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595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 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上海市南汇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7-1-30 阅读:2320 次2006 年上海市南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汇区统计局2006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重要会议精神,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按照上海建 设“四个中心”的战略要求,深化发展海洋事业和海洋产业的功能定位,充分依托深水港 和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经济实现 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一、

2、经济建设综合经济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 年南汇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 350.2 亿元,比 上年增长 27.4%,按可比价格计算,可比增长 2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5 亿元, 可比增长 7.5%;第二产业增加值 191.0 亿元,可比增长 17.7%,其中:工业增加值 165.1 亿 元,可比增长 15.9%;第三产业增加值 142.7 亿元,可比增长 45.1%。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6 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4.7:54.5:40.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 0.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 4.6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上升 5.4

3、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较快,税收收入明显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收入 10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1%。地方财政收入 3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9%,其中工商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分 别完成 28.8 亿元、5.3 亿元、2.8 亿元,分别增长 31.2%、31.8%、-14.0%。全年地方财政 支出 5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2%。其中,基本建设支出 6.5 亿元,增长 33.2%;教育支 出 6.9 亿元,增长 20.9%;科学支出 2121 万元,增长 25.1%;医疗卫生支出 2.5 亿元,增 长 35.7%。农业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40.9 亿元,

4、比上年增长 4.4%。其中:种植业产 值 2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林业产值 0.1 亿元,比上年下降 66.7%;畜牧业产值 11.3 亿元,比上年下降 5.8%;渔业产值 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年粮食总产量 10.8 万吨,比上年下降 6.7%。粮食作物和 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 23:77。全年生产西甜瓜 25.0 万吨、水蜜桃产量 5308 万 公斤、蔬菜产量 65.3 万吨、水果产量 10.6 万吨。畜牧业继续加大调减力度。全年生猪出栏 46.1 万头,比上年下降 2.9 %,鲜蛋产量 1.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6.3%

5、,家禽产量 2491.4 万 只,比上年下降 15.0%,牛奶产量 2.5 万吨,比上年下降 1.5%。渔业生产仍然保持稳定势 头,全年水产品产量 2.5 万吨,其中:淡水产品 21800 吨,海水产品 3695 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充分发挥南汇农业技术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异地种养,目前 异地种养达 830 户,年总产值为 3.5 亿元。进一步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管理,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初步打造包括瓜果产业、食用菌产业、花卉产业、禽类产业、蛋品产业、种源产业、大豆 产业和蔬菜产业在内的八大产业集群,培育各种农业企业

6、 123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10 家。工业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 165.1 亿元,可比增长 15.9%,全年完 成工业总产值 76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66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4%。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 合指数 146.4 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 98.9%,实现利润 36.1 亿元,增长 38.7%;完成 产品销售收入 573.0 亿元,增长 28.2%。重点发展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势。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 13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 78.5%,其中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完成 8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5.0%;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完成 16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0%,其中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完成 8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0%,汽车制造业完成 90.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41.7%;医药制造业完成 1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9%。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 值 32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3%;集体企业完成 2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0%;股份合 作企业完成 3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0%;私营企业

8、完成 19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2%;外商投资企业完成 26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 71.2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4.8%。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25.8 亿元,可比增长 29.4%。全区建筑企业 全年完成总产值 11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2%;全年施工项目 2523 个,比上年增长 29.5%; 完成施工面积 993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9.1%;竣工面积 479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9.1%。建筑业行业规模继续扩大,生产形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生产方式变革逐步展开,按施工产值计算

9、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 13.2 万元。金融业金融存贷款适度增长,信贷结构继续调整,金融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实现金融业 增加值 16.6 亿元,可比增长 12.7%,金融市场在创新和规范中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 项存款余额 683.6 亿元,比年初增加 12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7%;各项贷款余额 399.4 亿元,比年初增加 8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4%;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369.1 亿元,比年初 增加 6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2%。商业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5.0 亿元,比上 年增长 22.9%,其中:用品

