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4516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试题类型:1、 形象鉴赏题(托物(人)言志 型鉴赏题)2、炼字型鉴赏题3、意境类鉴赏题4、语言鉴赏题5、表现手法类鉴赏题6、景物描写特点类的题,秘诀一:托物(人)言志型鉴赏题要答出“表层”及“深层”两方面,托物言志及咏史型的古诗其所涉及的情感一般分为两个方面:表面上看,是对某物或某个历史人物的感叹,而实际上,往往表达自身的某种情感。回答时,既要答出表层意思,也要答出深层意思,这样,才能确保拿到全分。,例1: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处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点拨:从表层(榴花)及深层(自身)组织答案。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

2、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例2、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者在该词中写周瑜,抒发了什么感情?,点拨:从表层(对周瑜)及深层(自身)组织答案。答案:抒发了对周瑜的赞美、敬佩及对他建立了一番功业,志得意满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感伤之情。,秘诀二:炼字型试题可按照“解释描述作用”的步骤来答题,常见到的问题:这一

3、联中最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技巧:不孤立的只读该字,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具体答题三步: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意。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枭枭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点拨:按“解释描述作用”三个步骤组织 回答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的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

4、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长 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零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秘诀三:意境类鉴赏题可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的方法来解答。,常见两种错误:一是描摹景物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

5、着重思考“正衬”模式,而忽略了“反衬”,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山居秋暝,简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这两句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第一步)“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第二步)诗人若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

6、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第三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芳草:在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梧桐:表示凄苦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梅花:寄托一种高洁的品格。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三

7、国人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菊花:象征高洁 苏轼:宁可枝头抱香死,不肯零落随尘埃。桃花:象征美人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牡丹:象征高贵 刘禹锡赏牡丹诗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扬花:象征飘零 喜做浮萍万斑泪,不为扬花一片天.,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啼叫声象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

8、,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大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景: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姜夔: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古诗十九首: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猿啼:在古诗中象征着悲伤的感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

9、,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巴水天边路,啼猿 伤客情。,燕: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杜甫: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天,秘诀四:语言鉴赏题要答出特色与感情,答题分三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的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 、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

10、无奇 、质朴清新 、口语化、淡雅、词藻华丽等,示例: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点拨: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答案:,此诗的语言特点是质朴、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一步),“黄莺儿”是儿话音,富于口语化的特点,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第二步)。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秘诀五:表现手法类鉴赏题要分三步作答,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类。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手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

11、 对比。 白描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通感。,答题分三步: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指出哪些地方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简要分析。,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

12、,辞官回乡),不露痕迹地表达思乡情。,秘诀六:景物描写特点类的题可按几个固定的角度来思维,常见的写景方法:1、写景的层次感或视角的变化,即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等。2、景物的动静,主要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3、景物的色彩。 4、景物的大小对比。5、景物的典型性。 6、虚实结合。7、以乐景写哀情。8、大处落笔与工笔细描。,例 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边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香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本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答案:景物描写层次感强。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花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

13、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绿绿的芳草,残红的斜阳等。抓住典型景物,从大处落笔,境界开阔。诗人选取了天、地、山这样宏大的意象。,秘诀七:看似矛盾或非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其实都是为了强化与突出主题,经常会有这样的题,会问到诗中的两种表述是否矛盾,或者问表达法与惯常说法不同,甚至相反,你怎样看待?,凡是此类的题,我们都可以这样来思考: 答题关键:这种非同寻常的说法其实都是为了更好、更突出、更强烈表现有关的主题。,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见,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

14、“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最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例: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无山遮望眼”应是人们所期盼的,可是作者却说“最苦无山遮望眼”,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无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