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4598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B l o o dP r e s s u r eV a r i a b i l i t ya n dT h eC i r c a d i a nR h y t h ma n dL e f tV e n t r i c u l a rH y p e r t r o p h y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E s s e n t i a lH y p e r t e n s i o n研究生:赵丹导论文课题起止时间:2Q ! Q 生墨旦二2Q ! 至

2、生兰旦论文完成时间:2Q ! 至生兰旦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2012 年3 月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我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堡1日期:也! 兰:互:!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医科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

3、,即: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中国医科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且导师为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单位亦署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内容除外)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论文作者签名:幺璺指导教师签名:! 塾盈日期:丝2 三:三:墨目录一、摘要中文论著摘要l英文论著摘要3二、英文缩略语5三、论文亩订。言- 6刖舀“b材料与方法7实验结果9讨论1 3结论一一1 7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1 8参考文献1 9四

4、、附录综述2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3 l致谢3 2个人简介3 3中文论著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 1 e f tv e n t r i c u l a rh y p e r t r o p h y ,L ) 的关系。方法9 3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计算所得左心室重量指数分为L V H 组与无L V H 组;再根据2 4h 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结果分为血压晨峰组与无血压晨峰组,杓型血压组与非杓型血压组。分析比较2 4h 、白昼、夜间血压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与L V H 的

5、相关性。结果1 L V H 组较无L V H 组的2 4h 、白昼、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均显著增高( 尸2 6 0 m m H g 或 15 0 m m H g 或 15 0 m m H g 或 1 2 5e d m 2 ,女性 1 2 0 咖2 作为原发性高血压L V H 的诊断标准。( 三)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由我院生化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得到以下各项血生化指标:血脂分析系列:总胆固醇( T C ) 、甘油三酯( T G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 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 L C ) ;肾功能:肌酐( C r ) 、尿素氮( B U N ) ;空腹血糖(

6、 F P G ) 。三、观察指标及分组( 一) 观察指标l 、血压变异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指标,以2 4 h A B P M 监测得到的2 4 h 、白昼、夜间血压标准差协1 ( S D ) 作为其相应时段长时血压变异的指标。2 、血压晨峰:清晨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的水平的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 0 10n 1 血压晨峰计算方法:血压晨峰= 起床后2h 内的S B P 平均值一夜间睡眠时S B P 最低值( 包括最低值在内lh 的平均值) , 3 5 m m H g 定义为晨峰血压增高。3 、血压昼夜节律

7、:以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判断夜间生理性血压下降程度。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n 1 = ( 白昼平均值一夜间平均值) 白昼平均值。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1 0 - 2 0 ,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存在,即为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8l O 即为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 2 0 为超杓型血压,夜问血压不降反升的为反杓型血压。以上三种形态( 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 血压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杓型血压为正常血压昼夜节律,而非杓型、超杓型和反杓型均为异常血压昼夜节律。( 二) 分组1 、L V H 组与无L V H 组:根据L V H 诊断标准L V M I 男性 1 2 5g m 2 ,女性 1 2 0g

8、m 2 ,分为L V H 与无L V H 两组:L V H 组3 8 例,其中男1 9 例,女1 9 例,年龄平均( 5 6 3 9 1 5 9 1 ) 岁;非L V H 组5 5 例,其中男2 5 例,女3 0 例,年龄平均( 5 8 0 51 5 5 4 ) 岁。2 、血压晨峰( M B P S ) 组与无血压晨峰( n o n M B P S ) 组:血压晨峰一 3 5 m m H g为M B P S 组,血压晨峰 O 0 5 ) ;两组患者2 4h 、白昼、夜间S B P 与D B P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M B P S 组2 4hS B P 、d S B

9、P 、n S B P 均保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n o n - M B P S 组( 尸 o 0 5 ) ;两组患者n S B P 、n D B P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o 0 5 0 0 5 0 0 5 O 0 5 O 0 5 O 0 5 O 0 5 O 0 5 O 0 5 0 0 50 0 50 0 50 0 50 0 5性别( 男女)1 2 183 2 31005高血压病程( 年)1 3 9 6 + 1 2 71 4 7 7 1 1 6 0 0 5B M I ( K g m 2 )2 5 3 4 3 7 22 5 9 7 4 2 1 0 0 5V P G ( m m o i

10、 L )5 8 3 0 9 85 8 3 1 1 1 O 0 5T G ( m m o l L )1 7 8 0 9 21 9 5 1 9 3 O 0 5T C ( m m o l L ) 4 4 4 0 9 94 4 6 1 0 7 o 0 5L D L - C ( m m o l L )2 8 9 0 92 8 2 1 0 0 0 5H D L - C ( m m o l F L )1 0 7 0 2 51 0 8 _ - 4 - 0 2 8 0 0 5C r ( u m o F L )6 7 1 9 2 27 6 9 7 3 6 4 9 o 0 5B U N ( m m o l L )6

11、 5 2 3 1 36 1 2 0 9 O 0 52 4 hS B P ( m m H g )1 2 8 3 7 1 1 41 3 3 8 2 1 8 5 9 0 0 52 4 hD B P ( m m H g ) 8 1 2 2 1 0 2 18 4 9 5 1 4 3 9 0 0 5d S B P ( m m H g )1 3 1 9 5 1 1 9 21 3 4 3 2 1 8 9 1 0 0 5d D B P ( m m H g ) 8 3 7 1 1 0 9 88 5 6 7 1 4 7 9 o 0 5n S B P ( m m H g )1 1 9 5 4 1 3 71 3 2 5

12、 9 1 9 2 2 O 0 5 ) ,由此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2 4h 平均血压水平无差异前提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L V H 。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是靶器官损害的一个标志,并可预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汹1 。Z e y n e pD e m e tE r s o y l u 等口7 1 研究显示,非杓型血压患者的L V H 发生率、L V D d 、W S T 及P W T 显著高于杓型组。R i c h e yP A 等啪3 认为,随着收缩期动态血压的升高,L V M I 也随之增加。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关于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有学者认为:在原

13、发性高血压早期,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应激性增高,随着靶器官受损程度的加深及血管壁结构的改变,这种血压随生理活动而改变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紊乱,外周血管阻力的可逆性改变减弱或消失,导致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晒1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高血压患者血压不同的节律规律,采用个体化合理用药治疗方案。对于杓型高血压患者,应白昼选用短效降压药物,以避免夜间血压过低;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则应采用长效降压药物或夜间增加用药,使夜间血压降低恰当水平,以期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良好的控制血压,从而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局限性本研究入选患者常规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对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未进行限制,对药物及血压水平未进行过分干

14、预与配对,可能会给本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偏倚。另外本研究仅入选9 3 例患者,由于样本量偏小,可能使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倚。1 6结论l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 V H 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及血压昼夜节律密切相关。2 、具有血压晨峰的患者发生L V H 的危险性更高,可以认为血压晨峰也是预测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3 、2 4h 平均血压水平无差异情况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L V H 。1 7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目前临床上关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结果多数来自于偶测血压,动态血压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J 下在广泛运用于临床,它能更直接地反映高血压的真实情况,筛查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尤其在指导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治疗难治的高血压,预防靶器官损害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此类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以2 4hA B P M 所获得的各项参数来评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左室肥厚,是比较新的临床研究方向,是今后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展方向之一。1 8参考文献l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 0 1 0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 0 11 , 3 9 :5 7 9 - 6 1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