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1]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536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摘 要 介绍了液氯气化的工艺过程及所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 关键词 液氯 气化 安全 氯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工业(特别是化工)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液氯是低压液化气体,属于危险品。因此如何确保液氯气化在使用中的安全,是广大液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液氯多由钢瓶气相出料。钢瓶自身的气化氯气量(特别是冬季)有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常采用对钢瓶直接加热的方法,以加速气化。这种方法有可能使液氯温度急剧上升,引起液氯钢瓶或缓冲罐内超压或安全塞熔化,导致事故发生。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采用钢瓶液相出料法。出钢瓶的氯气进入带加热套的气化罐进行气化(气化罐属三类压力容器

2、),夹套内通常通蒸汽或热水加热。通蒸汽可造成罐内液氯急剧气化而不易控制;通热水则需增加一套热水循环装置(如热水罐、热水泵等)。 最不安全的因素是:氯碱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工业食盐和水,会不可避免地带入铵类物质。用含有铵离子的精制盐水进行电解反应时,铵离子则与电解产物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氯化氮。后者随氯气一道进入液氯生产系统。当氯气被液化时,三氯化氮也被液化混入液氯内。用户在使用氯气时,气化罐内逐渐会贮存由氯气液化装瓶时一同液化带来的三氯化氮。而三氯化氮的沸点比液氯的沸点要高得多(三氯化氮沸点71),液氯沸点-346)。液氯中三氯化氮的爆炸危险含量为 5。当气化罐内液氯不断气化时,三氯化氮则不

3、气化或气化不完全,久而久之,三氯化氮就会富集而达到一定浓度,且在一定条件(如振动、阳光、有机物作用等)下,则可能导致气化罐爆炸。 笔者参加过国内一些液氯用户的生产装置设计,设计所采用的是钢瓶液相出料,再经排管式气化器加热气化,同时采取下述工艺及安全措施,进而达到稳定、安全气化液氯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法对广大液氯用户是切实可行的。 2 液氯气化工艺及安全措施为了操作方便、稳定、安全、可靠、易行,笔者建议采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及如下安全措施:21 液相出料并配备安全、可靠、方便的流量、气化温度控制系统 由钢瓶液相出来的液氯经气动调节阀进入排管式气化器气化,其流量则根据后系统工艺需要由缓冲罐上的压力

4、反馈自行调节。气化器用热水加热(在阀门关不严或仪表失灵的情况下,使用热水比使用蒸汽要安全得多)。其热水温度控制在 4045。(通过气动调节阀调节蒸汽通量控制)。这样,可避免因误操作(即关闭后系统阀门,使液氯气化系统形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而仍在通氯和加热)导致超压爆炸的危险,同时还可使液氯气化稳定可靠,操作简单。 22 气化器厢内排管无焊缝 排管式气化器厢体内的排管没有焊缝,均整管制作,其焊缝设计在厢体外的弯头处,从而可避免焊缝受热和内外两面腐蚀。 23 气化器和缓冲罐中没有排污口 整个系统液氯贮存量和残存三氯化氮量相当少,即事故发生的机率本来就相当低。为了安全,气化器和缓冲罐中还设有排污口,

5、定期排放残液,以防止氯化氮积存。 24 设备管道要符合有关要求 钢瓶对外连接采用经退火处理的紫铜管,并经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采用的气化器、管道、缓冲罐等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25 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安装用隔离式 系统中设备和管道上所有的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均采用隔离式,以防氯的腐蚀而造成计量不准。 26 缓冲罐顶部装安全阀 本系统装有压力报警(PICA)装置,超压时操作室会发出警报。异常情况下,系统超压而不能自动泄压时可导致超压爆炸。故为了安全在缓冲罐(三类容器)顶部要安装安全阀进行安全保护。一旦安全阀起跳外泄氯气用管道引入事故碱破坏塔处理。 3 结语 液氯钢瓶液相出料,采用排管式气化器,可避免直接对钢瓶加温,且液氯贮存量和残存三氯化氮量均比缸式汽化器要少得多。液氯气化过程采用上述工艺及安全措施可大大增加液氯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可使操作更加方便和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