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6099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语文教学“继承”与“创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育婴堂路小学 姜忠燕在语文教学长达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经验需要总结。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即所谓的“双基”培养,要求老师的多讲,学生的多读多练。其实“传统”本身并没有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我们也注意到了“传统”有时也确实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标的单一性使语文课程的结构、内容、评价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我们不能对有着丰富积淀的传统语文教学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剔除其僵化、落后成分,继承其富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升华为更科学系统的理论,创造性地指导和发展语文教学,使语文课更精彩。一

2、、重视写字训练,感受语文之美。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写字训练,每周都会安排几节写字课,不但写硬笔字,还写毛笔字。因为中国的汉字内涵丰富、字形优美、结构严谨,包孕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写字训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实践证明:写字教学有利于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与提高。一般来说,能写一手漂亮汉字的人,都具有较高的语文修养,正所谓“字如其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一个目标:“以写字训练为突破口,让学生感受方块字之美;通过写字训练,不仅

3、使学生能够写一手整洁、规范、漂亮的好字,而且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即育德树人。” 曾经听过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刘晓英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让我对写字教学有了比传统写字教学更深的认识: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作为板书的粉笔字,还是作为批改作业的钢笔字,老师的字一定要端正、规范;其次,在指导学生书写时,笔顺、笔画是关键,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开始写字时,要教给学生“点、横、竖、撇、捺”这五种基本笔画,要让学生找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后逐步过渡到方格本,横线本,同时还要以一字,带一批;第三,改单一抄写为多样练习。“精雕细刻”地书写一个字,比草草写进步快得多。因此要减少词语抄写的量,新

4、词抄写最多三遍,第一遍描写,第二遍临摹,第三遍默写。课外,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抄写一句至两句阅读材料中优美的句子,临摹一些小诗、名言进行板报张贴,以此来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二、强化朗读训练,感受语文之魅。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 、 “念书” ,实在是抓住了语文学习的关键。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非常重视朗读训练,课堂上,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们从读对到读熟,最后熟读成诵,大家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相同的。然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课堂上要坚持以读为主线,以语感训练为

5、核心,要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智慧。本校贺晓渊老师的香蕉树下斗智谋一课的朗读指导,给我印象颇深。片断一:师:(指名读课题:“香蕉树下斗智谋” )哪一个字念得重一点才好?生:香蕉树下斗智谋。我觉得“斗”读得重点比较好,因为课文主要写了农夫与高利贷者、医生、和尚的三次“斗” 。生:香蕉树下斗智谋。我觉得“智谋”读得重点比较好,这样才能体现农夫的聪明才智。生:香蕉树下斗智谋。我觉得也可以把“香蕉树下”读得重一点,因为故事发生在这颗香蕉树下。师: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读法,老师对你们的读法都表示赞同。(很多老师在出示课题以后,不是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讲讲课题的意思,就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贺老师却另辟蹊径,

6、她抓住课题本身,引导学生在多变的朗读中自己去揣摩,去感受课题的意思和课题的内涵,这样做既体现了以读为本的理念,又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感和不同感悟的目的。 )片断二:师:(出示句子:他们三个人,我孤身一人,寡不敌众。可我怎能眼看着他们在我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轻轻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生:我读懂了“他们三个人,我孤身一人,寡不敌众。可我不能眼看着他们在我的土地上横行霸道。 ”生:我读懂了“他们三个人,我孤身一人,寡不敌众。这里寡不敌众的寡是指农夫一人,而众是指他们三个人。 寡不敌众就是指农夫一个人斗不过他们三个。生:我读懂了“可我怎能眼看着他们在我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这句话的意

7、思,就是农夫很不甘心,他要动脑筋、想办法,与他们三个斗一斗。(在这里,贺老师只是短短的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把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了。因此,我们在处理具体的句子朗读时,不但要让学生读正确,还应让学生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内涵,这就是所谓的“读活” , “读出智慧” 。 )片断三:师:(在学完了农夫第一回合的“斗”后)老师知道,同学们都能够把这部分的内容读正确了,可怎样才能读好呢?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角色读一读。(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选择一个角色自由练读)师: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部分的内容。 (师请同学担任不同角色读)师:他们读得怎样呢?我们来评一评。(学生对不同角色进行评价)师:还有哪些同学愿意读

