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4475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居住环境的建筑小品与设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天津分院 2004 级园本1调查结调查结果果顺驰太阳城坐落于月牙河以东,卫国道以北。总占地面积为 151 公顷,建筑面积 130 万平方米,将有人 4 万人在此安居乐业,堪称一座名副其实的城中之城。太阳城采用整合的规划设计手法,强调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室外公共空间、功能区域节点的合理设置,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城市功能系统。太阳城重视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可持续性,形成及商业、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各项高尚品质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中心系统。顺驰太阳城丹荔园占地 5.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2 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43%,将有 4500 多人在这

2、里安居乐业,人均绿化高达 18.8%。全园本着“适度、和谐”的理念,通过对社区生活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新型城市住宅区的发展模式。园中的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三层、四层的小洋房,小高层和 TownHouse,楼盘摆位采取灵活的布局形式,保证南北朝向,同时通过建筑单体设计的变化,打破行列式布局的呆板,在环境上,适当减少小中心绿地,加大组团绿地面积,增强居住环境的均好性。在小区内种植了多种植物,尤其是花灌木和小乔木既能增加居住区的休闲气氛,也能增加绿量。在配植方面,多采取自然修剪色带、花带、修剪篱、修剪球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空旷感和零零散散的效果。植物配植也尽量适用植物的自然形态,追求自然群落

3、郁郁葱葱的意境,同时乔木、花冠木、地被植物的配置要求层次、结合地形形成丰富的绿色空间。小区平面小区平面图图 (附后)(附后)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天津分院 2004 级园本2城市居住城市居住环环境的建筑小品与境的建筑小品与设设施施摘要摘要在进行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的规划设计时,首先要研究人们在居住环境里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面积、空间尺寸、人流特点、各种空间的接近程度;同时还要根据以上各种功能,要求归纳出人们在居住环境的“活动模式”,而且必须进一步深入到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的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衡量人们居住生活水平的标志,不仅仅是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的住宅,而且使整

4、个居住环境的质量。随着人类居住行为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居住生活圈还要逐渐向住宅外部的空间扩展。楼间绿化和庭院绿化是提高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而各种小品是园林绿化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人们在住宅外部的空间活动时就需要各种建筑小品与设施加以配合。如果把居住环境比喻为交响乐,那么居住区的建筑小品便是其中的乐段的强音。1. 居住环境的概念人类要生存,总是要生活在某种构成形态的客观环境之中。这些客观环境可能是处于自然状态的环境,也可能是经过人为构造的人工环境或者是两者相结合的环境。总之,人们居住生活与外界相关空间的环境因素所构成的综合的物质实体,就是居住环境。2. 居住环境的构成居住环境是“住宅内部环境住宅近旁

5、环境住区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体系的基本环节。居住环境的构成涉及到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社会体制、生活方式、群体形态、技术体系、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因素。即包括有物理、生化等方面的因素,也有着各种为满足居民居住生活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种园林绿化建筑小品与环境设施。3. 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的设计准则居住区的建筑小品与设施应具备适用和供人观赏的功能。其规划与设计应充分结合环境考虑,使其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在设计上应认真研究人们的居住生活行为,尤其要注意人的尺度和活动规律,同时还要考虑其美学价值及景点作用。此外,在选材上要注意本地的建筑材料,设置位置恰当,数量合理,效果显

6、著,在施工中切忌粗制滥造。在进行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的规划设计时,首先要研究人们在居住环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天津分院 2004 级园本3境里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面积、空间尺寸、人流特点、各种空间的接近程度。同时,还要根据以上各种功能,要求归纳出人们在居住环境里的“活动模式”,而且必须进一步深入到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的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在规划与设计建筑小品与设施时,要实现建筑小品与设施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二是保留,三是协调。所谓利用,就是将居住区建筑基地上一切有利于建筑小品与设施构成的地形、地物和地貌充分利用起来。所谓保留,则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意义,属于

