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3543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止口水仗CPU GPU孰轻孰重全面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终止口水仗 CPU GPU 孰轻孰重全面解析 CPU 重要还是 GPU 重要,这个话题已经在业内以及很多专业媒体里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刹那间各式各样的评测以及论述层出不穷,大家都非常积极的来陈述各自的观点。其实笔者也早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趁这次机会和大家分享讨论一下。 不知不觉 CPU 和 GPU 孰轻孰重的讨论就铺天盖地了以目前实际情况论以目前实际情况论 CPU GPU 孰轻孰重孰轻孰重 CPU 是处理、运算计算机任务的最核心部件,其是所有计算机教科书的第一章节,是电脑城装机单的第一个配置,是衡量一台计算机性能以及档次的最重要判断依据。CPU 称为计算机的心脏是无容置疑的,要想动摇其核心

2、地位,除非计算机架构发生颠覆性变化,否则是不可能的。GPU 开始越来越受关注、越来越重要,是在图形应用发展的驱使下造成的,而非计算机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目前看来 CPU 和 GPU的功能仍处于平行阶段,两者都还不能替代对方,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双方会逐渐渗透和融合,但做到完全替代,也还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Larrabee 能否像基辛格博士所说的那样,传统图形领域将面临终结计算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其运算能力得以倍增,功能也随之完善,其按照发展状况依次进入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很难想象没有多媒体功能以及断绝与互联网联系的电脑会是什么样子。MC 关于 PC 发展的前两个拐点论

3、断可谓成立,这也都已经被事实所证明了。MC 将第三个 PC 发展的拐点,论述为视觉计算展现未来趋势,我觉得有失考虑和论证,如果将其形容为一个 PC 发展的支点将更加的恰当。首先,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多媒体以及互联网这类最基础的需求相比,视觉计算的需求并非是绝对的。非图形领域的专业用户,以及部分对 3D 性能要求不是最苛刻的游戏玩家,只要求浏览网页、多媒体娱乐、办公、学习、炒股等,都不会对 GPU 有太高的要求。其次,除绝少数专业用户以外,3D 游戏成为了中高端 GPU 的唯一用武之地,这个很容易解释,目前几乎所有媒体用来测试 GPU 的,不是基准软件 3DMark 就全是 3D 游戏,

4、游戏表现成为衡量产品性能的重要依据。在整合芯片组越来越强的图形处理能力的发展趋势下,消费者购买独立显卡,决大多数都是为了游戏,这也难怪 NVIDIA 每年在游戏开发上面有那么大的巨额支出了。事实事实:买显卡就是为了玩游戏买显卡就是为了玩游戏 奇迹世界推荐使用七彩虹专业显示卡影驰、翔升分别和CRYSISLOST PLANET进行合作显卡厂商也以游戏表现作为产品卖点,很多更是和游戏直接捆绑合作进行营销推广,七彩虹和奇迹世界三国无双 online、翔升和失落的星球、影驰和CRYSIS,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显卡内增游戏软件作为附加值。针对类似CRYSIS这样的 3D 游戏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纯粹就是

5、一个显卡测试工具,除了大肆牺牲硬件资源并疯狂追求图形效果之外,没有任何游戏性可言。再者,除了这些变态的硬件杀手游戏之外,很多主流的 3D 游戏用 500600 元价位的显卡都可以轻松应付了。毫无疑问游戏已经成为显卡技术发展的依托,表面上是为了满足玩家们体验更真实效果的需求,其实 3D游戏的发展已经开始慢慢走向畸形。越来越差的兼容性和游戏性,越来越差的算法优化,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失去了兴趣,并有越来越多的玩家逐渐承受不起这样巨大的硬件开支以及更新换代。大家需要的是星际争霸这样的经典游戏“暴雪一出,必属精品”,横跨世纪、风靡全球的星际争霸最低需要什么样的硬件平台运行吗,我来告诉你,第一代的 I

6、ntel pentium 75 处理器加 8M 内存另外有一块 1M 显存的显卡,足以流畅运行星际争霸了(大家可以试试,只要你能弄到这样的平台)。在 2000 年前,即时战略类游戏正处于鼎盛时期,我的一个朋友(上面那台机器的主人)就做过全面的尝试。暴雪受人赞许的不光是游戏画面设计的华丽,游戏性强、音响效果等,最最关键的是其在游戏开发中,对于数据结构以及程序代码的优化,是全球最为顶尖的。星际争霸的 Brood 版本,包括基本地图在内,整个容量还不到 300M。里程碑式的魔兽争霸 3容量也不到 700M,流畅运行配置大致是 Pentium II 600MHz 处理器,256M 内存、16M 显存的

7、显卡。拿现在主流 3D 游戏来做对比,这个方面是没有对手可以超越的。基本状态下,开发完一个游戏,要用基本等同于开发的时间去做游戏的程序优化以及兼容性测试等工作。这和一些开发完毕就用来做显卡基准测试的硬件杀手游戏来说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高清也不完全属于高清也不完全属于 GPU 除了游戏,我们再来聊聊高清,笔者第一次做显卡高清测试的时候还是 2005 年,当时的高清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清片源很少,主要是在微软的官网上下载一些高清片段,1 分 30 秒的视频就要几百兆。当时用硬解码播放高清,CPU 的占用率在 20%左右就感觉非常的好了。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用来测试高清,基本也就是测试 CPU 的占用率而

