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3597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佐县: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理论和技术创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月 5 日,OPEC 大会宣布不会大幅减产的决定在市场预料当中。那么,面对国际油价有可能长期维持低位运行,油公司如何应对?2014 年下半年以来油价下跌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供需基本面因素起主导作用,地缘政治及其他非供需方面因素的影响力度在下降,2010 年以来在低迷经济形势下的油价上扬泡沫开始破灭。就现阶段全球油气供需形势看,原油供应依然有潜力,北美页岩油产量在当前的油价,甚至更低的油价水平下仍旧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不减产的政策始终在延续,美国与伊朗关系的缓和还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全球原油产量的增长与供应。而由经济形势决定的需求还在低迷状态徘徊。如此一来,国

2、际油价很有可能要在低位状态长期运行下去。低油价来袭,石油公司采取的措施普遍是削减投资,特别是上游投资以应对风险,维持必要的投资回报水平。但削减上游投资不等于不重视上游,从近期石油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观点、年报等渠道披露的信息看,石油公司既定的重视资源的战略并没有因为低油价而发生实质性改变。2013 年至 2014 年石油公司上游的储产量指标虽有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太大,依旧在坚守,资源战略依然是重中之重。低油价时期,石油公司上游投资正在经历边际效应。换句话说,2015 年石油公司投资大幅削减是对 2014 年油价下跌直接、最初的反应,也是力度最大的反应。若油价继续低迷下去,石油公司在接下来的年

3、度若继续保持相同力度的减投,一定会冲击自身的上游业务。因为持续的减投一定意味着上游业务规模的萎缩。石油公司若选择坚守的策略,是不大可能让上游的发展规模快速递减下去的。正所谓瘦身有度,不能瘦出毛病。或许正是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当前不少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一边减投,一边维持一些亏损项目的运营。他们宁愿少亏损一些也不愿意完全将项目停下来,想必是不愿看到未来发展条件具备时的措手不及。从技术角度看也的确如此,对一些难度较大油气项目而言,一旦停工,重启的费用会很高,特别是北美的非常规油气项目。但是有一个现象一定会让石油公司纠结:若要追求投资回报水平,长期维持这种少亏损状显然也不是个办法,毕竟积少成多、集腋成

4、裘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总之,既希望保持勘探开发项目的投入避免上游发展基础被削弱,又担心油价的低迷使得上游投入没有效益,这是石油公司上游业务面临的困境之一。另一种理论上的发展上游业务的途径是通过抄底并购上游资产以抵消低油价下因为投资减少而造成的上游基础变薄弱的问题。目前已有公司在做这一方面的尝试,比如壳牌并购 BG,该收购的动机一定程度上可做如此解释。低油价时期的并购对石油公司虽有其积极意义,但面临的风险同样不能小觑。具体表现为,若油价低迷现象持续下去,壳牌通过并购吃进的资产经营也有一定的风险,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谓的抄底未必就是底。换个角度理解,若外在的发展条件不发生质的改变,两到三年下来

5、,壳牌的现金流很有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大并购之后,壳牌即开始了大剥离。大公司如此,小公司就更不用说了。当低油价使得公司当前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捉襟见肘时,低油价时期坚持上游资产吃进产生的“长远利益说”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很多小公司就是这样“壮志未酬身先死” 。既希望于通过油气并购保护上游业务基础的稳定,又担心油价低位使得资产贬值和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这应该是目前石油公司上游业务面临的困境之二。理论上突破上游发展困境的手段只有一个,即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改进公司经营水平,通过挖掘管理生产要素潜力以有效抵御油价下行的冲击,特别是做好技术创新管理。2014 年下半年以来,跨国公司也好,中

6、小公司也好,油公司也好,油服公司也好,都在做着致力于技术创新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事情。哈里伯顿与贝克休斯的合并实质上就是油服公司首先发起的一种技术创新的尝试。通过并购,新哈里伯顿短期内实现了对技术短板的弥补,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降薪、裁员、削减投资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石油公司渡过难关,抵御油价下行的冲击,但这些手段有其局限性和风险,不能作为长期行之有效的手段。较之各种应对低油价的手段而言,技术创新是石油公司最有效、最迫切的管理目标。跨国石油公司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为油气行业做出了表率。2013年至 2014 年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雪佛龙等五家跨国石油公司的年报显示,随着对低油价

7、预期加剧,这些石油公司纷纷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没有因为油价下行和营业收入的下降而降低研发投入,而是保持了投入强度的增长。壳牌、埃克森美孚、BP 的高管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将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以应对低油价。道达尔公司的上游科技投入自 2010 年以来持续增长,科研投入强度不断加大,已成为五大公司中科技投入强度最大的公司。跨国石油公司的这些表现说明,科技投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应对低油价,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剑桥能源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自 2004 年以来实现了翻番。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近几年一些主要的油气发现多集中于深海和条件复杂地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在此形势下,油价的下行更是对石油公司上游发展提出了挑战,形成高成本与低油价的叠加。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管理促进技术创新,这已是当务之急。关于低油价下石油公司上游业务面临的两个困境是基于未来低油价的假设,实际上这个假设“变现”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引起石油公司的重视。总之,低油价呼唤油公司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作者:罗佐县为经济学博士,能源经济学者)soekfz 大宗商品怎么开户 020-666488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