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4506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 史 九 年 级 (下) 复 习 提 纲第第 1、2 课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 2、策源地:美国和德国 3、标志性发明:(1)电机的发明、应用 (2)内燃机的发明、应用 4、特点:内燃机取代蒸汽机,电能取代蒸汽能,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 5、重大发明:(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有电报、电灯、蓄电池等。电器的广泛使用的影响?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2)1885 年,德国工程师本茨和戴姆勒生产出首批汽车;美国的福特公司成为 20 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3)1903 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汽

2、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出行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内涵。预告航空新纪元的到来,飞机成为最便捷的远程交通工具。6、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形成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第第 3、4、5 课课 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1、科学的长足进步(成就) (1)牛顿 英国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创立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 经典力学体系 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推动了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 (2)达尔文 英国 物种起

3、源 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 提出进化论思想。 (3)爱因斯坦 德国 创立狭义相对论,对人类研制核武器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又创立广义相对论 使人类进入核能时代,加深人们对时空物质运动认识。 2、欧洲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1)时间:18 世纪 (2)性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中心:法国 (4)内容: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一生致力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这一思想,为未来资产阶级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提出“社会契约论” ,这一思想成为法国

4、大革命的“圣经” ,也为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5) 、影响: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 3、文学艺术的繁荣(主要作品) 3英国: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充溢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和时代精神 俄国: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俄国革命的镜子” 意大利: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 荷兰:凡高 向日葵 凹显个性的张扬和对生命的理解 德国: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第第 7、8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年年 7 月月1918 年年 11

5、 月)月)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2)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核心) 、奥匈帝国、意大利;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开战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作战。(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 年 6 月 28 日) (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4)战争过程:战线:战场主要在欧洲,有西、东、南三条战线,西线最关键和具有决定意义。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屠宰场、地狱 (5)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性质: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7)影响: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和破坏。客观上影响了世界4历史的发展 a、

6、世界格局变化欧洲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b、战争引起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诞生。c、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第 9 课、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背景:内因20 世纪初,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经济、文化、政治落后,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二)十月革命:(1)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号召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1917 年 11 月 7 日,彼得

7、格勒武装起义胜利,推翻临时政府,政权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意义:、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鼓舞了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 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重点) 1,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 时间:19181920、 19211924 背景 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5为发展生产和纠正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单一的国有制 C、实行

8、实物配给制 D、实行劳动义务制 3,新经济政策内容 A、实行粮食税收制 B、实行多种所有制 C、实行商品买卖制 D、实行按劳取酬工资制 4,作用: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第第 10 课课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时期(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设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注意弊端)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联系中国的一化、人民公社花) 时间:1926 年起近10 年、 19291932 1,内容:兴建 6000 个大型工矿企业 、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特点:高速度和

9、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组建集体农庄 成就: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建成采用先进技术和集体劳动的社会主义大 农业 弊端 造成国民经济内部比例失调 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强迫命令 ,虚假数字,农业税过高,影响发展。二、五年计划 1、时间:1928 年起实施(19281933;19331937) 2、成就:提前完成,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63、体制:国家计划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 4、弊端:排斥市场调节,统的过死;压制积极性,缺乏动力与活力;效率低下,社会财富严重浪费 三、肃反运动(19361938 年) (联系文化大革命)第第 11 课

10、课 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和世界经济大危机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和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 、巴黎和会 时间:1919 年 1 月6 月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取得胜利,同盟国失败。 目的: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按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结果:1919 年 6 月,签订凡尔赛和约 (a、国际联盟盟约;b、对德和约) ,1920 年 1 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倡仪者美国没有加入该组织。 影响:对德国加以严惩,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和约无视中国的权益,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二、华盛顿会议: 时间:1921 年 11 月; 背景:列强在东亚、太

11、平洋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矛盾)十分尖锐; 目的:协调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及限制海军军备; 结果:1922 年 2 月,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 ,美、英、日、法、意还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公约 ,美国在会上提出了在7中国实行“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的原则,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影响:暂时协调了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评价(重点):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基本上完成了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新秩序。但该体系不是“和平”体系?,隐藏着难以克服的新老矛盾,缺乏制

12、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仅维持 20 年的和平,人类又卷入新的世界大战。四、世界经济大危机: 时间:19291933 年 导火线:美国股票价格暴跌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影响(重点):从美国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引发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加剧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第 12 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 一、罗斯福新政(重点) 内容:整顿银行 支持大银行开业,淘汰小银行,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 农业调整法 ,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稳定农产品价格 工业复兴, 国家产业复兴法这是新政的核心基础和核心措施,工业复兴法大大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整和控制 兴办公共工

13、程,以工代赈,失业救济 作用:渡过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8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形成 意大利 1922 年 墨索里尼 德 国 1933 年 希特勒 日 本 1936 年 法西斯军部 三、希特勒法西斯暴行 1933.2 国会纵火案 残酷镇压共产党,实行纳粹党独裁,实行恐怖统治 1933 年 屠杀犹太人 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夺取犹太人资产 第第 13、14 课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慕尼黑会议(重点): 实质: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牺牲小国利益,以达到“避战求和” “祸水东引”的目的。 后果(影响):增强了德国实力,助长侵

14、略气焰,直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打开大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 9 月 1 日1945 年 8 月 15 日) (1)爆发标志: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9 月 3 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扩大: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欧洲战场扩大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全面扩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经过 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个反法西期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9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1944 年 6 月 6 日,英美盟军在

15、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军陷入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1945 年 2 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重点) ,会议决定要彻底打败德国,迫使它无条件投降,战后由四国分区占领,进行民主化改造,会议还缔结了雅尔塔秘密协定 ,损害了中国部分主权。雅塔会议对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产生了重大影响。(4)重要战役及转折点战役 :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A、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苏德战场转折点;B、阿拉曼战役(1943 年)北非战场转折点;C、中途岛海战(1943 年)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8 (5) “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6) “二战”影响:a、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b、 “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7)两次世界大战启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国与国之间应加强合作与沟通,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彼此的矛盾与争端。 第第 16 课课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