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3521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汇报提纲中共额尔古纳市委员会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2011 年 7 月)额尔古纳,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辖苏木乡镇(街道)8 个,总人口 8.43 万,总面积 2.84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级市。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 673.11 公里,约占内蒙古自治区中俄边境线的 70%,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是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大门。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市民素质明显增强、城市品味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环境支撑。现将近两年工作汇报如下:一、着力营造常抓不懈的创建环境一是强化组织

2、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创建活动,确保创建工作协调到位、组织有力。各苏木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相应成立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抓,使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决定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体方案,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和常委会,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主2要领导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不断加大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投入,将创建文明城市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坚持对市民素质教育等活动拨付专款,并随财政增长

3、逐年增加。二是认真分解任务。把测评细则确定的 9 大项、278小项内容逐一进行分解,具体到 90 个部门承担,从工作进度、具体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确定,制定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专门考核。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自查、自测和自评工作,对已达标项目全力进行巩固,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尚未达标项目进行归纳梳理,限时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再测评、再推进。三是加强宣传发动。将宣传贯穿于创建工作全过程,制定了专门的宣传方案,拟定印发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口号 40多条,通过电视台发布了“致全市人民争创文明城的一封信”,全力调动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广告牌、过街横幅

4、、电子大屏幕、短信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势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四是强化督查监督。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督查 2次,分管领导组织督查 4 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查 2 次,市创建办牵头组织集中督查 6 次,个别督查 50 多次,暗访318 次,纠治各种突出问题 30 多项。对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广告牌整治、绿化美化、门头招牌、国旗悬挂等重点问题进行反复督查纠治。在额尔古纳电视台、广播电台设立了不文明不卫生不道德现象曝光台,促使突出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组织中小学生、老干部、老职工、社区居民成立自愿监督队,定期开展宣传、劝导活动,开展“文明礼仪大家谈”专题评议

5、,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常态化。二、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要任务,做到计划周密、精心组织、措施有力。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讲师团的作用,累计宣讲 50 余场次,加深了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设计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把干部教育纳入全市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局,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把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6、。出台了选拔乡科级后备干部试行办法、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工作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和党风廉政教育,形成4了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的干部教育新格局。二是打造阳光服务政府。在额尔古纳政府信息网站,将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的机构编制、职能职责、重点工作向社会公开。实行党代表常任制,每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市委和市纪委向党代表述职,市委部门和常委向党代表提交工作报告并接受测评。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工商局、国土局等 30 多个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客商和群众。三是加强行政监督。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监督制度完善,各种渠道畅通,

7、程序规范合法。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进行检查和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围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有关文件。纪检监察部门按照要求,强化对违规行政行为的查处,及时进行行政投诉。三、着力营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社会管理。坚持将普法宣传与综治宣传相结合,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坚持预防为主,认真抓好人防、物防、技防等工作,全市各村(社区)、重点地段、重点企业和中小学校普遍设立警务室、警务站、治安巡逻点。坚持抓好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长治久安。矛盾大调解工作全面推进,信访

8、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连续5五年被自治区评为“平安稳定创建先进旗市” 二是开展法律援助与服务。在各苏木乡镇(街道)和社区均设立“148”工作热线,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与服务,较好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建立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防范工作。成立基层帮教工作站和工作组,落实帮教措施,跟踪教育刑释解教人员。三是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实行决策责任制、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先后制定了市委全委会议事规则、 市委常委会

9、议事规则、 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制度性文件。开展党代会常任制、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和乡科级“一把手”公开述廉等三项试点工作。积极做好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监督,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实行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决策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重要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要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城市建设规划、公用事业价格调整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通过向社会公布或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四、着力营造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快推进“诚信政府”建设。通过诚信建设会议,深6入研讨交流诚信政府建设经验,及时表彰先进典型。每年提出的为民办实事均做到公开向群

10、众征集,向群众承诺,向群众兑现。政府各执法部门以诚信为根本准则,按照“全面规范、重点查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持续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加强“12315”消费者投诉台的建设,长年深入组织开展“红盾行动”、农资打假、整治音像图书制品等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二是大力培育“诚信企业”。深入组织开展“文明诚信”企业、 “文明诚信”集贸市场、 “文明诚信”示范街、 “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等创建活动,组织评选出“十佳诚信企业”,积极推进经济组织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努力提升诚信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窗口服务竞赛活动,引导各行各业参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文明社区等的

11、创建活动,不断丰富诚信文明服务内涵,扩大创建的影响力。全市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与 4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把创建工作与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形成“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文明”的可喜局面。五、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素质。开展了“品味书香,爱我中华”读书征文、爱国歌曲大家唱、“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 30 多项。投资 207万元印制弟子规3 万册,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和各家各户发放。举办了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读书会、校园剧汇演、绘画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和学生

12、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推动了全市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20092010 年先后开展了两届道德模范评比表彰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 42 名、模范家庭 10个、模范集体 10 个,使符合时代精神、被广大群众所认同的先进典型成为学习榜样。二是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推广制度。着力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把德育纳入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体系,认真落实一把手及班主任负责制。大力普及科

13、学家教方法,开展了“五好家庭”、 “和谐家庭”、优秀家教论文评选活动。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辖区内各单位领导、社会名流、老干部、老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兼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络员。聘请“五老”监督员,开展社会文化环境整治,清理查禁非法出版物和违规经营网吧,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8三是繁荣文化事业。以“广场百日文化活动”为主线,通过文艺晚会、露天电影、秧歌表演、露天舞会、文体竞赛和图片展览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广场百日文化活动”已累计吸引观众 300 余万人次,登台演出人员达 1 万人次,人们在欣赏演出、参与比赛的过程中

14、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了“60年辉煌看中国”、 “回顾光辉革命历程”等宣讲教育活动,举办了“祝福祖国”大型文艺演出、图片展、演讲比赛、红色经典电视剧展播等文体活动。系列活动的举办,激发了广大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加快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为内容,大力推进远程教育、阳光培训、科技特派员、新型农牧民培训等,努力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等,着力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开展以

15、俄罗斯民族文化、蒙古族发祥文化、回族文化等为主题的演出活动。加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累计培训农民 5 万多人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 20 多个, “草原书屋”30 多个,推动了基层文化健康发展。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六、着力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9一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注重协调推进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把经济发展的成效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201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6.9 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 18%;财政总收入达到 2.65亿元,是 2005 年 3.4 倍,年均增长 28%;财政总支出达到7.57 亿元

16、,是 2005 年的 4.5 倍,年均增长 3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33.3 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3 倍。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社会公共事业也得到加快发展,每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收入 60%以上。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十一五”时期,交通建交通建设设, ,累计投资 4.9 亿元,完成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实现公路网的全覆盖。水利建水利建设设, ,累计投资 3862 万元,新建农村自来水工程 3 处、扩建 1 处,人畜饮水机电井工程 17 处,节水灌溉工程 8 处,防洪工程 5 处,解决了 3 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农田草牧场水利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惠及全市所有苏木乡镇(街道)。电电力建力建设设, ,累计投资 2.1亿元,新建、改造线路 1265.4 公里、电站 6 个,电网覆盖率达 100%,彻底改变了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市区改造,市区改造,累计投资 1.43 亿元,实施市区主干道砼路建设、天骄公园、哈撒尔广场、楼房外立面改造及亮化等工程 40 多个。城市面貌实现“绿、净、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