8、已,表述拥有硬件解码以后降低了 CPU 的占用率。DVD 解压卡随着 CPU 的发展,其性能越来越强劲,高清解码也已经不再是 CPU 的性能瓶颈了。从以往的经验就可以得出结论,笔者 1997 年购买第一台电脑的时候,这台品牌电脑里面还装着 MPEG 硬解压卡(大家更多称作回放卡),但没过多久,处理器性能的提升,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熟悉了软回放系统,XING 和超级解霸都是当时相当风靡的。进入了多媒体时代,Intel 的 MMX 技术被成熟应用,也让大家彻底和 MPEG 硬解压卡说 byebye 了。进入 DVD 时代,顺应应用的需求,市场上也曾大批出现 DVD 硬解压卡,当然现在也不复存在了。变

9、形金刚 高清截图CPU 性能、功能的提升,也会很快摆脱 GPU 在高清解码方面的辅助,况且 GPU 硬回放在兼容性上并非尽善尽美,在软硬件的配合上存在各种问题,在设置上也相对繁琐,一些用户难免要折腾一番。在实际播放的画质效果上,通过多方的测试,软回放的效果也更为出色一些。以后这些技术会不会被人遗忘口水仗不靠谱口水仗不靠谱 再来说说网上出现过的一些 CPU 和 GPU 相关对比的文章和报道,主要的意图是告诉消费者,用同样的钱花费在 GPU 上,计算机的性能提升将会更加的明显,来表明 GPU 在提升 PC 整体性能方面上比 CPU 更为明显,从而证明 GPU 比 CPU 重要。从很多人看来,这些评

10、测文章非常的可笑,由于评测项目多数都是以 3DMark 以及游戏为主,所以根本不能全面的反应问题。GPU 性能的提升,基本都体现在更优异的游戏表现上,就算 PCMark 的测试总分提高了,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测试成绩最多只能做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横向性能比较,平台配置变动以后的测试分数变化,来纵向衡量平台的强弱没有基础依据。也许游戏玩家需要将更多的开支花费在显卡上,算是正确的,当然这也要在 PC 其他配件性能相对匹配的状态下,没人会愚蠢到配备 9800GT 显卡后,还使用 3600+或者 E2140 甚至更低的 CPU。勿容置疑,CPU 仍是 PC 整体性能的标尺。多打打口水仗 连广告也免了 随着

11、 NVIDIA 这一次对 Intel 发起“挑衅”,其实很多人都分析的出缘由,在整合化平台越来越强势的未来,NVIDIA 和 Intel 以及 AMD 相比,唯独自己没有 CPU 产品,在整合化平台发展的大趋势下,NVIDIA 已经警觉到自己开始慢慢处于不利的地位。AMD-ATi 通过 4800 系列图形核心的强势反弹,并在主板芯片组领域通过 690G、780G 和最新的 790GX 逐渐回收 AMD 平台的占有率,加上 Intel 也正在全力研发 X86 结构的图形核心时,对于 NVIDIA 来说未来的处境的确被动。这个时候通过一些宣传来强调一下 GPU 的重要性,大家也就不难想象了吧。当然

12、争辩到最后有些人的言论就越来越奇怪了-“没有 GPU 我依然能点亮电脑,没 CPU 的话,你能点亮电脑吗?”,已经争论到这个级别了,我看是有点过了,这种纯粹是歇斯底里吼叫,完全不靠谱!集成在主板上,或者整合在芯片组内的图形控制单元就不是 GPU 了吗?真为那帮白痴捏把汗总结总结:通用计算将融合通用计算将融合 CPU 和和 GPU?在一台 PC 里面,每个配件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都不能轻易的相互取代,就算功能延伸和整合,会有一些配件出现新老交替,例如硬盘加了个盒子跑到 PC 外面来了,U 盘取代软盘等,但 PC 各组件的主要核心作用是不可能出现颠覆式变化的。在 GPU 通用计算(GPGPU)正

13、在大力推进的过程中,GPU 确实可以拓展其应用能力,在未来做一些图形运算以外的工作,当然,Intel 也有开发 X86 结构的 GPU 产品,更进一步融合 CPU 和 GPU 的运算。当然这些还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未来的变数很非常大,就算通用计算成功开发,要等到应用端成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做到市场话普及就更遥远了。通用计算的确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但成长的道路也是非常的漫长和坎坷,现在还不足以断论。当然 NVIDIA 多年来为图形领域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在图形领域的地位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动摇的。CUDA 工作原理科技不走向市场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怎样,越来越低的成本,得到越来越强的功能和性能,是科技竞争发展的不变王道。消费者不需要理解 CUDA 或者 X86 结构的 GPU 是什么,到最后一切都要以实际应用为依据,大家试目以待吧。所以现在就拿 CPU 和 GPU 出来做对比,非要拼出个孰轻孰重,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任何标准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消费者只管依自己的应用需求,在所有配置大致平衡的状态下,分配比重即可。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配件是什么,就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