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5460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北乡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 年)发展规划 ,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的发展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是我乡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乡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现结合城北乡实际,编制城北乡“十二五”发展规划 。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农业种

2、植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建设,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 “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 年城北乡全乡工业总产值 3224 万元,同比增长 9.37%,农业总产值 4.05 亿元,同比增长 10.35%,农民纯收入 4641 元,同比增长 5%,财政收入 931.6 元,同比增长 9.3%。二是农业产业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坚持农业稳乡,2010 年完成农业总产值 4500 万元。实施小康住宅建设、道路建设、渠道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了全乡基础设施;围绕河流域重点治理项

3、目,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劳务产业发展,2010 年全乡劳务收入达到 5800 万元,预计2015 年劳务收入可达 6500 万元。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坚持和谐兴乡,小城乡建设步伐加快,通过环境卫生整治,乡容乡貌得到改变。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卫生工作上档升位、民政工作落到实处、社会保障得到完善。 四是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平安工程深入落实,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二) 、发展基础 面向未来,城北乡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金武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实施

4、,更为西连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我们抓住发展的良好基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助推西连更快发展。 1、资源优势。城北乡主产水稻、玉米、生猪、牛、羊等 10 余种农副产品,香蕉更是闻名遐迩。乡内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中学 2 间,完小 3 间,分教点 10 个,中心幼儿园 1 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 间。2、养殖业发展基础好。种植业已形成以瓜果蔬菜为主的特色订单农业在 2010 年引进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3、人力资源。城北乡现有人口 4.2 万人,有劳动力 18400 人,其中剩余劳动力 8200 人常年外出务工积累发展资金,为今后回乡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5、三) 、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城北乡存在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发展不快的问题;从城乡结构看,城北乡是一个农业乡乡,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 2、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教育、卫生、交通、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公共服务能力严重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仍是制约“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 3、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剧。人多地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而且经济发展中现代产业体系还没形成,建设节水型社会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仍然是“十二五“时期的现实矛盾。 二、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战

6、略目标定位:围绕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依据城北乡资源状况、发展基础、优势和潜力, “十二五”着力应实现的目标:一是建设高原夏菜基地;二是建设特色蔬菜制种基地;三是建设薄皮核桃种植基地,四是建设以红提葡萄和食用菌为主的日光温室基地;五是建设以益生菌养殖技术为主的规模养殖基地;六是建设技能型劳务输出基地;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和十七届四中、五中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城北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

7、发展的新轨道。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力争全乡国民生产总值 4.2 亿元,比“十一五”末增 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产值 1.2 亿元,比“十一五”末增 106%;第二产业增加值 60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 67%;第三产业增加值 6000 万元,比“十一五”末增 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 元,比“十一五”末增126%。人民群众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三、 “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 (一)建设特色农业大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全乡上下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继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8、,到十二五末,全乡农作物夏秋比例达到 3:7;粮经比例达到 3:7。一是 2011 年,全乡新建设施农业面积 1000 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000 亩,其中,建成集中连片辣椒种植示范点 15 个 2000 亩,精细蔬菜 1200 亩;在畜牧养殖上,到十二五末全乡建成生态养殖小区50 个面积 750 亩,零散养殖户 800 个 2400 亩。二是 2011 年在全乡各村每个村发展集中芒果 50 亩,到十二五末,每村形成 300 亩共计6000 亩的芒果植基地。三是 2011 年全乡每个村落实 1 个 100 亩的香蕉种植基地,到十二五末全乡垄作玉米或者香蕉种植规模达到150

9、00 亩。四是 2011 年在石岭、北岭、文丰园等村各发展发展良姜200 亩,到十二五末,全乡良姜面积达到 5000 亩。五是 2011 年在沿山 11 个村每村发展 300 亩的花生、甜薯,到十二五末,全乡花生、甜薯面积达到 4000 亩。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乡农技、畜牧站为龙头,建立乡、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乡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

10、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对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培训。3、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应用沼气,到 2015 年,沼气普及率达到 95%。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同时,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使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 %,建设一批生态型村庄。(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工业,着力培育乡域经济支柱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工业经

11、济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富民强乡。 要把劳务经济作为全乡“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拓宽劳务基地,强化技能培训,促进了劳务输出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探索发展生态工业、无烟工业和服务业。继续抓好杂木河水电开发,明确战略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确保资源有序开发。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引进外商,全面勘察矿产资源,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加工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配套发展。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工程来抓,不断拓宽劳务基

12、地,强化技能培训,促进了劳务输出由苦力型、体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通过抓好组织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强化宣传引导转变增收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劳动技能,培育“劳务明星”打造劳务基地,实施创业工程等措施,推进全乡劳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至 2015 年末,全乡共输转富裕劳动力 5.1 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 3.1 人,培训农民工 5.1 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 20000 人,引导性培训 30000 人,创劳务收入 7.1个亿。形成“输出一人,富裕一户;带出一批,发展一方”的良好局面(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13、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到十二五末,全乡通村道路全面实现硬化。 2、农村水利、电力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六)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14、 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村务公开,保证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打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 “十二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规划。全乡人民站在新起点,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