10、类商品零售额完成 9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占零售总额 的比重达到 63.3%,有力地支撑了销售的全面增长。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36.8 亿元;住宿餐饮业为 17.0 亿元; 其他行业为 1.2 亿元。按销售地区分,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6%;区以下实现 6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按城乡分,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94.6 亿元;农村实现 60.4 亿元。现代流通业态快速发展,行业间的发展日趋协调。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购进总额 64.7 亿元;商品销售总额 67.2 亿元,其中:批发销售额 4

11、4.4 亿元。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55.6%,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1.5 亿元。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 3466 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出口函件 442.4 万件,比上年增长 2.1%,全年进口函件 1559.4 万件,与上年持平,邮政储蓄年末余 额 4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年末本地电话用户 42.2 万户,比上年增加 2.0 万户,增 长 5.0%,其中:住宅电话 27.8 万户,比上年增加 5.5 万户,增长 24.6%,年末宽带用户 7.0 万户,比上年增长 38.3%。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结构调整优化,价格走

12、势逐步趋稳。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 23.2 亿元,可比 增长 14.1%。完成房地产投资 10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6.4%。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 944.4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9.5%;竣工面积 136.1 万平方米,比上 年增长 12.4%;销售面积 137.3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28.4%;商品房销售额 67.3 亿元, 比上年下降 22.9%,至年底,商品房空置面积 15.1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12.2%。固定资产投资在“两港”建设的推动下,我区投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固定资产趋于理性、平稳的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393

1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 2.9 亿 元,比上年增长 22.0%;第二产业投资 12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6.2%;其中:工业投资为 12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6.7%;第三产业投资 26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2%。二、改革开放对内对外开放利用内外资水平稳步提升,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引进内资企业工商注册 4558 户,比 上年略有下降,新增注册资本 56.9 亿元,比上年下降 30.9%;引进注册型企业 3832 户, 比上年增长 15.8%,注册资金 52.6 亿元,比上年下降 21.6%。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 项目 91 个,比上

14、年增长 12.2%,总投资金额 13.9 亿美元,合同外资 5.5 亿美元,比上年增 长 59.3%,1-11 月实际到位外资 3.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8.6%。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创汇总额 18.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1.7%。按出 口企业分, “三资”企业完成 12.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0.9%,内资企业完成 6.0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35.3%;按出口地区分,出口亚洲 8.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2.6%,出口欧洲 5.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18.4%,出口北美洲 3.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2.5%。园区开发康桥工业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29

15、7.2 亿元,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85.6 亿元,比 上年增长 48.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5.9 亿元;吸收合同外资 1.6 亿美元,外贸出口创汇 总额 7.9 亿美元。南汇工业园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51.4 亿元,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7.4 亿元,比 上年增长 5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6 亿元;完成合同外资 1.5 亿美元,内资企业税务 注册数 154 个,税金总额 15149 万元,外贸出口创汇总额 4291 万美元。现代农业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9%;引进注册企业 10 家,注 册资本 1363 万元;完成固定资产

16、投资 1.2 亿元,其中园区建筑工程投入 541 万元,土地购 置费投入 415 万元,外贸出口创汇总额 1543 万美元。新城建设惠南新城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9.8 亿元,比上年下降 1.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7655 万 元,完成房地产投资 8.3 亿元,教育投资 2158 万元,科教园区内学生人数 3.5 万人,完成 各类施工面积 67.7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28 万平方米。 “乐源城”生活步行街、弘基休闲广 场、新凤凰城、 “金地城”基本完成,东城时代华庭、腾藤商都、红光花苑三期正在建设中。临港新城全年完成地区增加值 8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4.7%,完成工业总产值 48.8 亿元, 同比增长 8.3%,完成税收收入情况良好,税收入库数达到 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8%;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8%,外贸出 口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出口创汇 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6.0%。洋山港对临港新城的拉动 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洋山港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 323 万标箱,港口货物装卸量为 263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