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4015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之浅见【摘摘 要要】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是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对于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甚至经济现代化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但是,我们在农业产化过程,以维护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注意到专业化和分工是农业产业化的落脚点;处理好农业产业化中的剩余劳力转移;处理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权利界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最终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关关 键键 词词】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化;农业专业农业专业化;化;规规模模经济经济;土地使用;土地使用权权流流转转在中国经济现代

2、化过程,农业现代化处于基础地位,源于中国是农业大国 的基本国情。而农业的产业化又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 因此,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产业化,首先,要 清楚目前中国的农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再次;当前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做出总结。 笔者将围绕以上的逻辑思路,展开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的浅析。、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的现状:我国农业的现状:中国的改革之路在风雨中已经走过了 30 个光阴。中国的改革之路和中国革 命的轨迹是同步,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

3、村开始的。1978 年 ,安徽省凤阳市小 岗村的农民通过订立了“生死责任状” ,以巨大的勇气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 幕,创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下,是一种巨大的 进步。因为它使土地通过承包的方式使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了分离,极 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延续到, 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的不断地完善该制度。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行,引入了市场机制,试图建立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与此相对 应,农业也必然暴露在市场面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很大,从东 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从南

4、方到北 方,呈现着同样的态势。经济发展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农业地区发展也 是不平衡的。因为农业的发展需要工业、服务业的支持。从整体来看,农业的 机械化水平、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劳动者素质水平、农业的科技化水平都存在 的巨大的差距。通过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2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找出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由于 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处于二元的发展状态。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工业、第 三产业能很好地为农业服务,因此,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也很高。而在经济欠 发达地区,其它产业的落后导致无法为农业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相应的农 业发

5、展水平低下。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进行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越来 越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尤其是市场竞争。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 来说,家庭分散经营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小农经 济模式时代,满足于自足自给,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农 业现代化的过程。 二是由于农户缺乏信息、实用技术、农资供应、农产品运销等有效服务, 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显得相当滞后,生产经营带有 较大的盲目性。一句话,为农业提供的服务严重滞后,导致农业生产处于被动、 盲目的状态,严重背离了市场对于农业的要求,导致农业

6、的发展长期处于被动 的发展。 三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断出现“卖难“ 问题,或卖不出好价钱,在市场 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农业 的生产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 求,导致农产品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是农业产业链短,对农产品深层加工、开发程度不够,科技转化率低, 农产品市场上存在着粗加工的初级产品过剩和精深加工的名牌产品短缺的矛盾。 由于农业生产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导致农业生产无法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完 整的产业链,生产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而市场需求的精加工的农产品不足, 整个农业生产处于非理性的生产状态。、农业产业化的重

7、要性和急迫性: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面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摆在我国农业面前的选择是农业必须 走产业化的道路,这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农业产业化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家庭承包经营责 任制之后,农业组织形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如果说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一定意义 上是对小农生产方式的复归,那么,农业产业化则是对小农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改造,是向现代农业组织的转型。 ”1可见,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 是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和超越,是我们在走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能超越 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我们当前农业中遇到的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8、,发 展农业产业化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其重要性和紧 迫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 产业化经营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推进农业 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 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灾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一种好举措。 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市场作为农业生产的指示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农业1 翟春玲:农业产业化问题若干思考 ,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 期。3生产,从而减少农

9、业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节 约型转变,从而最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 第二,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带建设。农业产业化经 营,是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它通过利益纽带,实行生产、加 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 化有机联系起来,并且互相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 营组织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有利于促进当地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 成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集聚,产业化基地规模 日益扩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通过农业产业化,推动了传统的农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极大地

10、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引导和推动 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之一。 第三,有利于带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延长农业产业 链条,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 显著提高。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1的联 结机制,可以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而且还可以 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通过农业产业化,形 成了利益和风险共担的独特的联结机制,从而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实现利润的 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

11、积极性。三、当前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注意点:三、当前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注意点: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农业产业化是拜托我国当 前困境的必由之路,因此农业产业化是不仅是重要,也是紧迫的。对于当前推 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是农业产业化的着眼点,而不是过分强调规模经济。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是农业产业化的着眼点,而不是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单位,“农户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工是农业 产业化的起点,职能专业化所产生的分工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济动力”2。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弄清楚专业化及其分工和规模经济

12、的逻辑关系。 在弄清楚他们的逻辑关系之前,首先必须清楚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3是西 方新古典经济学提出的概念。实现规模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的。我们在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所谓的规模经济。这就颠倒了规模经济和 专业化及其分工的逻辑关系。由于农户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工是农业产业 化的起点,必然是先实现专业和分工,然后才逐步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 农业产业化和分工的结果。而在现实中,往往颠倒了他们的逻辑关系。没有专 业及其分工,规模经济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产业1 王云香:探析发展农业产业化之路 ,载安徽农学通报2009 年第 15 期。2 翟春玲:农业产

13、业化若干问题思考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 期。3 所谓规模经济 (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 ”(scale merit),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 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 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 规模经济指的是 :给定技术的条件下 (指没有技术变化 ),对于

14、某一产品 (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 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 济)。具体表现为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 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minimum optimal scale 以下简称 mos)” 。4化过程中,由于单个农户的可供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所以,如果硬要强调规 模经济,就会扭曲成为“小而全”的自然经济模式。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的过 程中,首先实现农户生产职能和经营职能的分工。笔者认为,生产职能留给农 户,而经营职能应该转移到一个专业的中间组织。当前,

15、我们农业产业化过程 中,恰恰缺的就是一层组织。特别是农业必须面对市场的大环境下,这样的组 织显得更为重要。供销社类似的组织是它的传统形式,但是它们的功能逐渐萎 缩,所以,必须建立类似的组织来填补传统的承担经营职能缺位留下的真空。 只有建立健全的经营职能的组织,才能更好地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保护农户的利 益,逐步实现有限的规模经济。 农业产业化中的剩余劳力转移。农业产业化中的剩余劳力转移。 在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中,是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分工和专业化都很低, 更多的农业人口都依附在农业上,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可以称为隐形失业人 口,这些人口也包括在农业就业之内。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启动以后, 城

16、市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导致农村青壮年人口融入到城市中,从事建筑、服务 等工作。但是,随着这部分农民工的城市就业也遭遇了困境。无论是人为因素 还是客观的经济条件造成的,包括,城市政府为了保护当地城镇居民的就业权 利,往往通过行政的手段限制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客观的因素包括时下的波 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就业市场。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 将解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如此多的等待就业的人口,可谓是比较大的挑战。 从理论上讲,从农业解放出的人口应该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 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最根本的解决就业的措施是消除城乡二元结 构,只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才能通过市场更好地配置资源,其中包括劳动力 资源。实现劳动力有序进入城市就业或者就地消化。这是解决农业产业化中的 剩余劳力的最根本措施,但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必须看 到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就业压力的紧迫性。 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权利界定。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权利界定。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土地使用流转的权利界定是我们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