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绽放光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36006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个性绽放光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个性绽放光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个性绽放光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个性绽放光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个性绽放光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让个性绽放光彩让个性绽放光彩对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发展目标的思考对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发展目标的思考大教育家菩德吉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是啊!好的学校教育应是个性化的,因人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但我们的教育多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呢?就拿写作来说吧,学生写青松,必然联想先烈;写石子,必然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春雨,必然联想社会父母的温暖;写蜡烛,必然联想到老师的无私奉献;学生根本说不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有个性的话,都是些假话套话空话。甚至,对任何事物没有属于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观点不是来自课本就是来自老师。这就是我们辛辛苦苦教育的成果

2、?这难道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肯定不是。教育应是关注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的特殊劳动。因此,我们应改革我们的教育,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珍重每个不可重复不可代替无比珍贵的生命,让生命个性绽放光彩。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呢?新课程标准对此已做出全面深刻的阐述,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下这个问题。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个性。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因一时之过一事之错去否定学生,从而失去教育信心。我们要把学生放在一个发展过程中去培育,相信学生有充分的潜力成为有用之

3、才。请注意有用之才不一定是天才,有一技之长的平凡大众也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有用之才社会才得以全面发展。可我们的教育多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潜能?试看我们的学生因一词一句不会而受到训斥,甚至体罚,因考分不高而被全盘否定、一无是处,因一次与众不同的表现而受到嘲笑,这样怎能培养富有个性的人才?在此,我们有必要看这样一个故事: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亭亭也喜爱画画。亭亭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就不能比2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

4、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有见过就没有吗?”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他没话说了。婷婷画了一匹马。他说:“婷婷你画的那匹马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马有翅膀吗?”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他又没话

5、了。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婷婷就拿那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画家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两样呢?”看了这则故事,我们每一位老师难道不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和故事中的画家一样,抹杀过学生独特的个性,阻碍过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事实上当前的教育多的是习惯性思维和程式化方法,还要用这些去限制学生,让学生变成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的“好孩子” 。一幅漫画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这一点:孩子才入校时都充满个性,老师坐在那里,脑袋是正方形的,他面对的学生的脑袋什么形状都有。但经过三年五年,学生的脑袋都变成了正方形,都变成了和老师一样的知

6、识结构人格特征的人。面对这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警醒,彻底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探求一条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首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要只盯学生的缺点。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朗读,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我们就可以多给他一些表现机会,让他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得到提高;有的学生比较内向,我们3就可多给他们一些关怀,让他们的心灵灿烂起来。这样的教育才能给孩子带来欢乐,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新时代发展的方向。其次,我们要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改变“一言堂”的旧课堂传统。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

7、己的看法和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 ,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到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用心良苦,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总之,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眼光,没有标准的见解。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听取学生的见解,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成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呢?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必须把发言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之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老

8、师更要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及时点评,做到纠正错误观点,引导片面看法,升华创新见解。例如我们在学习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一课时,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的学生只看到了海伦凯勒的坚强或她老师伟大的爱心,对这些同学我们首先加以肯定,同时引导他们再深入理解课文,力求说出深刻独特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有些学生确实能说出富有个性的见解,例如, “学习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 , “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拥有的一切” 。对这些学生我们首先大加表扬,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敢抒真情实感的意识,同时又抓住“珍惜”升华学生的认识: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我们的双眼,在生活中发现美丽;珍惜我们的双耳,在聆听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珍惜我们的生命,在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这样就使“一言堂”变成“众言堂” ,给学生心灵以广阔的天空,让个性绽放光彩。如果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人格的扭曲,个性的泯灭,那就是失败的教育,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时刻牢记这一点,用自己高超的教育艺术塑造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心灵,让人生因此而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