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097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政工程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迅速,但是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许多城市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等多种原因,形成了楼群林立但是城市道路、多种市政管网等设施年久失修,改造更新步伐缓慢滞后与城市整体发展和使用功能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此类矛盾已经因为亟待解决而成为摆在许多城市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面前的棘手问题。城市发展建设往往既面临老旧城区的改造也存在新区建设任务,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区的建设都应该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城市建设中的市政工程配套应该根据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先于个别、局部地块的发展建设而作出道路、管网的建设规划,并应根据每

2、一地块的使用功能提前预留相应的配套规划条件,这样就为个别、局部地块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同时个别、局部地块的建设发展主体必须严格依照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作出的总体规划来确定建设项目未来的用途,否则将可能造成市政配套功能不足以承载土地用途,给将来城市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给具体项目的使用者造成困难。我国某特大城市 2012 年夏因一场大暴雨所引发的人道灾难经媒体报道已为世人所知了,该特大城市的市政建设水准在国内应属较高水准,然而一场突然而至的暴雨仍然暴露出了城市建设的短板,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市政工程建设者尤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尽管主要应该

3、归咎于天灾因素所造成,但是城市市政工程配套功能不足也被凸现了出来。我国特大城市普遍存在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条件发展滞后,城市防洪、泄洪能力不足以应对百年一遇的强降雨所引发的洪水。生活在特大城市的居民普遍缺乏应对此类重大突发灾害的意识、能力,灾害来临时不知所措,灾害过去就快速遗忘曾经的伤痛。城市主管部门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灾害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启动了道路、排水设施薄弱部位的市政工程改造工作,相信随着改造工程的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今后此类灾害对当地城市的运转和居民正常生活的威胁将大大减轻,这样一起事件发生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市政配套工程、设施的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对于城市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我们无法避免突

4、发重大灾害的发生,但减轻灾害对人们的危害程度是可以做到的,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者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内地城市的新建城区普遍在市政配套工程中采用较高的标准,为城市后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但众多城市老旧城区因早年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加之年久失修,维护投入不足普遍呈现不适应拆迁改造要求的状况。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市政设施集中于狭窄的空间,维修改造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周边居民区集中也加大了改造的难度。开发商拆迁改建必须面对众多不同的管理部门,协调过程复杂、难度大,因此普遍缺乏积极性,多数情况下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不愿意下大力气做长远打算,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老旧城区改造

5、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掌握好拆迁改建过程中市政配套设施改造的功能、标准,从而提高土地的附加价值,使具备区位优势的地块实现更高的潜在价值。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但可以再一定限度内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而且对于优化、美化城市环境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城市的供水及污水处理能力必须与城市的总体发展步伐相适应。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人均用水量较之二三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大为增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原本就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加上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气候差异极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资源总量不足的条件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合理利用资源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水资源。其次必须减少城市管网的跑冒滴漏,减少无谓的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与此同时必须提高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处理率,杜绝其对地表、地下水体的潜在危害,也可以发挥再生中水的使用功能,使之用于城市绿化灌溉、人工景观水源补充、高耗水行业循环利用等用途,实现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过去三十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资源约束与城市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仍将是困扰各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主管部门的严峻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作出因地制宜的决策部署,在城市建设领域每一届政府都应该在其任期内围绕同样的长远目标作出扎实的努力,而不是仅仅热衷于高楼大厦、广场道路,忽视城市总体功能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经过二三十年的科学谋划和不断努力,我们的城市面貌和使用功能必将得到长足发展和有机的统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将得以全面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