7、名胜古迹一类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建筑小品的保留。所谓协调,就是采取某种规划、设计手段使建筑小品及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相协调。这种协调手段通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小品本身的处理尺度、体量比例、色彩乃至总的风格上与周围的住宅等建筑物或环境取得协调;二是以建筑小品为“媒介”来协调新建筑、道路与原有建筑或环境之间的关系。4. 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的分类4.1 出入口为了规划、设计出独具特征的居住区,居住区的大门就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居住区的除入口处往往选择一些建筑为视觉焦点,作为该居住区的标志,以有别于其他居住区。居住区的出入口,通常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居住区级的大门;第二是居住区里住宅

8、组团的门;第三是住宅底层外庭的门;第四是单家独湖小庭院的门。各种类型的出入口不仅应具有让人流、车流集散的功能,而且还要能起到标志、分隔、警卫以及装饰的作用。4.2 树在居住环境里,不仅要种植好树,还要结合实地以各种建筑小品与设施来保护树木、培植树。凡是与树的种植和保护相关的建筑小品与设施的设计,都应与树相协调。树不属于小品,但经过修剪可视为小品,如修剪树、盆景是绿化设计等。4.3 水水也不属于小品,但建筑小品往往利用水来丰富自己,如喷泉、小桥、流水、叠泉。所以在居住环境里,动态的水很少独立存在,而是和各种建筑小品相辅相成构成水景,以增添情趣。处于动态水环境里的建筑小品,其主要功能是与水相结合产

9、生观赏价值,同时也在水的循环、清洁等方面起到相关的技术处理作用。此外,随着人们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环境里的建筑小品与设施的规划设计手法,要求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这样才富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天津分院 2004 级园本44.4 石在居住环境设计与设施中,运用石时,又必须注重质感的表现。所谓质感,就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材质感。使人有崇尚自然的联想。4.5 雕塑居住环境里的雕塑形式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具象的雕塑由于能直接为人们接受,所以往往多于抽象。但许多优秀的抽象的雕塑形象比具象的雕塑更含蓄、更概括、更简练、更典型,因此也就更耐人寻味、发人遐想。4.6 活动场地与设

10、施活动场地要选择一些儿童所喜好的设施,譬如秋千、转椅、滑梯、攀登架等。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设置一些可供孩子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设施和场地。如篮球场。4.7 花坛、花台和花池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其中种植植物,以各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制成各种图案的花池称为花坛。花台主要分为平面规则式花台和立体组合石花台两大类。花池就是由草皮、各种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面的地块。花池主要分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和综合花池等。4.8 分隔设施在居住环境中,围墙、篱笆、栅栏是基本的分隔设施。围墙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分隔,同时还具备美化和装饰环境的功能。有的围墙和花坛、花台、树丛、竹林、山石相结合,形成具有自然生机

11、和情趣的绿带,打破了某些围墙的单感。4.9 凳、椅居住环境里的凳和椅,主要是供居民作息活动,赏景之用。凳和椅的布局要遵循并适应人们的活动规律,通常设置在适于人们安静休息、交往方便、景色优美的地方,如花坛与花池旁、树旁或树的四周、水池旁、小游园的游人通道、台地上,以及游息性的场地内等。4.10 灯居住区的灯,它除了夜间具有照明的主要功能之外,白天还应具有装饰的作用。因此,各种灯无论在造型和布局上,以及光源的选择、照明质量和方式上都必须满足环境设计的要求。4.11 花架花架布局的方式主要分为独立式与联立式两种。住宅的出入口以及内、外庭院大多设独立式花架,居住区的小游园以及各种游息场地大多设联立式花

12、架。花架所采用的材料,一方面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铁、木等,这样一类花架一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天津分院 2004 级园本5方面要求具有坚固和具有永久性;另一方面则可根据所选择的花种类而采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譬如竹、树干等。4.12 公共小品及设施居住环境中的公共小品及设施如:公用电话亭、布告栏、凉亭、垃圾箱等。这些公共小品应既能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又应具有让人观赏的价值。有的小品与设施还应便于清洗、拆卸、更换、组合,在选材上要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分别考虑。4. 结语居住环境建筑小品与设施规划、设计的途径首先是从居住空间的立场出发;其次是从公共设施空间的立场出发;然后是从城市空间的立场出发。在进行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时,如果从公共设施空间的立场出发,就要发挥公共设施空间功能,将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联成一个整体,能看到整个居住环境。此外,还要按设施的功能进行群组排列,及构成各个群组的空间层次,又取得了巧妙的相互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