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3545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一、猪口蹄疫一、猪口蹄疫 (一)临床诊断要点(一)临床诊断要点体温升高到 40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二)防制(二)防制1、控制:免疫 O 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2、预防:后备母猪(4 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 1 个月、断奶后 1 周龄时肌注猪 O 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二、伪狂犬病二、伪狂犬病(一)临床诊断要

2、点(一)临床诊断要点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 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 12 毫米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二)防治(二)防治1、控制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 gE 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 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 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2-4 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生产种猪群:用 gE 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

3、,每年 3-4 次免疫;引进的后备母猪:用 gE 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24 周后,再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仔猪和生长猪:用 gE 缺失弱毒疫苗,3 日龄鼻内接种,4-5 周龄鼻内接种加强免疫,9-12 周龄肌肉注射免疫。2、预防:后备猪: 4 月龄时用弱毒苗首免,12 个月后加强免疫;仔猪:断奶后用弱毒苗免疫。三、细小病毒病三、细小病毒病(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或产出的弱仔,以产木乃伊胎为主;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且无神经症状。(二)防制(二)防制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引进种猪时,必须检验此病,才能引进;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

4、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在本病流行地区内,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四、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四、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主要在夏季至初秋蚊子孳生季节流行。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高热、流产、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死胎或虚弱的新生仔猪可能出现脑积水等病变。(二)防制(二)防制一旦确诊最好淘汰;做好死胎儿、胎盘及分泌物等的处理;驱灭蚊虫,注意消灭越冬蚊;在流行地区猪场,在蚊虫开始活动前 12 个月,对 4 月龄以上至两岁的公母猪,应用乙型脑炎弱毒疫

5、苗进行预防注射,第二年加强免疫一次。五、猪传染性胃肠炎五、猪传染性胃肠炎(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即 12 月至次年 3 月。大小猪都可发病,特别是 24 小时7日龄仔猪。病猪呕吐(呕吐物呈酸性)、水泻、明显的脱水和食欲减退。哺乳猪胃内充满凝乳块,粘膜充血。(二)防制(二)防制1、控制:在疫病流行时,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苗作乳前免疫。防止脱水、酸中毒,给发病猪群口服补液盐。使用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用卫康、农福、百毒杀带猪消毒,一天一次,连用 7 天;以后每周 1-2 次。2、预防:给妊娠母猪免疫(产前 45 天和 15 天)弱毒苗。肌注免疫效果差。小猪初生

6、前 6 小时应给于足够初乳。若母猪未免疫,乳猪可口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苗。二联灭活苗作交巢穴(后海穴)(猪尾根下、肛门上的陷窝中)注射有效。六、猪流行性腹泻六、猪流行性腹泻(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多在冬春发生。呕吐、腹泻、明显的脱水和食欲缺乏。传播也较慢,要在 45 周内才传遍整个猪场,往往只有断奶仔猪发病,或者各年龄段均发的现象。病猪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并混有气泡流行性腹泻。大小猪几乎同地发生腹泻,大猪在数日内可康复,乳猪有部分死亡。(二)防制(二)防制用猪流行性腹弱毒苗在产前 20 天给妊娠母猪作交巢穴(后海穴)或肌肉注射。七、猪链球菌病七、猪链球菌病(一)现场诊断要

7、点(一)现场诊断要点新生仔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败血症、脑膜炎,但少见。乳猪和断奶仔猪发生运动失调,转圈,侧卧、发抖,四肢作游泳状划动(脑膜炎)。剖检可见脑和脑膜充血、出血。有的可见多发性关节炎、呼吸困难。在超急性病例,仔猪死亡而无临床症状。肥育猪常发生败血症,发热,腹下有紫红斑,突然死亡。病死猪脾肿大。常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内膜炎、肺炎或肺脓肿、纤维素性多关节炎、肾小球肾炎。母猪出现歪头、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亡和子宫炎。 E 群猪链球菌可引起咽部、颈部、颌下局灶性淋巴结化脓。C 群链球菌可引起皮肤形成脓肿。(二)防制(二)防制1、治疗:给病猪肌注抗菌药+抗炎药(如地塞米松),经口给药无效。

8、目前较有效的抗菌药为头孢噻呋(Ceftiofur),每日每公斤体重肌注 5.0mg,连用 35 天;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钠、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等。也有一些菌株对磺胺+TMP 敏感。肌注给药连用 5 天。2、预防: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建议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 2 次,间隔 21 天。母猪分娩前注射 2 次,间隔 21 天,以通过初乳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可制作使用自家灭活菌苗。八、猪附红细胞体病八、猪附红细胞体病(一)现场诊断(一)现场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发生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时,病猪体表苍白,高热达 42。

9、有时黄疸。有时有大量的瘀斑,四肢、尾特别是耳部边缘发紫,耳廓边缘甚至大部分耳廓可能会发生坏死。严重的酸中毒、低血糖症。贫血严重的猪厌食、反应迟钝、消化不良。母猪乳房以及阴部水肿 13 天;母猪受胎率低,不发情,流产,产死胎、弱仔。剖检可见病猪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有时淋巴结水肿,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二)防治(二)防治1、治疗:(1)猪附红细胞体现归类为支原体,临床上,常给猪注射强力霉素 10 毫克/公斤体重/天,连用 4 天,或使用长效土霉素制剂。对于猪群,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 800 克土霉素(可加 130ppm 阿散酸,以使猪皮肤发红),饲喂 4 周,4 周后再喂 1 个疗程。效果不佳时

