从事其他检验检测以外的 活动,是否能识别并采取措 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是 否规定和有措施防止人员同 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 构从业?符 合 不符合 不

5、适合4.1.5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 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 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 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检验检 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 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 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 密措施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了保 护客户信息秘密和所有权的 程序?该程序是否包括保护 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 要求,或者单独建立保护电 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程 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是否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 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 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 施?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2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

6、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检验检测机构是否有建立和 保持人员管理程序?符 合 不符合 不适用4.2.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 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 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 规范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与 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 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 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 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 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 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人员 管理程序,该管理程序是否 对人员的资格确认、任用、 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 管理?是否与其从业人员建 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技术人 员和管理人员是否有岗位职 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

7、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结构 和数量、受教育程度、理论符 合 不符合不适用共 页 第 页的职责。基础、技术背景和经历、实 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等是 否满足工作类型、工作范围 和工作量的需要?4.2.2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 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 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 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 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 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 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 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 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 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 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 系的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建立管 理体系的依据,以及如何运

8、 行和改进管理体系?是否明 确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的依据,质量方针目标的意 义极其如何评审和改进?是 否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 验检测的全过程?是否对检 验检测所需的人力资源、设 备设施资源、环境及场所资 源提供有效保证?是否明确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 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改进管 理体系?是否指定了提高全 体员工法律意识和服务质量 意识的措施和制度?是否组 织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活动? 是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 体系和分析、控制风险,发 现和利用机遇?是否组织管 理评审并有效实施?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2.3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 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 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

9、责技 术运作;质量负责人应确保质 量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 ;应 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 是否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 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 面负责技术运作?质量负责 人是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 到实施和保持?是否指定关 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2.4检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 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 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经资质认 定部门批准。非授权签字人不 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授权签字人是否经资质认定 部门考核合格、检验检测机 构授权?是否具有中级及以 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 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是否满足考核条件?是否发 生非

10、授权签字人对外签发检 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授 权签字人超范围签发检验检 测报告或证书的情况?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2.5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 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对所设立 岗位职责的人员进行能力确符 合 不符合共 页 第 页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 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 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 认并持证上岗。应由熟悉检验 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 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 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认,下发了任职文件和核发 上岗资格证书?设置的监督 员是否覆盖其全部检验检测 能力?监督员是否有熟悉检 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 能够评价检验检测结果

11、的人 员担任?是否制定了监督技 术、明确了监督方法?监督 员是否按计划对检验检测人 员(含实习员工、在培员工) 进行有效监督?监督结果是 否作为培训需求?监督记录 是否存档?监督报告是否输 入管理评审?不适合4.2.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 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教育 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 实施人员培训,并评价这些培 训活动的有效性。培训计划应 适应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 的任务。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人员 培训程序,以明确培训需求、 实施人员培训、评价培训活 动的有效性?培训计划是否 满足培训需求,是否按培训 计划有效的实施培训?是否 通过考试、实际操作、内外 部质量控制结构、内外部

12、审 核、不符合工作的识别、利 益相关方的投诉、人员监督 评价和管理评审等多种方式 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 价,并持续改进培训以实现 培训目标?如通过外部培训 机构开展培训活动,是否对 外部培训机构进行评价,并 将其纳入合格供应方管理?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2.7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技术人员 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 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并 包含授权和能力确认的日期。检验检测机构是否从事抽样、 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 出意见和解释等工作的人员 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人员技 术档案是否信息完整并进行 有效管理,技术档案内容是 否包括相关资格、能力确认、 授权、教

13、育、培训和监督的 记录,并包含授权和能力确 认的日期?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3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 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符 合 不符合共 页 第 页不适合4.3.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满足相关 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 要求的场所,包括固定的、临 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 场所。检验检测机构的场所(包括 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 或多个地点的场所)是否满 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 技术规范要求,与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 填 写的工作场所是否一致?是 否对工作场所具有完全的使 用权和支配权?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3.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 境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检验

14、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 检验检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 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 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 规范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是否熟悉检验 检测方法标准和规范?是否 有能力识别检验检测所需的 工作环境条件,设置必要的 环境条件保障设备设施。当 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 响时,检验检测机构是否编 写必要的环境控制要求文件, 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设施以 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验检 测时,是否予以提出相应的 控制要求并记录,以保证环 境条件符合检验检测标准或 者技术规范的要求?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3.3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 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 影响

15、检验检测结果时,应监测、 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 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 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检验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对 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 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时, 检 验检测机构是否监测、测量 和控制环境条件,并记录监 测、控制的情况?对检验检 测所需的诸如生物消毒、灰 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 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是 否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 在环境条件存在影响检验检 测的风险和隐患时,是否停 止检验检测,并经有效处置 后,恢复检验检测活动?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4.3.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 验检测场所的内务管理程序, 该程序应考虑安全和环境的因 素。检验检测机构

16、应将不相容 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和保 持检验检测场所的内务管理 程序,是否识别检验检测活 动所涉及的危及安全的因素 以及检验检测所产生的环境符 合 不符合 不适合共 页 第 页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干扰或者交 叉污染,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 的区域的使用和进入加以控制, 并根据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范 围。污染因素,设置必要的防护 设施、应急设施,制定相应 的应急预案?当相邻区域的 活动或工作,出现不相容或 相互影响时,检验检测机构 是否对相关区域进行有效隔 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防 止干扰或者交叉污染?是否 对进入或使用对检验检测质 量有影响的区域进行控制; 确保不对检验检测质量产生 不利影响的同时,是否采取 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