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41904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理作用,并提示从中医肝脾。肾瘀立论,以疏肝通窍安神为主,按虚实两型辨证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具有针对性强、药理广泛、治疗效果较好的特点。中医药治疗久聋临床观察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谯凤英赵铭辉沈金城朱慧娴1 资料和方法1 1 诊断依据:以持续3 个月以上的听力下降伴耳鸣为主要症状,听力学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1 2 局部检查:外耳道清洁,鼓膜完整或有内陷、增厚、光锥标志清或少光泽。1 3 病例选择: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例共3 0 2 例,其中门诊2 2 8 例,住院7 4 例,男1 9 8 例,女1 0 4 例;年龄1 6 7 0 岁,平均4 6 岁;病程3 个月以上。4 0 例双耳听力下

2、降,2 6 2例单耳听力下降,共3 4 2 耳。大多数曾经外院医治,疗效不显。1 4 判定标准:依照耳鼻咽喉科教材,耳聋分级:经纯音听阈检查,计算0 2 5 4 H z 平均听阈,轻度耳聋( 2 6 4 0 d B H L ) 7 0 耳,中度耳聋( 4 1 7 0 d B H L ) 1 0 8 耳;重度耳聋( 7 1 d B H L 以上) 6 8 耳。耳鸣按以下分级法,正常( 一) 2 4 耳无耳鸣;轻度( + ) 7 8 耳,耳鸣间歇发作,或仅 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下出现,且程度轻;中度( + + ) 5 9 耳,耳鸣持续发作,程度较重,在嘈 杂环境中仍有耳鸣,重度( 卅) 2 l 耳,耳

3、鸣程度重,常影响工作或睡眠。1 5 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人按住院顺序及门诊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2 0 0 m g 加入0 9 生理盐水2 5 0 m l 中,静脉点滴;治疗组除给予以一k 液 体外并加用中药、针灸治疗,一个疗程2 周,治疗1 3 个疗程。中药针灸均以活血通窍为治则,主药:鸡血藤3 0 9 ,络石藤3 0 9 ,红藤3 0 9 ,钩藤3 0 9 ,僵蚕1 0 9 ,地龙1 0 9 ,生磁石3 0 9 ,生石决明3 0 9 。针灸主穴:耳门、昕宫、听会、翳风、 风池、完骨。按中医辨证做以下分型,加相应药物及辅穴。f 1 1 肝火上扰型:证见耳鸣,郁怒后

4、加重,呜声高亢,如闻潮声或风雷声,常突发加重,多伴有面赤目红、口苦咽干、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加辅穴太冲、丘墟。( 2 ) 痰火郁结型:证见耳内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胸闷脘满,可伴头昏、沉重、咳嗽多痰、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加辅穴丰隆、劳宫。f 3 1 肾精亏损型:耳鸣声细小,音调较高,如蝉鸣,昼夜不息,夜间较甚,兼见头晕目眩、腰膝发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加辅穴肾俞、太溪。( 4 、脾胃虚弱型:耳鸣音量大但调较低,劳则更甚,或蹲下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舌淡

5、红,边有齿痕, 苔白,脉虚弱,加辅穴足三里、三阴交。 1 o 疗效评定标准1 6 1 有效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有效O 2 5 4 K I - I z 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 5 3 0 d B 。 单一频率听力改善1 5 d B 或以上者;耳鸣由影响工作和睡眠为仅在嘈杂环境中仍出现,但不影响工作和睡眠;或由嘈杂环境中出现转为安静环境下出现;或由持续性转为间歇胜。进行性或波动性听力障碍者经治疗后不再进一步加重者。1 6 2 显效1 6 1 和1 , 6 1 检查结果提高3 1 d B 以上者;耳鸣影响工作和睡眠转为仅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出现;或持续性耳鸣减弱为偶发;1 6 _ 3 痊愈:上述频率平

6、均昕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耳鸣消失,个月以上不复发者。1 6 4 无效:上述测试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 5 d B 者耳鸣无改善。2 结果 2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随病程延长有疗效降低的趋势。 2 4 年龄与疗效关系表( 表4 )分型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3 讨论31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系统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任何年龄,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渐发生的,其病因较为复杂,近年来神经性耳聋的发病机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研究的进展,

7、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学的认识进入高层次,基本上对本病发生机理为供血障碍这一学说达成共识。所以我们以活血化瘀为主,选用咀活血通窍为主的中药四藤汤加减及针灸、静滴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3 ,1 1 中药:鸡血藤、钩藤、络石藤、红藤均为藤类,其活血化淤,通络功能极强;僵蚕、地龙为虫类药,二者一升一降,升降协调,通络止痉;生磁石、生石决明两药咸寒质重,滋。肾水,涵肝木,有水木相生之妙用,共奏滋肾平肝,潜阳安神之功。3 1 2 针灸:本文选用耳门、听宫、听会等为主穴。听富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据针灸甲乙经载又是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穴,手足少阳经脓均“从耳后入耳,出走耳前”,3

8、2 手太阳经脉“却入耳中”,三条经脉进出耳中均与听宫穴有关,故该穴是治疗耳聋、耳鸣的常用穴。针刺听宫穴可以提高耳聋患者耳蜗昕神经以及外侧丘系桥脑的兴奋性和传导性。昕会为足少阳胆经经穴,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腧穴,三穴有镇静聪耳开窍之功。耳门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为肾气朝耳之所入,三焦之元气和于胆之所出,连系于脑,通知觉而闻声音。风池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具有补益脑髓,熄风通窍之效。完骨穴系足少阳胆经之穴位,胆经循耳,且有支脉从耳后贯耳中出耳前。然而在历代古医籍中治疗耳聋取穴完骨则不多见。在针刺此穴时,多数病人耳内有明显感应,其原理是完骨穴浅部与耳大神经关系密切,深部与耳蜗接近,针刺完骨穴可以改善内耳微

9、循环和组织细胞缺氧状态,其针感强烈,对恢复听力效果显著。诸穴同用共奏聪耳开窍之功。3 1 3 川芎嗪为中药川芎的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扳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的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产生抗栓及溶栓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耳脉淤阻的耳聋耳呜。3 2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其病理变化为内耳微循环障碍,血管纹缺血,螺旋器听毛细胞萎缩退变。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通透性、抗炎抗渗出,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等作用。所以我们以活血化瘀为主,采用中药、针灸、静滴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6 7 ,与对照组相

10、比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而且观察对于轻度耳聋或病程较短者疗效尤其显著,估计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内耳听毛细胞或听神经尚未完全变性,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有关。而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括性及再生能力减弱,听觉器官及身体其他器官逐渐老化,故疗效也随之下降。据前统计结果我们看到只要辨证准确,采取治疗方案合理,耳聋的辩证分型与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效率达到7 0 左右。3 3 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治愈率较差,主要与患者不重视治疗,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或者无信心坚持长时间的治疗有关,所以我们应该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用不同方法,综合治疗,可达到调和脏腑功能气血,提高听力,治疗耳鸣的目的。因此,应用中医药来治疗耳聋耳呜这一顽症具有重要意义。、 双辛滴鼻液对鼻黏膜作用观察( 摘要) 天津市南开医院陈洁选出由辛夷、细辛等组成的中药滴鼻药物“双辛滴鼻液”,经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观察其疗效和对鼻黏膜的作用。目标;通过动物鼻腔黏膜用药前后鼻阻力、鼻黏膜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的观察,以及有关介质C G R P ( 降钙基因相关肽) 、N P Y ( 神经肽) 的观察,证明“双辛滴鼻液”具有祛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