10、,应更换其它敏感药物。(2)同时采取支持疗法,口服补液盐饮水,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输液,加 NaHCO3。必要时给仔猪、慢性感染猪注射铁剂(200 克葡萄糖酸铁/头)。(3)混合感染时,要注意其它致病因素的控制。2、预防:(1)切断传播途径:注射时换针头,断尾、剪齿、剪耳号的器械在用于每一头猪之前要消毒。定期驱虫,杀灭虱子和疥螨及吸血昆虫。防止猪群的打斗、咬尾。在母猪分娩中的操作要带塑料手套。(2)防制猪的免疫抑制性因素及疾病,包括减少应激。(3)猪群药物防治:每吨饲料中添加 800 克土霉素加 130 克阿散酸,饲喂 4 周,4 周后再喂 1个疗程。也可使用上述其它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如呼诺玢、

11、蒽诺沙星、二氟沙星、环丙沙星、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氟甲砜霉素等。预防时,作全群拌料给药,连用714 天,或采取脉冲方式给药。九、仔猪水肿病九、仔猪水肿病(一)现场诊断要点:一般在断奶后 1014 天出现症状。多发于吃料太多、营养好、体格健壮的仔猪。突然发病。病猪共济失调,有神经症状,局部或全身麻麻痹。体温正常。病死猪眼脸、头部皮下水肿,胃底部粘膜、肠系膜水肿。(二)防治1、控制:发病猪的治疗效果与给药时间有关。一旦神经症状出现,疗效不佳。2、预防:断奶后 3-7 天在饮水或料中添加抗菌药,如:呼肠舒、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连给 12 周。目前常用的抗菌药有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新霉素

12、、恩诺沙星等。使用抗菌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对病猪还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十、仔猪副伤寒十、仔猪副伤寒(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 24 月龄的猪。持续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消瘦。耳、腹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败血症)。有时咳嗽。扁桃体坏死。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肝、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盲肠、结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伪膜。肠壁变厚(大肠坏死性肠炎)。(二)防治(二)防治1、控制:常用药物有氟甲砜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这些药物再配合抗炎药使用,疗效更佳。例如,氟甲砜霉素:口服 50-100 毫克/公斤体重、天,肌注30

13、-50 毫升/公斤体重、天,疗程 4-6 天,在配合地塞米松肌注。病死猪要深埋,不可食用,以免发生中毒,对尚未发病猪要进行抗菌素药物预防。2、预防:仔猪断奶后,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肌注口服均可。十一、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十一、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该病多发于 6-12 周(5-14 周,即断奶后 3-8 周),很少影响哺乳仔猪。病猪被毛粗糙,体表苍白,黄疸,有的皮肤有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剖检病变为淋巴结肿大,但不出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髂骨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躯体消瘦、苍白,有时黄疸。肺呈橡皮样(间质性肺炎)。肝脏可能萎缩,

14、呈青铜色。肾脏苍白,不一定出血,在肾皮质部常见白色病灶(间质性肾炎)。食道部、回盲口处溃疡。时常合并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二)防治(二)防治对于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用敏感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预防可采用一般的生物安全措施。十二、猪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十二、猪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病猪咳嗽、喘气,腹式呼吸。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对称性发生肉变至胰变。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易继发巴氏杆菌、肺炎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2)鉴别诊断:应将本病与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丝虫、蛔虫

15、感染(多见于36 月仔猪)等进行鉴别。(二)防制(二)防制1、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而对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等敏感。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蒽诺沙星、二氟沙星、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或泰妙菌素、利高霉素。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在饲料中拌入 100PPM 枝原净,同时以 75ppm 蒽诺沙星的水溶液供产仔母猪和仔猪饮用;仔猪断奶后继续饮用 10 天;同时需结合猪体与猪舍环境消毒,逐步自病猪群中培育出健康猪群。或以 800PPM 呼诺玢、土霉素、金霉素拌料,脉冲式给药。2、免疫:715 日龄哺乳仔猪首免 1 次;到 34 月龄确定留种用

16、猪进行二免,供育肥不做二免。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 1 次。十三、猪胸膜肺炎十三、猪胸膜肺炎(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常发于 6 周-3 月龄猪。在急性病例,病猪昏睡、废食、高热。时常呕吐、拉稀、咳嗽。后期呈犬坐姿势,心博过速,皮肤发紫,呼吸极其困难。剖检可见,严重坏死性、出血性肺炎,胸腔有血色液体。气道充满泡沫、血色、粘液性渗出物。双侧胸膜上有纤维素粘着,涉及心叶、尖叶。在慢性病例,病猪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不发热或低热。剖检可见,纤维素性胸膜炎,肺与胸膜粘连,肺实质有脓肿样结节。(2)鉴别诊断: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单纯性猪喘气病。(二)防治(二)防治1、治疗:仅在发病早期治疗有效。治疗给药宜以注射途径。注意用药剂量要足。目前常用的药物:呼诺玢、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或二氟沙星、氟甲砜霉素或甲砜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2、预防:用包含当地的血清型的灭活菌苗进行免疫。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易吸收的敏感抗菌药物。十四、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十四、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一)现场诊断要点(一)现场诊断要点气候和饲养条件剧变时多发。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