8、?(又一组同学分角色读)(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角色来练读,读书的要求又高了,要结合角色当时所处的环境,并汇合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也就是说,既要关注文中的知识点,又要展现自己朗读的能力,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把自己的态度,价值观都要体现出来,即所谓的“三维目标” 。同时,在读的基础上外加了一个学生的“评” ,不但增强了学生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勇气,而且还培植了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加强语言实践,感受语文之奇。说到语文课的本色,让我不禁想起了“反璞归真” 、 “出水芙蓉”等美好的词语。钱梦龙、于漪、吴爱光等老一辈特级教师的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语文书,上得有滋有味。现如今

9、,为了让语文课更加丰富,大量的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语文课上得仿佛是综合课,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点什么呢?无非是几十个故事。这说明,语文课没有上成语文课,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增强语言文字的意识,切实加强字词句的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语文的奇妙,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是两则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案例,值得推广。案例一:(闸北区某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神秘的恐龙 )理解词语:一亿七千万年 师述:一亿七千万年这个数字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7 后面添几个零?( 多媒体演示,学生数零) (学生一边数,一边发出这样的感叹:那

10、么多零啊,这个数字可真大啊!)(“一亿七千万年”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老师纵然讲清楚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在这里,老师通过边媒体演示,边让学生数零 ,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这个数字的巨大。 )理解词语:庞然大物师述: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什么动物是很大很大的?生:大象师:可恐龙要比大象大十几倍,这就叫“庞然大物” 。(在这里,老师没有让学生从字面上去理解庞然大物,而是巧妙地通过大象这种大家常见的动物来感受,告诉学生恐龙要比大象大十几倍,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么大才叫庞然大物啊!这样,学生对庞然大物的意思就深刻领会了。 )案例二:(选自现代教学08 年 221 期 课文是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一位教师

11、在教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这篇课文时,学生学习了一个新词:斩钉截铁。学生理解这个词语表示说话果断有力,但当学生读到课文中“斩钉截铁”这句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问题。课文写到“斩钉截铁”地说话的人是登山队员刘连满,他甘做人梯,让其他队友从他的肩上向上攀登。第一次学生朗读到“斩钉截铁”一词时声音坚定、有利、响亮,这个时候老师就启发学生:“当时的刘连满在把队友都顶上去之后,由于空气稀薄,已经累得连踹一口气的力气都没了,我们能读得这么响亮吗?”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再读时学生的语气依然是果断坚决的,但声音都放轻了下来。此时的学生才真正理解了“斩钉截铁”这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中国的语言真是奇妙,同一个词语,放

12、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课堂上,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研究了语言,而且还品味了语言,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神奇。 )四、整合课堂教学,感受语文之广。这里所说的“整合” ,是指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传统的语文教学,诸多的老师靠一张嘴、一支粉笔能把课堂调节得生机勃勃,确实曾让我们这些后生津津称道。然而,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也会使许多本来美不胜收的语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特别是一些介绍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课文,学生大多没有亲自感受,即使文字描写再优美,学生也不能体验和感悟。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其强大的超文本功能,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

13、真实画面的再现,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适时整合,可以产生比传统语文教学更优化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 ,例如五彩池 、 观潮 、 音乐之都维也纳等写景抒情的课文。制作这类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可以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可以使课文抽象的文字变换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所能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意境。同时,在语言文字训练时,媒体的确当运

14、用,也会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如我执教的扬州茶馆 ,教学一开始,我就展示扬州茶馆的音像资料,学生们一边欣赏扬州茶馆内的特色点心,一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美妙自得。在此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课文第二小节“烫干丝”的学习上,先媒体出示这一小节内容,让学生读一读,并找出有关烫干丝动作的词,随后,媒体隐去这些动词,让学生说说烫干丝的过程。最后,媒体出示烫干丝的动词,让学生看着这些动词说一说烫干丝的过程。这样,通过媒体的演示,学生说“烫干丝“的过程由难到简,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分解了教学难点,一举两得。学完课文,我再把收集到的各个地方的特色点心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实实在在的图文介绍,学生馋涎欲滴,也把这些地方特色点心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因此,要使语文课精彩,我们首先要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原汁原味”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正如某联句(下联)所言:“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但是,正如社会发展一样,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正视,也必须正视的,这也如某联句(上联)所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 ”所以,要使语文课更加精彩,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2008 年 11 月 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