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3995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不仅克服了模拟无线电视易受干扰、图像质量差、有重影的缺点,还可以在一个电视频道内传送多达8套电视节目,极大提高了无线频谱的利用率。地面数字电视带来的更大变化是,可以在移动状态下稳定接收到高质量电视节目信号,使得车载电视、便携手持电视成为可能。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公共服务,数字化过程涉及到大众的利益;二是频率资源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是由政府管理和控制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会对信息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即

2、美国的 ATSC 标准、欧洲的 DVB-T 标准、日本的 ISDB-T 标准,2006年8月18日,我国颁布了自己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20600-2006),并将从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展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美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率已经达到99%。目前数字电视广播主要有三类标准:卫星广播标准 DVB-S,有线电视广播标准 DVB-C和地面广播标准 DVB-T(欧洲标准)等。卫星广播具有覆盖面大,不受地域影响等优点,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讲,接收端需要天线锅面、卫星接收机等,价格难以接受,所以发展受到一

3、定限制;另一方面,直接接收卫星节目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所以短时间内难以推广。有线电缆广播电视着重于解决“信息到户”的问题,特别是在城镇等人口居住稠密地区,但“最后一公里”建设成本很高,对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收看有线电视短期内无法实现。而地面无线广播作为电视广播的传统手段,由于其独有简单接收和移动接收的能力,能够满足现代信息化社会所要求的“信息到人”的基本需求。数字电视一个频道在通过网络管理和软件的控制下,可以同时收看多套标清晰度电视节目、调频广播节目及数据广播等,对电视观众来说,是质的进步,而且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传输和使用能克服环境恶劣和从根本上解决了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无疑,数字电视地面

4、广播的推广和产业化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增长。当今国内许多省市已开始进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试验,上海文广集团在数字电视无线发射、移动接收方面走在了前面,而且在经济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北京广电传媒公司的数字移动接收也已投入运行,前景看好,潜力巨大。还有的省市正蓄势待发,为抢占这巨大的潜力市场而努力工作,数字地面广播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新一轮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刻苦学习数字技术,加强调研研究,做好知识储备,积蓄力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HFC 接入技术(一)HFC 的基本原理HFC 网络中的下行数据经由相应调制技术(如 QPSK,QAM 等) 转换成模拟射频信号,这些模

5、拟射频信号和其他模拟音频、视频信号经由频分复用方式合成一个宽带射频信号,加到前端的光发射模块上,并调制成光信号传输到光节点并经同轴网络传输到用户。在用户端,用户接收相应频带的信息后,进行解调得到所需数据。用户上行数据经 Cable Modem 调制成为模拟的射频信号,送到同轴网络上,由同轴电缆放大器接收处理后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到局端的 CMTS ,经解调等处理后转为数据流送往外部网络。Cable Modem 是一种可以通过有线电视(CATV) 网络进行高速数据接入的装置。它一般有两个 接口,一个用来接室内墙上的有线电视端 口,另一个与用户计算机相联。Cable Modem 不仅包含调制

6、解调部分,它还包 括电视接收调谐、加密解密和协议适配 等部分,它还可能是一个桥接器、路由器、 网络控制器或集线器。由于有线电视的 同轴电缆是按单向传输模式设计的,信号 只能从有线电视台传送给用户端收听、 收看,不允许信号从用户终端传送到有线 电视台播放,所以必须对现有的 CATV 网络前端和用户端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双 向传输功能,才能与 Internet 相连接。 因此一个 Cable Modem 要在两个不同 的方向上接收和发送数据,它把上行的数 字信号转换成模拟射频信号,类似电视信号,能在有线电视网上传送。接收下行信 号时,Cable Modem 把它转换为数字信 号,通过相应接口传送给电

7、脑处理。目前 Cable Modem 的上行传输速率可达10 Mbps ,下行传输速率可达35Mbps ,距离 可以是100km 甚至更远。 当前,HFC 主要存在3个国际标准。 DOCSIS 标准支持北美的有线电视制式 NTSC。为了更好地支持亚洲和欧洲的 有线电视制式,Cable Labs 组织又提供 Eu2roDOCSIS 标准。(二)HFC 主要网络应用在 HFC 网络中,局端接入设备以上部分,就是常规的城域或局域网络,有网管系统,也有提供本地业务的服务器,以及相关的用户认证与计费设备。从局端到用户端的 Cable Modem 是 HFC 的部分,实际上完成的是数据信号在有线电视网络中

8、进行传输的调制解调工作。Cable Modem 与用户 PC 之间可能通过以太网或 USB 接口相连。在有线电视网络发达的地区,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实现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的混合传输,同时又可利用同轴线高带宽的优势,这些都使得 HFC 成为一种很有竞争力与潜力的接入方式。二、HFC 接入解决方案及实现方法(一)解决方案CATV 网络具有天然的宽频带特性,可以满足各种宽带业务对带宽的要求,线缆调制解调器的特点是利用有线电视,速率很高,上行速率最高为10 Mb / s,下行速率最高可达36Mb / s(DOCSIS 标准)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宽带 IP 接入技术,因为有线电视的光纤或同轴电

9、缆毕竟比双绞线能承受高得多的带宽。同时, Cable Modem 的出现也打破了公共电话网络对本地数据市场的垄断。因此,业界曾经普遍认为 CableModem 将会成为未来宽带 IP 网络的主要接入手段之一,但是相对于五类线宽带入户来说, Cable Modem 在速率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但他可以作为广电利用同轴电缆的过渡手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终将被五类线宽带入户取代。现有有线电视网主要由光缆和同轴电缆组成的混合网络(HFC)作为一个宽带接入平台,HFC 网络不但能够提供目前的广播业务,而且通过增加前端(或分配中心)和用户端设备,可以逐渐满足日益增长的新业务需求,在业务功能逐步升级的过程中

10、,HFC 接入网络不会出现传输频带的“瓶颈”阻塞现象。HFC 是有线电视领域的标准网络拓扑结构,一般主干拓扑为星型,分支网络为树型结构,光纤用于干线传输,而分配网络全部采用同轴电缆。在用户接入网络中设立若干个前端系统,用户使用 CableModem 入网。CableModem 接入主要是为个人家庭用户的 Internet 接入,小型企事业单位用户的局域网络互联。(二)物理拓扑结构HFC 即光纤同轴混合接入技术, 是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现已接入至千家万户的 CATV 同轴电缆来开发宽带综合接入技术. 从通信市场开放、业务竞争的需求出发, 三网融合方案主要是 HFC.其特征是在原来单向传送多频道模

11、拟广播电视的 CATV 网络上, 利用频分复用技术, 在模拟电视所占的频谱之外, 充分利用空闲频谱资源, 传送话音、数据等双向电信业务. 目前的 CATV 网络从前端到远端节点间采用光纤传送, 从远端节点到用户采用同轴电缆实现信号分配入户. 光纤本身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 同轴电缆也有较大的带宽潜力, 所以有可能实现宽带综合接入,在 HFC 中传送电信业务需要采用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将这些信号插入到所安排的频谱中的相应位置上, 或者从混合信号中将电信信号与模拟电信信号分离开。三、结束语从长远来看, HFC 网络计划提供的是所谓 FSN(全业务网) ,即以单个网络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模拟和数字通信业务包括有线和无线、语音和数据、图像信息业务、多媒体和事务处理业务等。这种全业务网络将连接 CATV 网的前端、传统 PSTN、其他图像和信息服务设施(如 VOD 服务器) 、蜂窝移动交换机、个人通信交换机等。许多信息和娱乐型业务将通过网关来提供,今天的前端将发展成为用户接入开放的宽带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网关。用户将能从多种服务器接入各种业务,共享昂贵的服务资源,诸如 VOD 中心和 ATM 交换资源等。简言之,这种由 HFC 网络所提供的全业务网将是一种新型的宽带业务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现宽带通信的良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